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9:41pm 03/09/2020

我的工作圈:杨少奇继承母亲“魔法剪刀”·制马来套装 裁出一片天

作者: 报道:黄荣文
杨少奇从小在母亲陈佛萍身边耳濡目染,并在国内外深造和开创自己的马来传统服装事业。
杨少奇从小在母亲陈佛萍身边耳濡目染,并在国内外深造和开创自己的马来传统服装事业。

报道:黄荣文

受访者:杨少奇(Jacky Yong)、母亲陈佛萍

ADVERTISEMENT

工作圈地点:亚罗士打百爱路“Pin Boutique”马来传统服装店

工作圈特色:华裔服装设计师经营的马来传统服务店,设计的各式马来套装(Baju Kurung)深受各族喜爱,连玻璃市拉惹后也连年来订制。他也在吉打州现任苏丹沙烈胡丁登基时,为参与游行的3头大象设计“服饰”。

杨少奇和陈佛萍母子,靠著一针一线创立自己的裁缝和时装事业。
杨少奇和陈佛萍母子,靠著一针一线创立自己的裁缝和时装事业。

杨少奇是华裔时装设计师,却在竞争激烈的马来传统服装圈子里突围,巧思设计的每一件马来套装(Baju Kurung)服装深受欢迎。

他从小在裁缝师母亲陈佛萍身边耳濡目染,培养了对裁缝和设计时装的浓厚兴趣,但长大后没有墨守成规,反而勇敢跨出家乡去探索时装世界。

他的思维没有“故步自封”,其设计巧思也不拘泥于前人的框框。他走出舒适圈到槟州去求学,也到吉隆坡和曼谷学艺。

在回归家乡创业后,他终于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陈佛萍有一双热衷缝衣的手,一生与布料和服装为伴。
陈佛萍有一双热衷缝衣的手,一生与布料和服装为伴。

设计独一无二 避免“撞衫”

集马泰两家之长,活跃在马来传统服装设计领域的圈子里,杨少奇似拥有一把“魔力”裁缝剪刀。

为此,当大家走进一家经营马来传统服装的店铺时,不要对迎面而来的华裔设计师感到错愕。

陈佛萍为玻州拉惹后端姑傅芝雅量身,以供杨少奇设计新的马来套装。
陈佛萍为玻州拉惹后端姑傅芝雅量身,以供杨少奇设计新的马来套装。

获马来王室贵族青睐

杨少奇以巧思、一针一线独特剪裁和精心设计,一举攻占米都马来时装市场,获得包括华裔在内的各族同胞认可,甚至马来王室和贵族的欢迎和支持。

他设计和缝制出来的马来套装获得各族的赞叹,并以“独一无二”设计的噱头赢得大家的追捧,每一件让人穿上身的马来套装款式,都是市场上的唯一。

杨少奇说,他的顾客很多来自中上层,都较喜爱与众不同的设计,除了量身订制以外,店里每一种不同款式的设计马来套装,最多也只一两件。大家绝不会在同一场合“撞衫”。

“我们会依据顾客的特别要求,为每人精心设计的马来套装,有的设计要额外缝上珠片、“钻石”等,不同的人穿在身上会突显不一样的气质。”

杨少奇每年从海内外办入不一样的布料,为顾客设计精彩各异的马来套装。
杨少奇每年从海内外办入不一样的布料,为顾客设计精彩各异的马来套装。

帮母裁缝 向往时装设计

今年49岁的杨少奇接受《大北马》社区报记者访问时说,受到身为裁缝师的母亲陈佛萍影响,他从小向往成为时装设计师,设计穿在他人身上的精美服饰。

他虽然从小就在裁缝店协助母亲的针线活,坚定了志向,但没有即刻“子承母业”,固守一隅守着母亲的裁缝店,反而在父母的鼓励下走出米都,跨出吉州和马来西亚去开拓眼界。

汲取泰风格裁剪技艺

他于1991年到槟州毓秀时装学院读时装设计,毕业后到吉隆坡当时装设计师,约一年后有感技艺遇到瓶颈后,再到泰国曼谷的Ngamvilai School深造。

他说,当初出国深造的目的地原是香港,但在机缘巧合下转到曼谷学习逾一年的时装设计。这个特殊的缘分,让他有机会接触和汲取了泰国风格裁剪技艺的“养分”。

时装店以母亲名字命名

在26岁时(1997年)学成归来后,他毅然在米都Alor Ria商业大厦创业,并以母亲的名字“Pin”(萍),为自己的服装店命名为“Pin Boutique”,与母亲在笼呀路的裁缝店相互映辉。

他较后也于1998年在星城广场开设“Pin Boutique”分行,并于2005年把Alor Ria商业大厦店面,搬迁到百家爱路商业中心(靠近7-11便利店)。

马来套装加入素雅手工刺绣后,变得更时尚。
马来套装加入素雅手工刺绣后,变得更时尚。

泰式镶花刺绣 精致典雅

杨少奇的马来套装备受各族欢迎,其中一项因素是,他融合了泰国文化风格的设计概念,即“素雅手工刺绣”(Sulaman Ayak Tangan)。

他说,这种在衣服领口、下摆或者袖口,有如“镶花”式的素雅手工刺绣图案,犹如赋予马来套装新的生命力,看来更加精致典雅。

杨少奇每一天都在店内花时间构思不一样的时装设计款式。
杨少奇每一天都在店内花时间构思不一样的时装设计款式。

出国寻优质布料

他说,为了融合马泰两家之长,其设计的马来套装往返需要奔波逾千公里才得以成形,包括特别在曼谷聘请专人,负责这些素雅手工刺绣图案,颠峰期同时需要有逾10个人负责。

为了寻找更优质和新颖的花纹布料,他每年都会到处去寻找布料,例如韩国首尔、印尼雅加达、万隆、中国广州和杭州的丝绸,在其店里应有尽有,迎合各阶层喜好。

杨少奇的马来传统时装店,获太太温美丽和母亲陈佛萍辅助。
杨少奇的马来传统时装店,获太太温美丽和母亲陈佛萍辅助。

马来套装成文化交流符号

杨少奇说,随着社会发展、各族文化交融,马来套装不只走入寻常百姓家,也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交流的符号,包括有越来越多华裔女性穿起马来套装。

有鉴于此,马来套装深受各族的喜爱,几乎可被形容为具代表性的马来西亚“国民服装”,前景备受看好。

设计苏丹登记游行大象服饰

除了马来套装,杨少奇也没有墨守成规,曾进行其他服装设计如新娘婚纱,以及在吉打州现任苏丹沙烈胡丁登基时,为参与游行的3头大象设计“服饰”。

事实上,他在服装设计领域表现也获得官方的肯定,例如2003年受邀担任哥打士打市议会升格为亚罗士打市政厅的庆典的服装顾问、2006年受邀担任吉州马运会(SUKMA)开幕礼的顾问团成员之一。

杨少奇(左四起)与母亲陈佛萍、太太温美丽(右一),接待亲临服装店的玻州拉惹后端姑傅芝雅(右二)、王储端姑赛费祖丁和王储妃端姑莱拉杜莎琳、小王子端姑阿里布特拉。
杨少奇(左四起)与母亲陈佛萍、太太温美丽(右一),接待亲临服装店的玻州拉惹后端姑傅芝雅(右二)、王储端姑赛费祖丁和王储妃端姑莱拉杜莎琳、小王子端姑阿里布特拉。

成玻拉惹后“御用”裁缝师

杨少奇所设计的马来套装,也获得玻璃市拉惹后端姑傅芝雅的青睐,逾20年来已为对方设计了逾百计马来套装。他一家人也与拉惹后结下了深厚友谊。

他说,他于1998年结识了当时还是王储妃的玻璃市拉惹后端姑傅芝雅,也见证了她从王储妃,到担任拉惹后和国家元首后3个阶段的经历。

“唯一不变的是,从未间断地为这位拉惹后设计马来套装。”

他说,拉惹后也常亲临其服装店订制马来套装,有时候王储端姑赛费祖丁、王储妃端姑莱拉杜莎琳及小王子端姑阿里布特拉也陪同到来,由他与母亲接待。

为了出奇制胜,杨少奇店内每一款马来套装,都只有一两件,不让顾客发生“撞衫”场面。
为了出奇制胜,杨少奇店内每一款马来套装,都只有一两件,不让顾客发生“撞衫”场面。

母裁缝业从吉港口启航

杨少奇的母亲陈佛萍(77岁)也是传承父亲技艺的资深裁缝师。

她的裁缝事业从吉打港口启航,1965年在靠近港口客船终站开设提供理发和裁缝的店铺,多数是接受邻近地区的居民买布料来裁剪、缝制衣裳。

1978年开始,她尝试去新加坡批发一些新颖布料回来,1986年起全面投入单一的裁缝工作,由于布料新颖和技艺精湛而大受欢迎,颠峰时期需要聘请8名员工帮忙。

虽然那时候交通还不是很便利,但仍有人慕名从亚罗士打到吉打港口去订制,大家趁午休时来去匆忙,因此许多熟客要求陈佛萍把裁缝店搬到亚罗士打。

陈佛萍(中)曾开办“萍裁缝学院”,教导友族缝制马来套装。
陈佛萍(中)曾开办“萍裁缝学院”,教导友族缝制马来套装。

开裁缝学院桃李满天下

陈佛萍在吉打港口的裁缝店,前后3次(1968、1975、1985年)遭遇火患,包括最后一次甚至是完全烧毁,但都没有打击到她在裁缝业继续耕耘的用心。

她于1993年搬去笼呀路丹绒孟达哈拉路口的商店,并开设“萍裁缝学院”(Akademi Jahitan Pin),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学生在各地发展裁缝事业。

由于年事已高,加上学院找不到适合的教师,加上个人业务忙碌,学院于5年前结束营业,但陈佛萍在自己的裁缝店结束营业后并没有退休,仍辅助儿子杨少奇经营其马来时装店。

陈佛萍(右六)培训各族学生,桃李满天下。
陈佛萍(右六)培训各族学生,桃李满天下。

杨少奇和温美丽夫妇在吉苏丹登基游行的大象前合照,大象服饰由杨少奇亲自设计。
杨少奇和温美丽夫妇在吉苏丹登基游行的大象前合照,大象服饰由杨少奇亲自设计。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