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德里6日综合电)印度总统府在即将于新德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晚宴邀请函中,以“Bharat”(巴拉特,又译婆罗多)一词取代“India”(印度),再度掀起是否更改国名的争论。
目前这项争议已引起印度政界人士之间的口水战正方兴未艾,支持者认为此举旨在推动反殖民进程,反对者则质疑执政党借此政治操作。
ADVERTISEMENT
G20宴邀请函使用“Bharat”
在周二,执政党印度人民党发言人分享了一张G20晚宴邀请函图片,上面将印度总理莫迪写作“Prime Minister of Bharat”。
同日,印度总统慕尔穆和莫迪都使用了“Bharat”,而非“India”来称呼他们的国家,让外界纷纷猜测印度官方是否有意更改国名。
消息:或在特别会议提更名决议
《印度时报》等印媒援引消息称,莫迪政府可能会在定于9月18至22日举行的特别会议上,提出把国名更改为“Bharat”的决议。截至目前,莫迪政府和人民党方面尚未证实或否认这一消息。
在印度语言中,印度也被称为“Bharat”、“Bharata”和“印度斯坦”,这些名字在公众和官方场合可以互换使用。但印度高级官员在用英语交流时,通常是使用“India”一词。
多年来,莫迪政府及印度人民党一直试图更改与英国殖民主义有联系的词汇。此前,有印度国会议员曾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将国家名称改为“Bharat”。但迄今为止,法官们拒绝介入这场争议。
反对党:勿私自废“印度”国名
以印度人民党(BJP)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英国殖民统治者创造了“India”这个名字,是“奴隶制的象征”,以掩盖“Bharat”,而即将在印度举行的G20峰会,为印度摆脱殖民包袱提供了最佳机会。
印度在野阵营国会议员查德哈认为,BJP不应私自废除“印度”的国名,因为印度不属于任何单一政党,不容随意更改。
另一名在野阵营国会议员拉梅什也在X发文,斥责莫迪试图“扭曲历史及分裂印度”。
据介绍,“Bharat”(巴拉特)是梵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承载/携带”,实际意为“寻找光明/知识的人”。
“Bharat”词根可追溯到古印度文献往世书和史诗《摩诃婆罗多》,往世书将“Bharata”描述为“南方海洋和北方雪域”之间的土地。而“India”这个称谓是在英国殖民时期才确立起来,历史相对短得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