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的“幸运”在于有一个更极端保守的国盟∕伊党,作为一个比较对象,以致许多选民在没有选择之下,含泪投票。可是这当中也会有临界点。
ADVERTISEMENT
2022年大选,虽说伊党∕国盟异军突起,成为大赢家,不过希盟却是赢得最多议席的联盟。纵使希盟无法单独执政,可是手握82个国会议席,证明主流民意倾向希盟。
希盟主席安华在政权争夺战中,后来居上,击败慕尤丁,坊间亦是一片欢腾。在国阵一党独大掌权60余年、喜来登政变引发政坛动荡后,国人期望安华能带来改变,领导国家摆脱痼疾沉疴,重新上路。
执政初期,安华为首的团结政府未有大刀阔斧展开改革,这一点尚能理解,毕竟团结政府内包括多个联盟和政党,需时进行磨合,调整步伐。
持平而论,改革从来无法一蹴而就,安华不是魔术师,不能在一夕之间把体制问题变不见;可是,上台近一年,至少须让国人看到政府改革的诚意和决心。
希盟向来主打“改革”,展现开明与进步的一面,然而执政后在新位置上却左支右绌,失去改革的姿态。
之前,希盟呼吁废除国家安全罪行(特别措施)法令(SOSMA),上台后,政府却来了个U转,宣称无意如此做。当年,希盟高喊关闭莱纳斯稀土厂,惟执政后却未有行动,日前莱纳斯的营运执照获得更新,延长至2026年3月2日,让人深感错愕。
希盟一次又一次违背承诺,支持者还能谅解与包容希盟多少次?
除了改革乏力,团结政府为了与国盟争夺马来选票,日益趋向保守,这与当年希盟的形象背道而驰,辜负了选民的信任。选民支持希盟是希望国家能走向开明与进步,和世界接轨,而不是在甘榜内竞逐保守化。
公正党虽然主导希盟,可是它却没有如行动党和伊党般拥有稳固的基层力量和民间支持,安华能坐稳首相宝座,盟党贡献甚大。也许是为了要打下基础,争取更多马来选票,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安华一再倾向保守路线,但这种策略,过于冒险,一旦拿捏不准,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无法吸引马来选票,也推走了非巫裔(尤其是华裔)选票。
不满的情绪已经在酝酿,华裔对希盟的支持并非理所当然,也不是毫无底线的。安华为了争取马来选票,一再挑战支持者的容忍度,若未悬崖勒马,终有一天会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上台至今,希盟一直在消耗攒存多年的底气,自损辛苦建立的形象。希盟的“幸运”在于有一个更极端保守的国盟∕伊党,作为一个比较对象,以致许多选民在没有选择之下,含泪投票。可是这当中也会有临界点。当支持者失望透顶,他们可能选择不投票,或转去支持第三势力。国阵几十年的铁粉都可以一夜溃散,希盟的支持者当然也可能“另投怀抱”。
警钟已经敲响,希盟领袖若继续假装“一切安好”,以为底下是一堆打死不走的铁票,那么就只能祝他们好运。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