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旁敲侧击

|
发布: 7:20am 31/07/2021

黄婉玮.运动员的精神世界

作者: 黄婉玮

展延一年的东京奥运会终于还是来了,大马派出30位选手参加10个项目。作为国民观众,自然寄望大马夺金的一天,运动员们要在10个项目里拼出一个金牌,想来也很艰巨。这一次奥运,背负着染疫危机爆发的风险,运动员身心所承受的压力也很重大,所以发生美国体操运动员西蒙拜尔斯宣布要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决定退出决赛的事件。

近来在其他的体育赛事也有体育明星宣布退赛的事情,体育的爱好者对此也不难理解,在训练成为优秀运动员尤其是代表国家参赛的优秀运动员之前,都得接受严厉的体训。负责筛选运动员的单位着重运动员的得奖实力,也甚少了解运动员心底的感受。

ADVERTISEMENT

原本以为中国的举国训练体制是最受国际诟病的,从西蒙拜尔斯宣布退赛后,了解到美国也有严酷的训练方式。

中国的训练方式,简单而言是把有潜质的运动员从小就放在封闭式的环境操练,运动员要培训的不仅是体能,也包含意志的灌输。总体而言,现代的体育训练大多加入科学的方法,以增强体能格斗的力量,打造成为冲破极限的运动员,可是长时间和过度的操练也会增加消耗精神方面的力量。

在民族感较重的国家,将科学训练结合民族精神,在赛场上,为着荣耀国家而奋战的精神以及产生异于常人的抗压性,但退役后,如果没有重整思路,就容易陷于个人价值感的迷失。

成功的运动员会对国家和教练的训练表达感念,不会刻意申诉所牺牲的个人兴趣、娱乐和情感生活。正如台湾的“举重女神”郭婞淳获得属于台湾的首枚奥运金牌后,只表达苦尽甘来的喜悦,反倒是教练亲自揭露多年来的严厉要求,包括阻断了女神与感情对象的交往。不尊重个人价值感的训练,听起来有点悲惨,可谁也不愿在享受光荣的一刻捅破它。有时候,不仅是运动员的思维和精神受到了局限,连坐在观众席上和荧幕前的支持者,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远动员的“推手”。

另一位来自菲律宾的举重女选手,也在55公斤级的项目为国家夺得首枚奥运金牌,除了感谢国家,也流露了疫情期间在大马受训的感念之心。很快的,我国的卫生部“加码”告诉大众,卫生部长阿汉峇峇对这位选手有着快速批准接种疫苗的手续的贡献,果然大众的反应也各异。

关于大马的训练方式,不少人熟悉的大马羽毛球协会或简称羽总,曾经不止一次受到羽球界一哥李宗伟的批评,领导层把眼界放在选手能否获得冠军的目标上,而忽略选手的努力。不久前,为了羽总的“新陈代谢”,几位有功的老将被迫退役。

总言之,严厉的训练体系对运动员的精神关怀显然不够,而不少人也持相反的意见,认为运动员也有获得丰厚奖金和头衔的光荣感,不用过于矫情,在社会上生存,谁人没有精神压力?

但凡被寄予厚望的成人和儿童,都有难以抒发的压力,日久成疾而形成“未爆弹”。关于青年或儿童因为功课压力从高楼跃下的新闻也不少。疫情爆发以来,失业率上升和经济领域萧条冲击各阶层,迟迟未见曙光之下,人的自信心下降而焦虑感倍增是不容忽视的情况,但也是最缺乏疏导的渠道。

运动员愿意将优秀的一面撕下,亲自对大众说出个人困境,是值得理解和感谢的,借此唤起社会对身心看护的重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