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12:54pm 24/06/2020

外界憂暴雨致三峽庫區潰堤 專家籲別擔憂

(北京24日綜合電)中國三峽庫區近期因暴雨導致水位超出防洪限制,引發外界擔憂潰堤危機。不過專家呼籲民眾別擔心,因三峽庫區的防洪庫容空間仍充足。

中國央視財經星期日(21日)披露,三峽庫區受近期暴雨影響,水位已接近147公尺,並超出防洪限制水位近兩公尺。這項消息一出後,許多網民紛紛表示擔憂,質疑三峽水庫不安全了。

ADVERTISEMENT

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解釋,實際上三峽庫區的正常蓄水位為175公尺、相應庫容393億立方公尺。而上述報道中所稱的“接近147公尺”的庫區水位,與175公尺水位之間,仍有超過200億立方公尺的防洪庫容空間。

換句話說,三峽庫區的防洪庫容空間仍然充足。

張博庭接受澎湃新聞訪問時指出,過去由於科技和信息技術不夠發達,人們對長期氣象的預報也不是十分準確。因此,為了發揮好水庫的防洪作用,當局在汛期一般總是要求水庫,以留有最大的防洪庫容的汛限水位運行。

據稱,在非汛期,水庫一般都保持較高水位用於供水、發電、灌溉等功能。但在汛期來臨之前,水庫須將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以騰出庫容迎接可能到來的洪水。

張博庭也進一步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的長期氣象預測已經相當準確。再加上中國各個流域上已經建成了很多梯級水庫,因此某一單座水庫的防洪作用,並不一定總是要以保持最大為好。

“三峽水庫每年汛期的水位每提高一公尺,據測算,大約可以增加5億度的電量。更重要的是,在特大幹旱之年,保持汛限水位還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水資源損失。例如,中國的三峽和龍灘等大型水庫,都曾經因為秋季的特大幹旱而出現過蓄不滿水,影響整個枯水期水資源供應的問題。”

他並強調,目前許多發達國家已紛紛採用更科學的動態汛限水位,不再追求單個水庫,且在汛期一定要把水位降低到汛限水位。而是根據水情的預測,和梯級水庫群的綜合防洪能力,實行動態的汛限水位管理。

中國多地近期因暴雨不斷引致洪澇。據中國國務院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公佈,截至本月15日,這一波洪澇已造成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重慶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852.1人次受災,疏散撤離將近50萬人次,造成逾7300多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達206.7億元人民幣。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防總總指揮王勇週二出席長江流域防汛抗旱工作視頻會議時說,當前長江流域全面進入主汛期,防汛抗洪和搶險救災處於關鍵階段。因此,要加強監測預警和風險研判,充分發揮三峽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調節作用,全力做好超標準洪水防禦工作。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