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地方

|
发布: 11:25am 30/04/2021

走进特需孩子内心的小世界 特需儿盼慢慢融入社会

残障儿童无法自己吃饭,只能靠别人帮忙喂食 。
残障儿童无法自己吃饭,只能靠别人帮忙喂食 。

(槟城)许多人都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但你有想象过,世界上总有些孩子,他们是无法正常生活的?本报学记特此采访了特需儿童治疗师和槟城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让大家一起走进特需孩子内心的小世界。

学而优心理和治疗中心院长黄小嫣博接受本报学记的访问。
学而优心理和治疗中心院长黄小嫣博接受本报学记的访问。

黄小嫣:人数不断在增长中

学而优心理和治疗中心院长黄小嫣说,特需孩子指的是在身心灵和学习上有特别需要的孩子。

她说,根据美国心理协会发表的报告,在2020年,估计每54名孩子中,就有一个患有自闭症,而其他特需儿童的人数也不断在增长中。

“所以可以说,特需孩子在现今社会已经是越来越普遍了。”

她说,除了肢体和感官上的一些欠缺,自我封闭或过度活跃的孩子,也被归类为特需孩子。

“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特需孩子,可能会出现暴力甚至自虐的行为,所以他们比普通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顾。”

她说,虽然大部分特需孩童的情况,是因为大脑神经受损和遗传等等因素而造成的,但家长的过分宠溺和过度使用科技产品,也有可能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接触环境的机会,而导致发展能力不足。

龚建财(右)与学记分享特需孩子的世界。
龚建财(右)与学记分享特需孩子的世界。

龚建财:特需群需要一个家

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院长龚建财说,北马在10年前较少残障中心,所以他和几位理事才会开办这个中心,给特需群体一个家。

他说,该中心总共曾收留70至80名特需人士,而现在还留在中心的大约有30名,这些人面对的问题包过弱智、过动、痉挛、自闭和脚疾问题。

他说,大部分被送到该中心的孩子,都因为出生于单亲家庭,因为父母需要独自养家,所以把他们留在该中心,才能出去工作。

“也有一些孩子的父母,是把孩子带来这里后便离开了,不再回来。”

他说,中心里还有一些人来自残疾者家庭,因身理上不能独立生活,所以便被接到该中心照顾。

法做吃饭冲凉等日常活动

因为身理上的不同,特需孩童都无法做很多像吃饭、冲凉等的日常活动,他们都需要靠别人从旁帮助。

龚建财说,无论如何,该中心有训练孩子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这也培养出一些能够自理简单日常活动的孩子。

“有时候有机会出外或有人来探望时,他们也会很兴奋地拍手、站起来,但社会人士常因他们的超热情而误解他们。”

龚建财和黄小嫣都认为,许多民众会因为看到特需孩子大呼小叫,而误解并疏远他们,但其实这一切非他们的本意,他们只是在言语和行为上,很难控制自己。

“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有感受的,只是他们语言发展能力不足,无法正确的表达自己,但他们的想法绝对是真诚发自内心的。”

虽然无法正常表达,但这些孩子都十分感激每个给予他们温暖的人 。
虽然无法正常表达,但这些孩子都十分感激每个给予他们温暖的人 。

须正面接受和看待孩子问题

龚建财和黄小嫣希望,无论是家长或社会,都不要刻板认定这群孩子有问题而放弃他们。

有19年治疗经验的黄小嫣呼吁家长,正面接受和看待孩子面对的问题,如果孩子有肢体上的不足,可以从物理治疗对症下药来改善。

“如果孩子面对医疗上的需要,请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让孩子及早获得改善的机会。也许治疗不一定可以让这群孩子百分百的改善问题,但是针对性的治疗,可帮助他们提升能力改善现状,甚至可以慢慢的融入主流教育和社会。”

她说,特需孩子不需要我们的同情目光,而是需要我们的理解和接纳。

多抽出时间探望孩子

龚建财希望,大家可以抽点时间去探望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希望大家从特需孩子的故事中,可以领悟到自己活得有多幸福,往后更珍惜自己健全的五官和用爱守护我们的父母。”

有意深入了解特需孩子的疗法或是想去探访,可以联络槟城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负责人Ms Lily (010-811 6822) 或学而优心理和治疗中心(07-353 5852)。

评语:

学记写得很好,而且看得出花了一番心思来进行这项采访,我仅仅是修改了导言和一些语句。记得要继续投稿,加油吧!

槟城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
槟城善心残障儿童福利中心。

(恒毅分校江欣璇(PA2021)报道)  

打开全文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