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财经

|

投资周刊

|
发布: 10:38am 27/05/2024

绿色房产

绿色房产

ESG時代-永續發展產業的未來(上篇)│ 綠色房產勢不可擋

文/ 郑碧娥

為了能夠永續發展,“綠色房產”早已成為各國環境政策的重大焦點,“綠色建築”也已逐漸成為主流,成了未來建築規劃的必然趨勢。

“綠色建築”指的是在建築的全週期內,最大限制的節約資源,例如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ADVERTISEMENT

永續發展  不再是口號

隨著全球暖化丶氣候變遷等問題日益嚴重,全球各地近年來頻頻遭受極端氣候襲擊,就連四季如夏丶雨水充足的大馬,前陣子也因旱季提前到來而異常酷熱,甚至當暴雨降臨,造成某些地方出現罕見的水災氾濫。

從這裡反映出,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成了人類與自然永續發展的重要課題。很多人不知道,建築會消耗龐大的能源。據統計,歐洲地區建築的能源消耗就佔了大約50%,主要用於空調丶照明丶升降機丶熱水器等設備。

反觀工業和交通的能源消耗各別佔25%。若能降低建築的能源消耗,將能有效地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為了能永續發展,“低碳經濟”丶“綠色房產”丶“再生能源”丶“節能省水”,早已成了各國環境政策的重大焦點,而“綠色建築”也逐漸躍為主流,綠色建築所蘊含的巨大經濟效益,有利環境的效益,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成了未來建築規劃的必然趨勢。

綠色房產包括:分層單位與有地住宅,善用太陽能以減少對能源的消耗,安裝儲存雨水的系統,可以充當花園灌溉與清洗溝渠用途,達到節能省水的環保目標。

善用太陽能雨水優勢

大馬產業發展商有時會抽空前往外國房產市場考察,參考其他市場發展商和建築師的房產設計,然後再配合馬來西亞的氣候增減使用,取其他業者之長,以補己之短,確保馬來西亞的房產設計與格局繼續改善,吸引力可以不斷提升。

房產的設計與格局必須不斷革新,才能跟隨時代的腳步邁進,革新將改善房產的使用價值,給予業主更多、更大的便利,體驗房產基本設施的時代感。

當然,也可以讓我們的房產登上國際房產舞臺,和其他國家和市場的房產計劃一較高低,讓促銷“大馬我的第二家園計劃”更有吸引力。

當我們談及綠色房產時,除了擁有較大面積的綠肺,也涵蓋房產的綠色特點,例如節能減碳,備有儲存雨水的系統,可以充當環保水來使用。

業者面臨3大挑戰

馬來西亞房地產發展商會(REHDA),在2023下半年的會員調查報告反映,85%的受訪者表示,永續產業發展對他們公司來說,是重要的議程。

該商會主席拿督童銀坤說,在這85%當中,有21%表示,永續產業發展非常重要,46%認為重要,以及18%認為相當重要。另外,共有13%認為稍微重要,以及2%認為完全不重要。

從2014至2023年這10年間,20%的受訪業者興建了5個具有綠色認證的產業計劃,興建6至10個綠色產業的有6%,興建11個至20個計劃只有2%,沒有興建綠色產業的業者達72%。

對業者來說,這些年來,如果要興建綠色大廈,會面對相當多的挑戰,首3大挑戰分別是:成本給財務造成的影響、缺乏政府提供獎掖及公眾對綠色產業的認知有限。

政府在歷年的財政預算案,並沒有建議給予興建綠色產業的發展商,一些形式的獎掖措施。

儘管如此,從受訪業者的意見回饋可以看出,永續產業發展是接下來的方向,他們將會調整產業發展的模式,興建更多納入永續發展元素的產業。

例如建有使用太陽能的設備,可以減少熱水器的使用與耗電,安裝儲存雨水的系統,取代用來洗滌,灌溉植物所需的自來水量,當然這些都需要額外的成本。

大馬綠元素依然有限

購屋者協會中文組主任陳鍾靈說,環保節能房屋,已成為時下購屋者投資時考量的首要條件之一。綠色建築及50萬令吉以下的可負擔房屋,前景備受看好,可以預測將是未來的房產趨勢。

購屋者可通過管控住家空間、散熱系統、再循環使用、自然採光等方式,達到節能的效果。如今,房產的設計、格局與發展趨勢,正跟隨時代的腳步不斷演進。

近年來,大馬在房屋特別是高檔公寓的設計、格局與配套也開始革新,並出現新的趨勢。在亞洲國家與地區當中,例如中國、臺灣、香港、馬來西亞一些房產的設計與格局,甚至比這些國家來得更具創意和新穎。

可是,如果我們與先進國相比,大馬朝綠色建築發展的步伐顯得緩慢,即使是目前標榜綠色發展的房屋,其實所增添的綠色元素也十分有限。

政府承諾2030年減碳45%

隨著城市變得更繁榮,但也變得更擁擠,氣候變化、土地稀缺,人們對產業負擔能力的問題也更加嚴重,加大了永續性與負擔性的問題。

政府在第12大馬計劃(2021-2025年)做出承諾,希望在2030年之前,溫室氣體排放可以減至大馬國內生產總值的45%,以及希望到了2050年,大馬可以達到碳中和經濟體的目標。

在放眼2050年目標之前,先說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這是因為氣候變遷、經濟成長、社會平權、貧富差距等難題如重兵壓境。聯合國在2015年宣佈:“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SDGs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發展。

當時,有193個國家同意在2030年前,努力達成 SDGs 17項目標。在這17項目標,其中第6及第7項分別是:淨水及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清淨的水資源,衛生及其永續管理;第7項闡明享有可負擔的清淨能源,確保所有人都能取得負擔得起可靠、永續及現代的能源。

至於第9項: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旨在建立具有韌性的基礎建設,促進包容且永續的工業,並加速創新。在第11項:永續城鄉,主要是建構具包容性、安全性、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

國人缺乏意識 需時教育

這幾項與永續產業關聯性比較大,特別是第11項:建設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儘管要落實這目標不是說說就可以實現,惟即使艱難也要設法克服,才能縮減達到目標面對的難題。

綠色建築雖已成為熱門名詞,但大眾一般上對於綠色房屋,以及環保概念不是很瞭解。其實,即使不是購買標榜綠化環保的房屋,擁屋者或社區住戶也能身體力行,加入維護環境的行列。

坦白說,國人對於綠化與環保仍有很多東西需要學習,政府也應通過不同的渠道,教育社區住戶與購屋者,如何打造良好的生活與工作環境。

過去由於疏忽和管理不夠完善,環境汙染和景觀破壞,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一部分,可能導致嚴重的環境破壞,如此一來,需要更多的金錢和資源加以修補。

慎選地點 防閃淹土崩

氣候危機影響層面廣泛,在城市密集地區的市民,尤其深受影響,閃電水災給城市的市民造成很大的困擾。除了水災,東西馬一些地區出現潛在土崩及林火風險。

對產業發展商來說,他們面臨潛在的風險包括:必須謹慎進行產業發展規劃,對於準備興建房產計劃的地點,進行深入研究,避免閃電水災的發生,給產業買家造成巨大損失。

許多時候,靠近海邊的度假屋或別墅,可能會因為海平線上升,導致產業在未來被淹沒,面對負面衝擊的是產業投資者。

坦白說,這些地點的房產,如果不是因為環境因素,會是理想的家居或度假單位,無奈地球暖化情況日益嚴峻,原本被視為理想的地區,也會變成洪災氾濫區。

此外,為進行產業發展,相關者大事砍伐樹木,對環境造成程度不一的破壞,特別是土地變得鬆軟,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90%制定公司戰略考量ESG

這些年來,我國產業領域支持推動環境社會與治理(ESG),加大這個理念的重要性,並將之視為公司整體戰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國際產業顧問公司大馬萊坊(Knight Frank)在題為“ESG時代:永續發展的房地產未來”展開調查顯示,有超過90%受訪者認為,ESG因素在制定公司業務戰略時,確實發揮作用或佔了部分考量因素。

該調查發現,超過半數受訪者正在切實努力推動ESG整合,有者建立了ESG計劃,或是淨零碳排放目標。

其中,40%企業計劃到了2030年實現目標,另20%企業則著眼於長期計劃,也就是2030至2050年。

有趣的是,調查發現,大約80%的受訪者稱ESG因素,對他們選擇工作空間的決策有影響,當中有者願意為了符合ESG的建築支付溢價,當然,也凸顯了馬來西亞房地產企業對ESG議程的大力支持。

大多數受訪者表示,深刻認識到ESG理念的重要性,大約半數受訪者認為,這是整體業務戰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疫情催化ESG投資熱

經歷了冠病疫情後,全球資本市場投資者重新審視傳統增長模式,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全球ESG投資迎來了新一輪發展高潮,特別是先進市場的歐洲和美國。

“儘管財務因素繼續受到關注,但ESG理念實踐在長期規劃中日益發揮著關鍵作用。企業認識到潛在的經濟效益,但也明白這可能需要時間才能實現。”

雖然ESG在全球成為熱點,但ESG投資仍然有許多痛點。“企業ESG信息缺乏、披露標準不統一,以及數據缺乏可比性”,而且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從評級機構看,自1983年第一家ESG評級機構Vigeo Eiris成立至今,全球已有上百家ESG相關評級機構。

在海外發展比較成熟的有:摩根士丹利的ESG評級框架由3大範疇(Pillars)、10項主題(Themes)、35個ESG關鍵議題(ESG Key Issues)和上百項指標組成,重點關注公司核心業務與可能帶來重大風險與機遇的行業問題。

Sustainalytics的ESG評級體系主要從風險角度出發,根據企業表現進行風險評估,按照風險得分劃分風險等級。分數越低則風險水平越低,反之則風險越高。富時羅素ESG指數系列由研究領域中每個公司的四個層級數據組成,包括企業ESG整體評分、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三大核心內容。

由於沒有統一的強制性標準,對於企業和投資機構來說,開展ESG實踐和ESG投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無所適從。

企業注重ESG走更遠

所謂ESG,即是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和Governance(治理)的縮寫。其中,環境因素主要指企業經營中對於氣候變化、自然資源、能源使用、汙染防治、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關注。

至於社會因素主要關注員工、用戶(消費者)、產品責任、社區、行業協會及供應鏈管理等方面;治理因素則是關注股東結構、董事會的構成、高管薪酬、公司行為正當性以及企業政策等方面。

從上述ESG關注的因素看,通常認為ESG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及治理績效,而非財務績效的企業評價標準,同時也是一種關於企業如何健康發展的價值觀。越來越多人認為,企業ESG表現良好,才能穩健、持續地創造價值,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共贏,從而實現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