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燕园春秋

|
发布: 10:30pm 08/08/2020

何灿浩.新中建交,为何考虑印尼

作者: 何灿浩

新加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华人占总人口74.3%,但是在国际舞台上却一直有意识地强调国家多元族群的结构,淡化华人色彩。以建立外交关系而言,尽管李光耀在1980年代就频密访问中国,成为与邓小平关系最好的外国政要,但是新加坡却迟至1990年才正式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是所有东盟国家中最晚的一个。原因何在?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印尼。新加坡必须确保印尼与中国的核心议题都已完满解决、重新恢复外交关系之后,才正式与中国建交。

回溯那个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的20世纪,印尼与中国的外交争端有两个核心议题:一、中国在东南亚输出共产革命;二、华人华侨的国籍问题。直到今天,印尼的华人还被质疑对于国家的忠诚,还不乏有人把他们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当时冷战的背景下就更不用说了。在东南亚,华人普遍被当成是中国安插在东南亚的“第五纵队”。作为在1970年代华人人口高达77%的国家,新加坡自然受到了印尼的猜忌。以地缘形势而言,当时的新加坡与受到其他中东国家环伺的以色列颇有相似之处。

ADVERTISEMENT

考虑到新加坡实在太小、没有战略缓冲空间,任何存有敌意的邻国对于新加坡的安全稳定都非常不利。在历史上著名的Konfrontasi,印尼武装分子在1963年至1966年期间在新加坡造成37次爆炸事件,1965年3月10日的一宗爆炸案(McDonald House Bombing) 导致3死33伤。对于如新加坡这种“一片绿色中的小红点”(出自印尼前总统哈比比的类比),与印尼的外交关系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而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要获得印尼的信任并不容易── “中国”、“共产主义”、“华人”在印尼执政者看来是掰扯不清楚的。如果在印尼与中国把核心议题谈妥之前新加坡就与中国建交,此举动无疑不利于新印之间的关系。因此,新中建交,无论如何都必须等到印尼与中国的关系和解之后。

不过,名义上的“不建交”与事实上的“外交”之间仍有充分的操作余地──李光耀在1980年代充分地展现了他左右逢源、预判布局的能力。在那个中国尚是一贫如洗的时代,他已经预判到中国将会是区域大国,应该尽力引导中国往有利于新加坡的方向发展,并尽可能与中国展开经贸合作。最让人称道的是在1978年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李光耀建议邓小平停止支持东南亚的共产革命;在对于未来与中国的经贸布局上,他在80年代三次访问中国时就参访了大江南北十多个省市,并与各高层政要建立了关系;从新中两国的贸易量来看,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总额在1979年就一下增长了36.39%,增长势头贯穿80年代。中新两国从那时就已进入事实上的蜜月期,所谓“建交”其实也不过就等着印尼与中国的关系和解罢了。

1990年8月8日,印尼在与中国充分谈妥华人华侨问题的基础上正式恢复外交关系。新加坡这才紧随着于10月3日与中国建交。至此,新加坡完满地解决了与印尼和中国的外交关系,并在两年后的1992年就迅速启动了新中两国在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

至此我们可以捋一捋新加坡处理印尼与中国外交关系的思路:

(1) 分清主次,安抚近邻:印尼在地理上与新加坡极近且体量庞大,对于新加坡的影响非常大;当印尼对新加坡存有敌意时,新加坡必须优先考虑印尼,而不是中国的感受。虽然与中国的关系攸关未来的经贸与发展,但是与印尼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当下国内局势的安全与稳定;

(2) 不务虚名,超前部署:在印尼与中国的核心议题还没有充分协调之前,考虑到新加坡作为“华人为主体的国家”,在其他国家眼中就已经是身处“嫌疑之地”,新加坡必须把自己的定位与“小中国”切割清楚,在国际关系上牢牢地站定“东盟国家”的位置。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光耀早在70年代末就与中国的接触提前布局。

回首20世纪,新加坡在冷战背景下能够生存并且发展起来,左右逢源的能力是关键之一。如果新加坡在“安抚近邻”和“超前部署”之上有其中一点做不到位,都可能会影响到她当下的安全稳定或是未来的经贸发展。随着21世纪新冷战风潮再起,任何的边缘小国或是像马来西亚华人一样的边缘群体,恐怕也得结合自身的条件,找到能容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一道缝隙。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