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发布: 7:35am 04/08/2020

張家威.你們還願意支持破壞民主的領導人嗎?

作者: 张家威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公開呼籲推遲11月3日大選日期,原因是因疫情而增加的郵寄投票“可能導致舞弊和不準確結果”,引起熱議。

ADVERTISEMENT

這是他首次提到推遲美國總統大選的可能性,時機正值距離投票還不到百日,這位尋求連任的狂人總統正面臨美國第二季度GDP歷史性負增長32.9%、民調大幅落後對手拜登、美國疫情未見起色等一連串不利好的消息。

在許多民主國家,執政黨及政府首腦被賦予決定大選日期的權力。一般上,他會傾向在國家經濟表現強勁、掌握民意、在野黨鬧分裂等,有利自己的環境下宣佈大選,以將勝算最大化。君子不乘人之危,但政治現實本來就沒有道德可言。

實際上,特朗普並非首位在國家緊急狀態下提出推遲大選的人。然而縱觀歷史,儘管發生擾亂選舉的重大事故,美國也從未以此作為理由取消或推遲選舉。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美國如期進行中期選舉,選民在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的情況下完成投票;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政治活動仍一如既往地活躍;即使在選舉期間面對颶風、龍捲風等自然災害引發的停電,聯邦選舉委員會仍出動手電筒投票。

理論上,美國的選舉日可以推遲。據美媒分析,即便大選真的推遲,但大選仍可以在2021年1月20日(新總統法定就職日期)之前完成的話,那麼屆時美國仍能按時迎來新一屆總統。

另一種可能是,如果大選投票日推遲到2021年1月20日之後,根據美國憲法,特朗普仍必須在1月20日卸任,此時會由國會眾議院議長,即特朗普的死敵、民主黨人佩洛西代理總統職位。我想,這是特朗普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景。

美國奉行總統制,總統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憲法列明必須要交由國會兩院作出決定。目前美國國會眾議院由民主黨主導,而參議院由共和黨佔多數,想必國會難以就推遲大選達成一致共識。況且,來自共和黨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事後也表明,總統並沒有權力干預,意味著特朗普的如意計劃宣告泡湯。

既然拖字訣救不了近火,那麼特朗普是否還有其他棋可下呢?

2016年競選期間,特朗普與希拉里角逐總統之位的最後階段曾放話,如果對手獲勝,他“不保證”會承認選舉結果。4年後,他欲故伎重施。由於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的選舉勢必是一場艱鉅的挑戰:選舉委員會要如何在確保不讓投票站淪為大疫區的同時,繼續去守護民主進程?預計選舉結果統計將比往年更低效,出現混亂和錯誤也在所難免。這也為不服輸的特朗普提供了機會。如果說特朗普在民主黨掌權時代落敗,或許還可以怪罪於對手政治操控。但如今掌權的是自己,特朗普此時以選舉舞弊作為藉口,豈不是拿石頭砸腳嗎?

在美國曆史上,迄今還未出現候選人拒絕承認選舉落敗。即使特朗普拒絕接受結果,也不意味著選舉結果無效。就算特朗普最終上訴至保守派以5比4的席位佔多數的最高法院,也不見得他會討到便宜,因為最高法院一般會做出較為謹慎和保守的裁決,以避免開了危險的先例。

特朗普再次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意圖,即不惜一切代價,包括破壞人們對民主的信任,以圖保住權力。隨著投票日越來越近,特朗普只會越來越激進。因此,美國選民何不以手上的一票,給特朗普來個痛快的審判日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