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5:22pm 25/05/2024

《明报》

坚守传媒岗位

《明报》

坚守传媒岗位

《明報》65週年 | 張聰:堅守傳媒崗位 《明報》客觀公平贏信任

《明報》65週年|世華集團主席張聰:《明報》將堅守傳媒崗位 保持客觀持平
圖左起為《明報》總編輯劉頌陽、世界華文媒體集團主席張聰、特首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世界華文媒體集團行政總裁張裘昌。

(香港25日訊)世界華文媒體集團主席兼非執行董事張聰說,《明報》將一如既往,就資訊新聞提供、輿論建言分享,盡傳媒職責;而在網絡社群媒體、虛假信息、西方主流媒體依然充滿傲慢與偏見的當下,《明報》將秉承精確、真實、理性及獨立的精神,堅守傳媒崗位。

香港《明報》週五舉行創刊65週年慶祝酒會。

ADVERTISEMENT

張聰在致辭中強調,《明報》一直以不偏不倚、“意見大可自由,事實不容歪曲”、“是其是,非其非”方針,報道時局世情,並提供事實信息及真誠意見,公信力是《明報》的重要資產,相信現今“明報人”會以獨立、客觀、公平及持平的原則,確保公信力於不墜,爭取讀者持續信任。

她表示,香港數年前經歷動盪,以及發展停滯不前,加上冠病疫情令經濟雪上加霜,但隨著疫情離去,中央及特區政府採取有力的措施,推動香港步入正軌。

《明報》65週年|世華集團主席張聰:《明報》將堅守傳媒崗位 保持客觀持平
世界華文媒體集團主席兼非執行董事張聰致辭時說,《明報》將一如既往,就資訊新聞提供、輿論建言分享,盡傳媒職責。

她說《明報》把握髮展機遇,於廣州設置記者站,採訪及報道大灣區事務及動態,近期編輯部亦推出“香港怎麼辦”專題,採訪香港各界有識之士,為香港“把脈”及探討前路,均是《明報》一貫奉行積極參與、推動進步的體現。

中軟硬實力崛起改變世界版圖

張聰說,現今面對前所未有的大變革,中國軟硬實力的崛起正改變世界政治及經濟版圖,《明報》作為大時代、新歷史的見證人,“殷殷期盼與香港讀者共迎中華文明盛世的到來”。

另外,張聰在《明報》報慶獻辭中說,相對於其他更具資歷報紙以至傳媒機構,65歲的《明報》難以言老,但是也不能說年輕。就報紙所需經驗以更好地服務讀者、善盡傳媒職能而言,《明報》正當較成熟時期,特別是舉世處於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世局時情變幻詭譎,國際秩序破立爭持之際,對於各國、企業以至個人都是考驗和挑戰,傳媒機構應對變局,經驗積累是重要資產之一,《明報》作為一家立足於香港的傳媒機構,會緊守崗位,秉持一貫原則,恪守專業要求。

她說,中國已躋身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現在,一心一意謀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爭取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強國。中國另一個目標是國家統一,盡最大努力尋求和平統一臺灣;上世紀80年代,《明報》創辦人查良鏞先生曾經分別遊走兩岸,與鄧小平、蔣經國有過晤談,查先生已經仙遊,惟是此乃折射《明報》於兩岸曾經有過的足跡。

張聰說,美國遏制中國發展,以“競爭”之名打壓中國,手法五花八門,層出不窮,至於美國阻撓中國統一愈趨表面化,未來“統一臺灣”將牽動中國以至區域安全情況。歷來,《明報》就中國的發展,擺脫貧窮落後,邁向富強,支持不遺餘力;就兩岸事宜,《明報》榮譽主席張曉卿先生曾經宣示“反對臺獨”,相信明報人將以此認知立場,見證臺灣不再與中國大陸分離。中國實現復興和完成統一大業,近世一代接一代炎黃子孫都在努力,這兩大目標或許是在最後幾哩的路上了,觀乎當今世局,要實現並不容易,挑戰很大,只要踏實走下去,就一定會完成。就此,《明報》在傳媒崗位不會缺席。

港由亂而治重回常態

她說,香港是《明報》的家,這個家的安全、穩定、繁榮,與大家息息相關,隨著疫情隱去,實施《港區國安法》和《基本法》23條立法完成,香港整體情況由亂而治,社會重回常態,當局正在籌謀由治及興。香港在新範式之下,開展新時代,《明報》念玆在玆,將積極參與,貢獻綿力。

張聰表示,65年以來,《明報》見證了香港發展和騰飛,在新時期,將一如既往,在傳媒崗位見證香港發展。

她表示,65年前,假若有年輕人已經是《明報》讀者,現在年屆耄耋,仍然捧讀《明報》,在這個漫長歲月,世界不同了,《明報》的面貌也幾經轉變,不過,這些讀者會發現,《明報》的不偏不倚方針,沒有改變;秉持獨立、客觀、公正、持平的原則,沒有改變。過去如是,今後如是。

張聰說,65年以來,《明報》見證全球、中國大陸、香港發生的大事,明報人堅持專業,善盡責任,提供信息,讓讀者認識事實,並從不同角度瞭解事態;月旦人物,針砭時弊,奉行“意見大可自由,事實不容歪曲”、“是其是,非其非”原則,體現社會多元多樣的實質。專業、多元、包容是香港的獨特性的主要元素,相信這些今後仍然是明報人的努力方向。

張聰表示,《明報》一路走來,無論歷經什麼事態與周折,都堅持原則和獨特傳統,體現了知識分子自我期許,踐行著永遠講真話、獨立敢言、探求真相、為民喉舌的核心價值,這些都是《明報》賴以生存、發展以至開拓新程的寶貴資產,相信明報人都會珍而重之。新媒體勃興,《明報》需要轉型開拓,以適應轉變;無論什麼載體,明報人保證年輕一代在網絡平臺看到的《明報》內容,和65年以來他們父輩、祖父輩所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民間獨立媒體的精神,都是一樣的尋找時代的真相。這是《明報》永恆的自我期許,也是對讀者的永恆承諾。

《明報》65週年|世華集團主席張聰:《明報》將堅守傳媒崗位 保持客觀持平
香港特首李家超出席《明報》創刊65週年慶祝酒會及致辭。

有信心傳媒鼓舞社會奮發

李家超:向唱衰說不 

主賓嘉賓香港特首李家超致辭時表示,傳媒影響力大,故恪守行業專業特別重要,稱傳媒要以事實為依歸、不偏不倚,幫助市民明辨真偽,亦必須“向以偏概全說不、向誤導說不、向唱衰說不”。

他補充,有信心專業傳媒機構會透過筆鋒讓市民瞭解更多有關國家及香港的良好發展,鼓舞社會奮發向上,大力弘揚齊心建港、愛家、愛港、愛國情懷,併為香港帶來正面的社會氛圍。

《明報》見證參與港歷史

李家超表示,《明報》立足香港逾一甲子,代表的不只是一個企業品牌故事,更是承載香港65年來所經歷的變局,見證及參與香港的歷史。

他表示,面對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及香港社會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傳媒要不斷靈活應變、精益求精,積極開闢發展新領域,並在變局中把握機遇,主動進取及激發創新活力,要做到求變、不怕變、不妄自菲薄,發揚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

李家超提到,同一場景拍攝時的角度不一樣,或將數個片段堆砌起來,就可編造一個與真相不符的故事,當別有用心者只從截圖就言之鑿鑿時,就要有所警惕。

《明報》65週年|世華集團主席張聰:《明報》將堅守傳媒崗位 保持客觀持平
《明報》舉行創刊65週年慶祝酒會。圖左起為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葉冠榮、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怡嘉、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署理財政司長黃偉綸、《明報》總編輯劉頌陽、世界華文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張聰、特首李家超、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世界華文媒體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張裘昌、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明報》主筆何文瀚、明報報業有限公司營運總裁兼董事高志毅。
準確報道資訊營造進取氛圍

他表示,在中華民族復興、香港實現由治及興的新徵程上,傳媒不單是記錄者、見證者,更應該擔任參與者、推動者,以準確全面的資訊、不偏不倚的報道等,為社會營造積極進取的氛圍。

他引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七一重要講話提到的“四點希望”,其中提及希望全體香港同胞,大力弘揚以愛國愛港為核心,同“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繼續發揚包容共濟、求同存異、自強不息、善拼敢贏的優良傳統,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他指出,傳媒可在當中起關鍵作用,期望專業傳媒機構貢獻。

各界逾700名嘉賓賞面到賀。出席酒會嘉賓包括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等。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