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6:48pm 27/07/2023

中国外长

秦刚免职

秦刚去哪了

中国外长

秦刚免职

秦刚去哪了

仍屬黨和國家領導人 秦剛免職疑問比答案多

秦剛China Politics
有分析認為,秦剛仍未從中國國務委員一職中消失,可能代表秦剛事件未有最終定案。(美聯社照片)

(北京27日綜合電)喧騰一個月的“秦剛去哪了”答案雖然揭曉,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免去了秦剛的外長職務,卻保留了他的國務委員,即他仍屬於黨和國家領導人。這個結果,看似給了外界答案,但留下來的疑問,比答案多。

英國《金融時報》週三報道 ,研究中國菁英政治的諮詢公司Cercius Group執行長帕耶特表示,秦剛仍未從中國國務委員一職中消失,可能代表秦剛事件未有最終定案。

ADVERTISEMENT

澳洲智庫羅伊研究院東亞事務高級研究員馬利德表示,秦剛仍然留任國務委員可能只是一個程序,下個公佈可能來自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指秦剛正被調查。

不過,最讓人錯愕的是中國外交部官網的詭異操作,在秦剛被免職的消息傳出後,他過往任職的訊息都被外交部官網連夜全部刪除。

港媒:問題或比想象中更嚴重

香港01發表評論文章認為,這似乎反映出秦剛的問題會比不少人的想象更為嚴重,也許不止是7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的“健康原因”那麼簡單,或者說已經嚴重到不能擔任外長、連正常任職訊息都不能在外交部官網保留的地步。

香港01指,直接層面來說,秦剛被免外長的影響,相對較小。這是因為秦剛擔任外長的時間非常短暫,通常不至於能那麼快產生較大實際影響。秦剛從2022年12月30日升任外長,到2023年6月25日開始從公共場所消失,再到7月25日被免,他擔任外長的時間只有半年多,能對外交系統的人事、工作、政策產生的影響相對有限。

但文章認為,從間接層面來說,秦剛被免外長的影響相對較大。這裡至少包括兩處影響,一是他長時間從公共場所離奇消失,持續缺席多個本該由他參加的重要外交場合,直到被突然免職,外交部自始至終都未正面回應和解釋原因。這對於一個多年以來都在倡導政務公開的國家來說,難以自圓其說,會讓外界對中國政治的透明度產生疑慮,進而讓海內外流行的對中國意識形態化認知的聲音更為盛行。

再者,秦剛的仕途有如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短時間內快速被重用,從副部級的駐美大使到副國家級的國務委員,只用一年多時間,然後坐擁最年輕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頭銜僅3個多月時間,便突然從公共場合消失,乃至被免外長職務,這難以避免會讓外界不少人對中國人事任用制度產生憂慮。

秦剛緋聞沒被禁刪文不尋常

另外,有關秦剛的八卦傳聞堂而皇之地在中國國內網上散播,不像其他中共高官的緋聞般,沒有被禁被刪也不太尋常。

中央社評論文章指,中共建政至今,緋聞只會是官員因政治或貪腐問題而下臺、定罪的“標準配菜”,很少有高官是隻鬧出緋聞而下臺的;如果是常見的貪腐,理論上,中紀委會先通報,再由人大常委會免職,採“先黨規後國法”的慣例處理;而如果真是“裡通外國”的叛國罪,以習近平的作風,秦剛早就鋃鐺入獄了。

文章指,人大常委會25日通過秦剛被免去外長職後,中國網上立刻有人找出秦剛6月間出席國務院會議時無精打采的模樣,引起熱議。但為何秦剛這段畫面這麼快就被散佈,再證諸中國外交部先前找出的“健康”藉口,似乎值得推敲。

“健康因素”或是最佳藉口

在維護習近平顏面及尊嚴的考量下,也許可以設想,秦剛最後“軟著陸”的可能性最高。其中,“健康因素”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最佳藉口,因為這是唯一不會損及習近平的藉口。

中央社文章進一步稱,讓秦剛黯然失去外長寶座的最主要原因,不像是外傳的八卦緋聞(但不代表沒有),也不像是健康原因,也不太像是貪腐、甚至更極端的“裡通外國”等叛國罪。最可能的,似乎是涉入或被牽連進政治錯誤,或是工作上出現了重大失誤。

習或用“大事化小”方式處理

文章認為,秦剛仍留著國務委員身分,是習近平用“大事化小”的方式慢慢處理秦剛,除了力保這個一手提拔的親信,更重要的是,動作大了、出手狠了,痛的是秦剛,傷的是自己。

倘若,只免去秦剛的外交部長只是緩兵之計,習近平最後堅持要大義滅親以維綱紀,置自己的顏面及尊嚴於腦後。那麼,除了大火快炒迅速查處外,也有可能採拖字訣,每隔一段時間再靜悄悄地分階段處理,如此一來,秦剛就可能得在秦城“硬著陸”了。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香港《明報》指出,依據中國官場慣例,官員純因“健康問題”以至無法履職的概率很小,很多個案規律顯示,最多的是政治上出事,其次是經濟上有問題、鬧桃色新聞。他強調無謂去猜原因,且就算公佈“也不一定是真的”;惟事件透出在中國官場內部,官員選拔任免過程難尋公開透明的制度或原則參考。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