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国际财经

|
发布: 8:17pm 09/03/2020

中國需求銳減‧油輪淪為海上儲油槽

(圖:pixabay)
(圖:pixabay)

冠病不僅打亂中國主要海港日常作業,也打擊中國能源需求,導致大批運往中國的原油找不到買主,如今這些油輪只能繼續在海上漂流,儼然變成海上儲油槽。

ADVERTISEMENT

79艘船海上漂流

海運追蹤機構Kpler統計,截至3日為止裝有原油及凝結油的海運船隻仍有79艘在海上漂流,多於去年同期的64艘。

昔日能源貿易商為賺取價差,通常在油價偏低時大量買進並裝貨上船,等油價上漲再運到買主所在地。當年美國所羅門兄弟銀行旗下能源貿易商Phibro就是趁1991年波斯灣戰爭開打時,將長期囤積海上的原油一口氣賣出,成功大賺一筆。

今日漂流海上的79艘油輪總計載有8700萬桶油,但這些原油卻不是為了等候高價才滯留海上,純粹是因為找不到買主。

石油貿易商Vitol Group研究部門主管席瑞歐(Giovanni Serio)表示,“現在的市場環境不適合在海上囤積原油”,因為布蘭特原油現貨價幾乎等同期貨價。

紐約能源貿易商Poten&Partners主管布羅克惠森(Erik Broekhuizen)表示,公司原本派了一艘船將原油送往中國,因為當地煉油廠在肺炎疫情爆發前曾打算將精煉油賣給日、韓兩國,不料疫情迅速蔓延到東亞後,日、韓能源需求萎縮,導致這艘船持續滯留海上。

布羅克惠森表示,這波疫情是他在海運業打滾30年遇過最嚴重的市場亂象,因為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地方事件”。

倫敦能源顧問公司FGE Energy估計,中國煉油廠關閉使全球陸上及海上原油存貨每天增加25萬桶。衛星數據顧問公司Ursa Space Systems分析師葛雷格(GeoffreyCraig)也估計,中國山東地區陸上儲存的原油量自今年以來已增加18%,至1.4億桶。

在北半球暖冬及中國需求銳減的情況下,滯留海上的原油恐怕繼續增加,也將繼續打擊油價。奈及利亞石油貿易商Taleveras Group董事長薩諾米(IghoSanomi)表示,現在海運業者與能源貿易商最擔心的就是中國煉油廠宣佈不可抗力條款而取消訂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