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符视象牙塔

|
发布: 7:40am 26/05/2024

符传艺

符视象牙塔

马来亚大学

QS大学排行榜

THE亚洲最佳大学排名

THE全球排行榜

高教中心

符傳藝教授.大學排名對我國高教發展的助益

大學排行榜對大馬作為東南亞區域的還是有一定的幫助。

ADVERTISEMENT

不久前THE亞洲最佳大學排名放榜,隨著我國各大學都在各自的官方社交平臺上亮出自身的成績單,有人調侃說,此亞洲排行榜是讓那些擠不進(每年9月份公佈)的大學有機會亮相,表示自身大學雖然擠不進全球排行榜,也至少能在亞洲立足,聊以安慰。

當然,連THE亞洲排行榜都擠不進的大學只能寄望另一個由QS所頒佈的大學排行榜。此QS大學排行榜過去幾年皆在6月份公佈。相對的,許多大馬大學比較重視QS大學排行榜,原因無他——上榜的大馬大學皆在QS排行榜中佔據前端的位置。

打個比方,馬來亞大學(馬大)在THE全球排行榜中排在第251-300名間(亞洲排行榜是第65名);但馬大在QS排行榜中是全球排位第65名的大學,而在QS的亞洲排行榜中馬大是亞洲第11名!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兩個排行榜採取不同的打分制——THE排行榜中與科研相關的比重佔60%,但QS排行榜中科研相關的比重只佔25%。筆者不是探討排行榜的打分制。平心而論,沒有一個打分制是完美的,但頂尖的大專不管用哪個制度都相差不遠。

縱觀國際,不是每所大學都對大學排行榜趨之若鶩的。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於今年3月份宣佈退出THE全球大學排行榜,往後將不再為排行榜提供數據。蘇黎世大學在2024年度THE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名列第80位,為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母校。大學指出,大學排名無法反映大學在教學和研究方面的活動——由於排名側重於可衡量的作品(如論文),從而刺激大學增加出版物的數量,卻忽視其內容的質量。所以針對今年9月發表的2025年度THE大學排行榜,大家不要因蘇黎世大學榜上無名而感到驚奇。

除了蘇黎世大學,另一所退出THE全球大學排行榜的是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它於2023年9月退出TIMES排名時,發出文告表示大學排名過於強調分數和競爭,而且用一個數字來反映一所大學的不同課程和學科質量是不可能的。

話說回來,筆者依然記得今年農曆新年期間收到QS的學術聲譽調查問卷,要求填寫10所大馬最好的大學,及另外30所國際最好的大學。由於筆者較為熟悉的地區是亞洲、澳洲及英國的大專院校,所以只選擇填上這個區域的高等學府的名字,分別是東南亞的5所、東亞的10所、英國的10所及澳洲區域的5所高校。當然,由於筆者屬於工程及科技方面的科研人員,所填上的名校皆是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在這之前,筆者也於去年11月份填寫了THE的調查問卷。THE的問卷要求筆者填上15間全球最優秀的大學,分別為科研15強及教學15強。這個向學者獲取的學術聲譽調查(academic reputation survey),在兩個排行榜中都佔30%。

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學為了在大學排行榜上取得更好的成績,都希望更多的學者在填寫學術聲譽調查時填上該大學的名字。為達到此目的,許多大學會向自身的學術人員獲取他們學術界友人(即其他大學的學者)的名字及電郵,然後將這些學者的資料推介給大學排行榜的負責單位,希望相關單位會向這些學者們發調查問卷。大學也同時聯絡這些學者,希望他們在填寫排行榜時會將自身友人大學的名字填上。筆者過去幾年幾乎每年收過超過30所大專的電郵,希望筆者能將該大學的名字填入大學排行榜的調查問卷內。有的大學還設立專門小組,設法改善自身在大學排行榜中的名次。

有人會問,這些大學那麼大費周章地改善排名有何好處?筆者問了一位在馬大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中國留學生是世界各地最大的“客戶群”)為什麼來馬大留學,他不假思索就回答說“馬大的排名不錯啊”!由此可見,在全球大學排行榜上有名的大學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其次,吉隆坡是國外留學生公認價廉物美的留學城市——近年來吉隆坡都是全球排名前30名、亞洲前10名的留學城市(雖然吉隆坡市民對物價高漲越來越吃不消),這對留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

大學排行榜對大馬作為東南亞區域的高教中心還是有一定的幫助。資料顯示,大馬目前錄取了超過13萬名國際生(30%為中國留學生),而政府的目標是於2030年迎來25萬名國際生。要在5、6年內增加接近一倍的國際生,可不是容易達成的目標。目前,我國只有馬大在QS世界排行榜中排名前100名,而另外4所公立大學排在前200名。若我國能有更多的公立或私立大學進入前200名或甚至前100名,那對招收更多的國際生會有更大的助力。畢竟大部分的學子對大學運作不堪熟悉,就只能藉著排行榜按圖索驥——寄望自己能夠進入好的大學就讀,以提升自身的素養,為出來社會謀生之前作準備。

對了,離QS大學排行榜的6月份放榜期也不久了,希望更多的我國高校能在QS大學排行榜上大放異彩,暫時把THE排行榜的不如意忘掉吧!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