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教育

|
发布: 4:42pm 16/06/2023

莫泰熙

华教园丁

莫泰熙

华教园丁

享寿79岁 华教园丁莫泰熙病逝

报道:练珊恩
莫泰熙病逝
“大马华教园丁”莫泰熙病逝,享寿79岁。(档案照)

(八打灵再也16日讯)“马来西亚的不敌病魔,于今午12时55分逝世,享寿79岁。

莫泰熙的儿子莫泽林告诉星洲日报,父亲于5月19日确诊冠病入院治疗,至今正好满4个星期。期间挺过4次危险阶段,临终前仍贯彻一生的斗争理念——“奋斗到底,永不放弃”。

ADVERTISEMENT

上百人到医院陪走最后一程

他指出,今天凌晨3时接获医院通知父亲的病情告急,于是发出讯息通知父亲的亲朋好友;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有上百人到医院陪伴父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他说,到医院探访的人士除了有亲戚,还有华教同道,如董总前同事、董总现任职员,也包括以前的学生、同事和同学等,都从四面八方赶到医院。

“我早上发出去的讯息也有说,如果大家有想要对莫老师说的话可以传给我,我收到大概上百条语音,我们都尽量播给他听。

儿子:麻醉下听语音有反应

“父亲是在麻醉的状态下,因为接着呼吸机,麻醉是为了减缓痛苦。我们播语音给他听,握着他的手跟他说话,他其实有一点反应,他听得到,只是没办法以大的肢体动作来回复。

“父亲到最后是没有冠病病毒的,只是因为在治疗冠病的过程中伤到肺部,包括肺部细菌感染和受损,再加上年纪很大了。”

他说,父亲临终时,最亲近的家人和密友都在身边陪伴。有关治丧资讯,家属会在达成共识后再进行和对外公布,莫泰熙的“华教战友”也将组成“治丧委员会”提供协助。

染疫后肺部严重感染

莫泽林谈及莫泰熙的病情时说,医院今早凌晨3时来电,告知父亲的病情急剧下降,要家属做好心理准备。

“医生说需要洗肾,其实大前天洗了第一次,那时候效果很好,病情有好转,昨天原本要洗第二次,但是因为各项指数很不稳定,没办法进行洗肾。

3度麻醉接上呼吸机

“父亲(继之前治疗冠病后)第3度进行麻醉以接上呼吸机,但是昨天的情况一整天都不稳定,直到今天凌晨3时,医生打电话通知家属。”

根据“华教故事官网”脸书帐号有关莫泰熙病情更新的贴文,莫泰熙是于5月17日开始发高烧,19日进行自我检测时结果呈阳,于是入院接受治疗,医生诊断为冠病第5阶段。

医院检测报告显示肺部受到严重感染,需要呼吸机辅助,期间肾功能也受到影响,肺部不仅有细菌感染,也有受损的迹象。

他的病情一度好转,但是6月初在医院内受到二度感染,一度摘下的呼吸机再次接上。

该脸书贴文的最后更新是在6月12日,该贴文指出,为防止莫泰熙二度细菌感染,暂时不适合接受外人探访。

临终写下“感谢每一个好人”

莫泰熙临终前亲笔写下送给大家一句话:“感谢每一个好人!”

“华教故事官网”脸书帐号今午发布莫泰熙亲笔写下“感谢每一个好人”的遗迹,并表示这是莫老师最后要送给大家的一句话。

莫泰熙病逝
莫泰熙亲笔写下:“感谢每一个好人!”(图取自华教故事官网脸书)

贴文也写道:“莫老师一生为华教付出,勇于承担,高风亮节,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万古长青,永照后世。”

崇拜“族魂”种下传承华教种子

莫泰熙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祖父带着全家从马六甲到印尼棉兰避难,他于1944年出生于当地,隔年祖父将他带回海南岛,直到8岁才再回到马六甲。

莫泰熙从中学时期开始崇拜“华教族魂”林连玉,受其影响在心里种下传承华教的种子。他毕业于南洋大学化学系,1968年在芙蓉中华中学校长的邀约下,回母校执教。

莫泰熙病逝
莫泰熙自中学时期开始崇拜林连玉,并以延续林连玉精神为己任,在全国各地散播华教种子。(档案照)

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当年,我获得了纽西兰大学的奖学金及入学资格,但我最终放弃了,因为我发现自己热爱教育,所以选择留下。”

曾在内安令下被扣60天

1975年,莫泰熙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60天,使其教学生涯维持8年就被迫中断。后来,他被限制拘留于波德申,带着妻儿在当地生活了4年,期间以油条生意为生。

1981年结束在波德申的拘留后来到吉隆坡,担任董总的首席行政主任,同时担任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秘书处秘书长。他在1981至1985年与林连玉一起工作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相处使他立志要把林连玉的故事传播至各个角落。

莫泰熙病逝
莫泰熙(中)1989年与林晃昇和沈慕羽从太平甘文丁扣留营被释放出来,一批华教同道在丹绒马林某茶室迎接他们。(档案照)

1997年,莫泰熙受邀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演讲,席上一名华校生透露自己从未听过华教故事,建议他走进校园演讲。于是从2000年开始,他便开始展开“华教播种”的工作,到全国学校进行巡回演讲,每年平均展开逾百场的“华教故事课”,其“大马的华教园丁”称号也因此而来。

莫泰熙病逝
莫泰熙年轻时的模样,当时他就立志要说好华教故事。(档案照)
莫泰熙病逝
2019年关丹林明华小的毕业旅行来到到林连玉纪念馆参观,莫泰熙现身给毕业生讲述华教故事。(档案照)

疫期开网课线上说华教故事

2020年,是莫泰熙华教故事课巡讲的第20年,却因疫情而不得不中断。但是年过古稀的他在旁人的鼓励下,转开网课,继续以线上方式说华教的故事,传播华教的精神。

适逢“华教故事课2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丁钉团队制作了由莫泰熙的学生、老师和同道合力完成的有声书——《小树成林》。

莫泰熙病逝
莫泰熙的“华教故事课”并没有因冠病疫情而停下太久,他在旁人的鼓励下转而通过线上分享。(档案照)

莫泰熙线上推介礼发表感言时说,马来西亚华人办华文学校最少有200年的历史,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长期受到打压和欺负,过程承载着许多有血有泪的故事。

“大马华人会讲华语,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华文学校能够在这片土地存活下来,是因为先贤的抗争和华社的团结精神。”

莫泰熙最近一次接受《星洲日报》的访问是在今年4月,他当时看了《孩子,你好吗?》系列电影后,不由感慨万千,接受采访时频频哽咽拭泪。

“教育是理想,没有理想,教育是没有意义的。任何教育机构,若对教育没有理想,大家就会跟着不合理的现实前行,最终遭殃的是孩子。

“你想要怎样的一个社会,就是通过培养怎样的人来达成,这就是理想。然而,我们实现时会面对很多问题,教育工作者在很努力地在不合理的教育制度或环境里,让教育办到更加有意义。”

根据媒体报道,莫泰熙2011年曾患上前列腺癌初期,虽然决定不做手术,但是仍积极学习自然疗法,改善饮食与作息,每天在公园进行“郭林气功慢步行功”和进行调理,并且也定时回诊,病情受到控制。

他当时也交代了后事说:“人总要死,少了一个莫泰熙,地球还是照转。当时亲友知道我患癌,比我更难过,但我只知道:不怕死就得活得正面!”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