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焦点财经

|
发布: 7:22pm 06/11/2020

690億發展開銷歷來最高 財案抗疫救經濟待觀察

(吉隆坡6日訊)經濟學家認為,2021年擴張式財政預算案重點放在抗疫情與加速經濟復甦力度,是否一如預期收效,則要看整個團隊的執行力、疫情受控與政局是否受干擾等關鍵因素。

ADVERTISEMENT

成效還看執行力、疫情與政局

針對財政部發出的《2021年經濟報告書》,中總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李興裕受詢時指出,2021年發展開銷增加38%至690億令吉,抗疫情的同時也致力加速經濟復甦力度,這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發展開銷。

挹注龐大開銷,主要用於改善教育,提升道路、橋樑、港口、鐵道計劃等基建、乃至促進貿易與工業發展和提升公用設施等。

2021年有170億作為疫情用途,包括作為脆弱中小與微型企業的薪金補貼,協助保住員工就業機會及協助中小企業復甦。

明年的行政開銷未減反增4.3%,主要是公務員調整薪金;由於上述龐大挹注,在石油收入及其他收入減低狀況下,政府唯有國內發債,以減少貨幣波動風險,債務上限從55%,拉抬至60%。

政府預計2021年政府收入2369億令吉,支出3225億萬令吉,其中營運開支2365億令吉,財赤5.4%比較2020年6.0%降低。

李興裕指出,國家收入減少,原油平均價格走低至42美元,預期政府所獲石油收入從340億令吉減至180億令吉,政府另外也從國家銀行獲35億、國庫控股10億及退休基金局(KWAP)處獲50億令吉。

儘管政府樂觀預測2021年經濟強力回彈6.5%至7.5%,比國行預測的5.5%至8.0%樂觀,但李興裕保持明年經濟增長5.0%預測,最佳可增長6.5%。

面對疫情與經濟受創,政府出臺很多刺激配套與措施,他指出,其中起伏不定的疫情可能打亂步伐,或者配套的延遲釋放皆會影響成效,因此李興裕維持保守預測。

他說,政府機構的執行力度,可能也對經濟復甦力度打折扣;過去多年,部門的撥款總是有些仍未發出。

政局變動或打亂復甦力度

他的另一層擔憂是政局變動,也可能打亂經濟復甦力度。

至於私人消費反彈的力度,他認為這要看私人界的樂觀情緒,私人投資還看中期。

提到製造業缺乏員工,政府建議聘請國內員工問題,他認為非特定領域背景人員,要契合的納入製造業並不容易,除非有相關技職培訓。

李興裕認同該經濟報告的預測,各領域將在2021年強彈,尤其在基建計劃加速推出,有助建築業回彈13.9%。

經濟成長6.5至7.5%預測合理

經濟報告書預測在內需與出口好轉支援下,2021年經濟可成長6.5至7.5%,豐隆銀行經濟學家鍾豔屏認為有關預測是合理與可達致的,重要的是看疫情早日受控,及政府展現執行力。

豐隆調高2021年經濟預測,從原本預測的4.4%,調高到介於5與6%之間。

至於2020年經濟增長預測,她從原有預測的萎縮4.9%,調低到萎縮超過5%。

她指出,作為貿易國我國非常仰賴外圍復甦,尤其中國疫情早日平伏和經濟活動復甦,成為我國9月出口增長的一股龐大動力。

受制造業與農業各錄16.3%與26.6%之雙位數增長驅動,大馬9月出口增長13.6%至889億3000萬令吉,表現遠勝市場預期,也是近2年最大漲幅。

鍾豔屏說,中美貿易戰之後很多工業為避險而選擇把生產基點多元化至包括大馬的區域,在這方面大馬可卯勁吸引投資。

她表示,除有吸引人的稅務等漿掖措施,政府營造良好經商環境,包括水電、通訊等基建,乃至市場與勞力市場穩定,讓投資者安心投資與獲利。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