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内

|

专题

|
发布: 2:22pm 19/10/2023

孝恩集团

朱兆祥

植存葬

孝恩集团

朱兆祥

植存葬

“植存葬”上篇|没墓碑 没牌位 没下葬仪式    “植存葬”化春泥回归自然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植存葬的核心概念,是让骨灰在数年后分解成土壤,回归大自然;土地将在8至10年进行翻土重用,符合永续精神。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把骨灰植入地里化作春泥,也放下了对生命的执着。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园区设有两张石凳,打造小公园的氛围,让家属及后代得空来走走及缅怀先人。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植存葬不立碑,盖上草皮后也不会留下任何标记,只能大概猜测先人葬身的位置。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家属为已故母亲献上花瓣,把兰花放入植存土坑中,寓意祝福与圆满。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位于汝来的骨灰植存区非常悠静,因此有人选择长眠于此。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生命园区环境清幽,有柳树有湖水,也符合人们对“风水”的要求。

ADVERTISEMENT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朱兆祥:植存葬的核心是永续,并且符合逝者“入土为安”的信仰,最后化作春泥回归自然。
报道:李佳憓
摄影:黄玲玲、何正圣

人死后,剩下一副躯壳,该往哪里去?

有人希望火化把骨灰撒入大海四处为家,有人希望撒向空中随风而去,有人希望入土为安,也有人希望安静地放在骨灰阁中。如今多了一个选项——没有墓碑,没有牌位,没有下葬仪式,也不会有种植花树标记,那就是“植存葬”。你会考虑吗?

推介
草地挖坑植入骨灰

今年10月4日,孝恩集团在森美兰汝来墓园推介了植存葬。这里原本是墓园中的一小片绿地,有树、杨柳、花卉和湖水,在微风拂过的绿茵草地上挖一小坑植入骨灰,就成了往生者的安息之地。

下葬之日,逝者家属在园方安排下捧着骨灰龛和拎着装有花瓣和土壤的篮子缓缓走入草坪。礼仪师先是念出逝者的姓名、年龄、往生时辰,再请现场观礼者默哀。

接着,生命礼仪师请长子把骨灰植存于土坑,然后由大女儿放入洁白色的兰花瓣,代表对母亲深深的祝福与缅怀。最后,二女儿和小女儿各覆土一瓢,仪式完成。

园区工作人员事后将协助家属铺填泥土,重新盖上草皮,一切又回到了原样。

儿女圆亡母心愿选植存葬

“我母亲生前原本想要海葬,因为她要自由,但茫茫大海,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还是不舍得。”小女儿赖桂美说,后来得知有了植存葬的选项,亦能圆母亲想要回归大自然的心愿,也让在世亲人有个地方追思,于是大家一致赞成。

“而且我爸爸就在水乡(隔壁骨灰塔区),想念父母亲的时候就过来看看。

“母亲生前信佛,我觉得她人生最后阶段把骨灰变成养分,贡献大地,也是在做好事、存好心吧!”

植存安葬的过程不超过半小时,没有任何宗教仪式,没有华人传统的烧香和祭拜,不烧金纸,也不献花,仪式简单却不失庄重。家属在风声鸟鸣中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平静地祝福逝者化作春泥,再把安慰留给活在世上的亲人好友。

:定期测验土质
骨灰掺溶磷菌助分解

马来西亚孝恩集团董事经理拿督朱兆祥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目前我国的环保葬概念中主要有两种:一、可以持续及重复使用的葬地;二、在殡葬过程中减少碳足迹,不过度铺张奢华。

植存葬属于第一种环保概念。每一个植存园区可容纳1800至2000土坑,各相隔1米,洞口直径15厘米,深度不小于60厘米。园方会定期进行土质测验,确保土壤的酸碱值适合放置人类骨灰,也不会影响到草皮的生长。

植存骨灰如何处理?首先,人的遗体经过高温火化,留下的干骨头和碎片大多是钙磷酸盐和次要矿物质,用机器研磨成粉末状后,下葬前会先掺入一种叫溶磷菌的微生物,帮助分解与泥土融合。

“这是用来调整骨灰的酸碱度,让它跟土壤和平相处,否则直接把骨灰撒去土地的话,骨灰中的盐分会对土地造成很大伤害。”

有意者需先签意愿声明

对于植存葬的身后事安排,有意者需先签署一份意愿声明,由亲属同意和见证。在当事人往生后,亲属可主动通知殡葬业者按照当事人生前的意愿进行火化,择日植存。

“你要几岁签署意愿书都可以,不收钱的,往生后再由家属或委托人代替完成。”

他强调,是否选择植存葬是个人深思熟虑后的自主决定,不是家属。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赖桂美(右)在全马首宗植存葬生命礼仪上分享已故母亲往生后想要自由的心愿;左为罗白区州议员周世扬。
永续循环
葬地8至10年翻土重用

过去殡葬业售卖的灵位、塔位或土葬墓地大部分都是永久性的,但植存葬不一样。这块绿色园区在过了8至10年待骨灰分解成土壤后,将进行翻土重复使用。

朱兆祥说:“这能达到永续循环,也不用花费太多金钱成本进行维护或修复,而是让一切回归到大自然生态。”

葬地重新翻用的做法在国外已有案例。新加坡在1998年实施了新的土葬政策,所有坟墓的埋葬期限仅有15年,之后将被强制起掘,若无再葬则一般进行火化处理,而该空墓位须停休3年后再接受下葬。

在地狭人稠的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也以身说教,推动和成立全台首座植存专区,同样依循永续理念将葬地重复利用。

植存葬费用RM2800

目前,孝恩园植存葬的一次性费用为2800令吉。而该集团也与森州议员合作帮助B40群体(非巫裔各族),若符合条件则可申请免费植存葬,其中含300令吉的行政费用则由森州议员承担。

目前孝恩园每日处理4场植存葬,即早上2个时辰和下午2个时辰。若当天名额已满,则另选排期。

生命教育 放下生前种种执着

植存葬不立碑,盖上草皮后也不会留下任何标记。家属第二天返回墓园,也只能大概猜测先人葬身的位置。

“佛教中的开悟就是教人放下执念,我们无需执着往生后葬在哪里,或哪个碑、哪棵树、哪朵花,就跟海葬一样,不必执着飘到世界哪一方。

“如果当事人和家属还有执念,那么选择传统殡葬会比较合适,否则10年后植存地要翻土,就会引起争议。”

这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吧!朱兆祥说,植存葬的另一层意义,是放下对身体、对仪式、对葬地、对生前种种的执着,用心珍惜当下。

环保葬新选择
挑战传统丧葬习俗

植存葬是当今环保趋势下的新选项,并非取代原有的传统土葬或火葬。尽管目前得到不少正面回馈,但他认为,植存葬在本地殡葬业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难以预测会有多少人接受。

从环保角度出发,让土地永续使用而不必一直开辟新的墓园,当然是件好事,但古代对于公墓翻土的禁忌也有其说法,即担心打扰亡灵安息,也对先人不敬。

不能选择“时辰风水”

除了颠覆传统思维,一旦选择植存葬也需放下“时辰风水”的坚持,即不能挑选葬坑,也没办法选择下葬时间,一切由殡葬业者安排,这些都是现时推行植存葬的挑战。

“早期推行都会有一段很长的适应期,例如台湾推行环保葬近20年,最终决定植存的民众仍少于10%,更多是选择火化和骨灰骸存放。

“马来西亚普遍民众对传统葬法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我觉得这一两代人未必能完全接受。”

新闻专题/上篇/放下执念,把思念化作春泥
扫描观赏骨灰植存葬生命仪式的完整过程。
●新闻小辞典:溶磷菌

这是一种土壤微生物,可将不溶性磷分解成植物可吸收的磷素,是农业领域的好朋友。

遗体火化后的骨灰,主要成分磷酸钙并不溶于水,若整堆藏纳于土中可能会凝结成一团块,而溶磷菌的作用就是避免骨灰结块不化,撒入的花瓣(有机物)也有助于骨灰分解。

●新闻小辞典:植存葬

植存葬是一种环保葬法,指一般在公园、绿地、森林等合适的场所,规划出一小块区域,即“生命园区”进行骨灰植存。植存不涉及宗教仪式,葬后不设牌位、不立碑、不筑坟、不建塔,一般家属或后代追思时也不得奉上供品、燃香、焚纸、点烛等其他祭祀。这种方法保留了传统文化“入土为安”的精神,也兼具环保概念,随土地生态循环再利用,更贴近简朴的价值观。

●下篇:新时代的植存葬颠覆了华人多年来的祭祖观念,是否也违背了传统的孝之道?本地推行环保葬面对哪一些挑战?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