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发布: 12:05pm 25/02/2021

避免“硬碰硬” “牛孩子”需耐心引导

(新山24日讯)没有天生的“牛孩子”,只有不当的管教方式!

牛年到,或许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不要沾染“牛脾气”。“牛脾气”通常被形容为性格倔强、固执,顾名思义就像一头牛,既说不动也劝不听,而孩子在叛逆期经常发脾气与父母抗争,往往让许多家长无所适从。

ADVERTISEMENT

然而,辅导界人士认为,尽管人的性情可分为天生或后天因素影响,但大部分情绪问题都来自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譬如父母的身教、过于严厉、成长期的情绪压抑等,尤其“硬碰硬”也是常见的误区。

受访的辅导工作者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建议,家长在应对“牛孩子”时应具有耐心、懂得体恤,给予孩子一个冷静的空间,再一起找出情绪问题的根源。

吴静慧:家长应避免权威、高压的管教方式,同时树立良好的榜样。
吴静慧:家长应避免权威、高压的管教方式,同时树立良好的榜样。

吴静慧:后天教育息息相关
父母须树立好榜样

马来西亚政府辅导局注册执业辅导员吴静慧认为,孩子的倔强脾气,多是来自情绪的压抑,因为父母过于严厉,导致孩子不敢表达,继而在后期爆发。

她说,家长应避免权威、高压的管教方式,同时树立良好的榜样,切勿让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习到“对着干”。

她指出,一些孩子或许是天生性情固执,并且在成长期开始有自主意识,懂得“说不”的时候更为显著,然而,后天教育也息息相关。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发脾气时,他们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其实在当下这是正常的,应该先给孩子时间冷静下来,再关心孩子面对的情绪问题。”

她表示,“牛孩子”一般缺乏自信,有的时候他们会为了反抗而反抗,这是因为他们希望拿到掌控权,或是故意引起家长关注,无论什么原因,家长都应找出问题的根源,再调整好想法应对。

行管期网瘾问题日趋严重

冠病疫情肆虐已逾一年,行动上的限制及种种压力,更易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孩子在家“憋”得太久,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化解生活巨变对孩子造成的情绪问题?

对此,吴静慧提到,根据她所接到的个案,在行管令期间,孩子长时间待在家与科技产品为伴,使青少年网瘾问题日趋浮出台面。

“网络游戏世界孩子充斥着谩骂、粗口,孩子长期被影响,久而久之,牛脾气也会跟着上来。”

她指出,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当发现孩子沉迷网络或电子产品,且不听劝时,父母就会变得急躁,甚至不懂该如何管教孩子。

她建议,家长可通过与孩子互动,譬如一起下棋、运动等,让小孩了解到电子产品并非唯一的娱乐,从中培养其它兴趣,也助孩子转移注意力。

施冰清:建议家长给足时间和空间预先沟通。
施冰清:建议家长给足时间和空间预先沟通。

施冰清:叛逆期易发脾气
家长与孩子须多沟通

家中若有“牛孩子”,父母需要耐心引导,就像新牛第一次学习耕田,需要一名经验丰富且耐心的人拉着它的头引导,尤其在转弯处,牛容易发脾气的地方。

心灵辅导老师施冰清指出,2至5岁儿童及12至15岁青少年的这两个年龄段,想独立自主不想被控制的叛逆期,可能因家长管教方式不当,使孩子变得任性、固执不通,没有弹性,就容易有牛脾气的性情发生。

“孩子其实很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语言发展尚未成熟,又遇到急性没耐性的父母,孩子在得不到信任与尊重时,就会急、爆发脾气,久了就形成牛脾气。”

她建议家长给足时间和空间预先沟通,让孩子认知了解能变通,不固执,切勿不要临时才让孩子做决定。

她举例,临出门前让孩子选衣服,因天气冷,家长要孩子穿长袖,然而孩子却固执地选他喜欢的那件短袖;如果家长提早一天与孩子沟通,明天如天气冷或热可选择穿哪一件,将可避免情绪纠纷。

她提醒家长,不要过度限制和控制孩子,在管教方式上要有弹性,不要“二分法”。

冷静思考避免冲突

除了孩童与青少年,成年人也会面对牛脾气的问题!

施冰清形容,孩子的心似幼枝,还比较柔软,易于调教;等长大后,树干坚实粗硬,就比较棘手了。

她提到,在冠病疫情期间,大家戴上口罩,活动空间变窄,也让家庭无论钱财、工作、夫妻亲子关系、孩子学习沉迷网络、忧郁恐慌精神问题等一一浮现。

“这时,最需要的是冷静思考避免矛盾冲突,想办法解决,如果解决不到就需要求助专业协助,家人要多沟通。”

她也提醒,身边如有俗称的“牛脾气”朋友,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就容易无端发火,甚至于会有倔强到不肯让任何人劝的时候,对此一定要注意,学会避免和他们的冲突。

林保如:在孩子闹脾气时,首先寻找问题的根源,再示范正确处理情绪方式。
林保如:在孩子闹脾气时,首先寻找问题的根源,再示范正确处理情绪方式。

林保如:发脾气未必是坏事
长期压抑影响成长

教育工作者林保如博士认为,发脾气未必是一件坏事,如果人们长期压抑,不处理情绪问题的根源,反而会产生难以解开的“结”,影响成长。

“当然,我不是鼓励大家发脾气,而是当遇到身边的人发脾气,不应先认为对方是错的,应该要体恤对方。”

他指出,如果父母长期对孩子大小声或打骂孩子,孩子便会误以为只有大人才有发脾气的权利,因此有样学样,也想要得到发脾气的权利。

他建议家长,在孩子闹脾气时,首先寻找问题的根源,再示范正确处理情绪,以及诠释自身需求的方式。

“真正的体恤不是忍耐,而且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旁人都在体恤他,你可能不理解孩子,但可以展现更多包容和安慰。”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为什么会发脾气?林保如受访时指出,一个人会发脾气,往往是因为他们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

“这和问题的大小没有关系,取决于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即使是成年人,遇到问题的当下可以尝试冷静下来,思考如何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笑说,当遇到情绪问题,大家也可以为自己打气道:“我提升能力的机会来了!”

他透露,很多牛脾气的情绪问题,都是后天造成的,举例来说,一个小孩被没有原则的保姆照顾,凡事卑微地处理,容易养成“公主病”、“王子病”;反之,如果保姆太过严厉,孩子也会对生活环境不信任。

“除了体恤,规矩也很重要,必须从小教育孩子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处理孩子情绪问题得“见招拆招”,以下常见误区,辅导员给予家长的建议

1.孩子一旦发脾气,家长就对孩子讲道理

建议: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听不进道理!先让孩子有空间冷静下来,如深呼吸让情绪缓一缓,再与孩子谈谈。过程中,反问孩子是否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引导孩子反思。

2.孩子只要哭闹不休,父母就会对孩子的要求都妥协

建议:应了解孩子哭闹的原因,也让孩子知道规矩和界线,如果每次都妥协,孩子会以为发脾气就可达成任何目标。

3.孩子做错事,家长马上责备:“我已经跟你说不能这样了,你就是不听!”

建议:应以提醒取代责备,当小孩开始有自主想法,家长过于严厉,易使孩子心理不平衡,可采用“半说教半讨论”的方式来应对。

4.孩子上下楼梯或在室外蹦蹦跳跳、到处乱跑或要自己动手拿剪刀剪纸,家长马上阻止说:“不可以”!

建议:2到3岁的孩子好奇心、自主意识和模仿力开始变强,很多事情想自己做或按自己的想法做,这时父母在平时就要耐心弹性引导他多方面尝试,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让孩子有弹性。

5.孩子发脾气不听话,与家长双方僵持不下

建议:可以冷处理,避免硬碰硬,之后再好好沟通。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