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投资周刊

|
发布: 10:17am 03/08/2020

退而不休

作者: 郑碧娥

ADVERTISEMENT

許多人把晚年生活視為放長假,退休後,除了吃、喝,看電視,睡覺,應該就是放鬆地生活,前提必須是沒有病痛。

對於財務充裕的人來說,偶而還可以和一班老朋友結伴旅行,不過,未來的情況未必如想象中般。

2050年多國國民儲蓄不足

世界經濟論壇最近一份報告指出,30年後,也就是2050年,世界幾個較大的經濟體──美國、英國、日本、荷蘭、加拿大、澳洲、中國和印度,估計國民將面臨數額龐大的儲蓄不足。

同時,全球老化人口也在迅速增加,截至2015年,全球有45萬1000名百歲老人,再過30年,預計將增長8倍,美國的百歲老人成了增長最快速的年齡層,英國的百歲老人也很多。

出生在富裕國的人民,生活起居若照顧得好,不少都可活到百歲。

在20世紀60年代,雖然美國已推行養老金政策多年,可是養老金一般只夠用5年,退休年齡是65歲,意味只夠用到70歲。存活年齡超過70歲,如果本身沒有儲蓄,也沒有子女奉養,日子恐怕不容易過下去。

因此,為退休後生活儲蓄非常重要,數目至少是退休前開銷的一半,在沒有病痛的情況下。每月開銷預算在1800至2400令吉,前提是沒有房貸、車貸負擔。

假如儲蓄不足以應付退休後的日子,長壽人士應否繼續工作賺錢?身體狀況允許嗎?會有公司願意聘請嗎?

在世界各地,無論是美國加州、還是歐洲波蘭、亞洲印度、許多年長者仍在努力工作,有些是在原有工作崗位,例如客串製作電視節目。

英取消強制退休年齡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人口變化中心負責人珍妮,也是一名老年病專家,她說:“英國已經取消強制退休年齡,在高等教育領域,有不少人會工作到70歲或以上,當然,從事學術工作,原本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如果是從事體力工作,年紀大了還繼續做會比較困難,不過,科技正改變工作模式,有些需要勞力的工作,開始由機器取代,改變了工作性質,也讓人能多工作幾年。

那麼,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是否允許他們繼續工作?

其實,多數老人都還健康,比起與年紀較小,但依靠養老金過活的人,身體要好得多。不久前一項研究顯示,與年輕20歲的人相比,年長者更少得病、而且思維也不差。

雖然有些能力確實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不過,多年累積的技能和知識,卻會隨之增長。

有不少人認為,提早退休對身體有益,但有時不工作反而對健康有害,在奧地利,對藍領階層的一項調查反映,提前3年半退休的男性,在67歲前去世的幾率,比其他人高出13%,特別是單身、孤獨,退休後少了體力活動的人。

我們有時也會接獲讀者來信,詢問關於準備在50歲退休的規劃。坦白說,50歲就從職場上退下來,未免早了一些,雖然財務狀況允許,不過,退休後如果完全沒事可忙,對身心健康未必是件好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