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来龙去脉

|
发布: 8:20am 12/10/2020

廖德来.中文词语规范须在地化

作者: 廖德来

媒体除了扮演资讯传播的桥梁,也是莘莘学子掌握语言的媒介,这是自小教育和灌输的印象,也是媒体前辈重视之事,因此对文章的遣词用字也保持谨慎,在传达精准含义之际,也需兼顾文字的优美与顺畅,所以翻阅中文规范的书籍与资料,是我例常之事。

日前在社交媒体浏览了某一教育中心发布了4页中文规范词语,引发一些媒体从业员、教育工作者、社运人士及家长们的批评,认为这样的中文规范是一种野蛮、独裁、霸道、不合逻辑的行为,情绪多倾向于愤怒与不解,最终导致该中心火速删除相关帖文。

ADVERTISEMENT

在这245个中文规范词语中,引起争议较大的是“拉茶”(Teh Tarik)的规范,其规范为“折茶”,没有了两个杯子在高空把奶茶翻来覆去,缺少了拉茶的举动,这样的中文规范没有真正体现拉茶的本质和画面,显示折茶翻译不到位,且在网络也没法搜索相关词语,因此规范的标准和定义不得而知。

另一个我们熟悉的“冬粉”规范成了“粉丝”,但“粉丝”在这里的应用是追随者(Fans),所以词语的规范需要考量这里的词语使用与民情。

马来西亚的中文因不同的种族和籍贯产生了多元语言的交汇,从而形成丰富多元的一面,有些词语从音译而来,像是音译自Bas的“巴士”改成“公共汽车”,应该会引起人们的一头雾水,因为人们对汽车的概念多是4人座或7人座的轿车;音译自Satay的“沙爹”改成“串肉”,这样的规范缺少了马来西亚元素的考量;音译自Film 的“菲林”改成“胶卷”,这会让影视行业者感到陌生。

另一种词语是从方言和口语而来,如广东话的“行街”被规范为“逛大街”,“大街”会令人摸不着头脑,产生夜市算不算大街的困扰,但改成“逛街”会比较适合;“出粮”改成“发工资”、“搞掂”改成“搞定”、“讲大话”改成“说谎”、“大耳窿”改成“非法借贷者”,前者的词语多属于口语化词语,规范为后者的书写式词语都没有问题,但近来火热的460令吉汉堡的“水鱼”(广东话),原指受骗的受害者,但却规范为“鳖”或“甲鱼”,这样中国式的标准化,失去了原本的含义与味道。

从该中心的词语规范,建议不应分规范或不规范的分类,理应以口语和书写词语分类较好,再回到根本,中文词语规范理应交给适当的部门、单位或机构来评定,并交由他们告知人们以何标准进行考量,这是关心中文教育人士最为关心的部分。

我们赞同中文词语需要给予一定的规范,以达到文字的表达顺畅,但规范的过程要兼顾本土多元性、口语、音译、方言、约定俗成等特性,不能一概论之,而马来西亚中文理应保有这些特色,让他国人士因我们的多元前来学习与研究,这才是我们应该要展现的价值。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