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地方

|

有故事的人

|
发布: 12:00am 18/11/2021

资源回收

零垃圾

环保意识

资源回收

零垃圾

环保意识

零垃圾從源頭做起

报道:黄丹芳(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黃慧鈺·42歲·吉隆坡人,現居峇都巴轄·家庭主婦

黃慧鈺·42歲·吉隆坡人,現居峇都巴轄·家庭主婦

早在數年前,我已經對環保和減少垃圾存有意識。當時,我只是簡單的進行資源回收,並主動將家裡的垃圾分類,不過,在過去2年因為疫情而待在家中的日子,我對減少垃圾的概念再次升級,不但親自在院子裡栽種蔬果,還挑戰堆肥。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黃慧鈺把廚餘(非肉類和非奶製品)及院子裡的枯葉用作堆肥,最後讓它轉換成菜園裡的養份。

這段時間,我加入社交媒體各大環保組織,吸取他人的經驗,甚至還參與由大馬組織發動的30天零垃圾挑戰計劃。只是在現階段,我能夠做到的只是儘量減少垃圾,而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實施零垃圾。畢竟零垃圾較為嚴格,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生活中逃不掉會出現很多的食物包裝。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黃慧鈺在現階段,以花盆種植蔬菜。

比方說,去巴剎買食材的時候,我可以向菜販和肉販拒絕塑料袋,把蔬菜和肉類放在自己帶去的容器裡。但有一些食材卻是一早就以真空包裝好,這是無法避免的。

而且,雖說我可以使用洗髮皂或條狀牙膏,但我跟丈夫一起住,也得尊重他的選擇。由於他習慣了使用洗髮精,所以我得考慮到大家的舒適度。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雖然在住家栽種了蔬果,但黃慧鈺還是會定時到巴剎裡添購院子裡沒種上的蔬果。

實踐減少垃圾是個人的選擇,我不希望自己會有極端的想法和行為。當然,要是越來越多人一起減少垃圾,那是最好不過了。但是,這得看個人的意願,包括有些人的確沒有時間,所以我們不應該就此去評斷他人。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因為親自栽種蔬果,讓黃慧鈺增進了不少知識。

這2年來實踐減少垃圾,我也意識到,原來每個人都在製造很多垃圾。而且,其實每個人需要的東西都很少,但我們想要的東西卻很多。因此要達到零垃圾,就得從源頭解決,即不要買太多,尤其是不需要的東西,以免造成更多浪費。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在家裡,黃慧鈺會把垃圾分類好,包括各類的紙張。

除了減少垃圾,我也在住家院子栽種蔬果。早前,我只是很隨意把蔬果的種子丟到泥土裡,讓它發芽成長,單純只是想吃自己栽種的蔬果。後來,當疫情開始後,我才意識到食物安全的問題,用心栽種。漸漸地,當蔬果收成後,我更加有動力繼續幹下去了。

★11月18日見報/有故事的人
雖然過去的2年來沒有在外用餐,但黃慧鈺還是會在外出時,把不鏽鋼的餐具帶在身邊。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