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理大强强联手 共寻古时贸易连接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进行沿海手工业如冶铁、陶瓷的考古工作时,发现与东南亚存在早期贸易往来联系,在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搭建桥梁下,专家一行人来马,与理科大学进行人文交流。
此次访马一来盼可寻得古时两地贸易连接点,二来也促成作为两国考古翘楚的这两所高校强强联合,在学生学者互派、联合科研等方面进行合作,在当今世界国家边界泾渭分明、寸土不让之时,体现了考古无国界、世界是个圆!
ADVERTISEMENT
北大调研团队
参访布秧谷玲珑谷遗址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于1月13日抵马,翌日展开为期5天的参访及考察,地点包括乔治市世遗区、布秧谷考古遗址、玲珑谷考古遗址等,同时和理大、吉打华团、华商及华教领袖等交流。
访马的调研团队人员是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叶静漪教授、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副院长崔剑锋教授、研究员刘未与丁雨、院长助理兼办公室主任施文博;由理大国际考古研究院院长谢明训教授率领参访并交流,北京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会长赖贞瑝及团队协助协调。

【1月15日:布秧谷】
理大教授:是东南亚商城
布秧谷历史比吴哥窟更悠久
理科大学考古研究团队于2008年开始在布秧谷进行研究,考古工作集中3重点,即当代的多元文化历史、经济多元化,以及对外关系的多元化。

“布秧谷文物足以彰显中世纪已形成的多元文化社会,但其最大的影响力还是集中在当代的经济及外交关系。”在白沙瓦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后、于2016年接手当地考古工作的古吉打王朝(Kedah Tua)作者兼理科大学考古研究团队队长纳沙教授披露。

他说,在布秧谷遗迹中,真正重大发现是在2023年,他们正尝试通过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大众介绍当地文物。

布秧谷比吴哥窟和婆罗浮屠的历史更悠久,也是整个东南亚商城的开始。沈睿文在参访布秧谷后表示,布秧谷是个值得考古工作者前来进行考古勘探工作的地方,不仅是对过往的历史,对未来亦相当重要。

“古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与现代人无异,只是那个年代还没有边界概念,人们迁移也只是为了生活,或者促进贸易扩张。”

前吉打州行政议员陈国耀接待调研团队时也披露,吉打州的文化发展是从布秧谷开始;希盟在2018年执政时,曾通过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宣布拨出1000万令吉,作为发展布秧谷的基本经费,但后来换了政府,目前由地方市政府发展。
【1月16日:】
一靠湖泊 一靠山洞
玲珑谷遗产分2考古区
调研团队接着参访了霹雳州的玲珑谷。
有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玲珑谷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深藏若虚。其麾下数来就有1万年历史的“霹雳人”、7万4000年前火山灰形成的凝灰岩、20万年前的石器作坊等,路边一个山石岩壁,很可能就是文化遗迹。
玲珑谷世界文化遗产分成两个考古区:第一区是靠南的哥打淡板和武吉布农(Bukit Bunuh),多是开放式考古区,古时位于湖泊边;第二区靠北则多是山洞,包括加影洞、武吉爪哇、蝙蝠湾洞(Gua Teluk Kelawar)、昆仑龙都洞(Gua Gunung Runtuh)等。
霹雳人骸骨真身保存于隆
大名鼎鼎的霹雳人(Perak Man),就是在昆仑龙都洞里发现,目前于玲珑谷考古博物馆里展示的霹雳人骸骨乃复制品,真身保存于吉隆坡。霹雳人天生患有罕见疾病(Brachymesophalangia Type 2A),因此是长短脚,导致其脊椎有些弯曲,岁数约40至45岁,在1万年前来说是非常长寿。

谢明训:霹雳人推测是巫师
谢明训披露,霹雳人单独被埋在位处高处的洞里,相信获得他人照顾,身边有7种动物包括老虎、两种猴子、猪、鹿等陪葬。“综合这些特点,相信霹雳人是重要的领头人物,我们推测他可能是巫师。该洞雨水不会溅入、阳光不会照射,泥土干燥,是他骸骨保存良好的原因。”

博物馆旁就是哥打淡板开放式考古区,约7万4000年前旧石器时代为一个湖边的石器作坊。理大讲师诺凯露妮莎披露,在潮湿和炎热的天气下,大部分被发现的石器里都没有骨头等之类的有机物,而这些石器多是由石英及石英岩制成。
马来西亚虽没有火山,但玲珑谷武吉沙比(Bukit Sapi)可看到7万4000年历史的火山灰沉积而成的凝灰岩。当时印尼苏门答腊多峇火山大爆发,火山灰飘来分布在玲珑各处,甚至远至印度、非洲、南极都有,其威力可见一斑,火山爆发导致氧气和阳光缺乏,也导致史前人类近乎灭绝。
调研团队也参访了武吉爪哇,可看到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用以制作石器的古霹雳河遗迹,以及发现约1万年前古人类女性骸骨及5000年前陶器的加影洞等。
沈睿文:冶铁等手工业
与东南亚有联系
2019年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福建安溪发掘宋元时期冶铁遗址,自此投入中国沿海手工业考古工作,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以研究冶铁和陶瓷为主,痕迹难寻的茶叶和丝绸为次,这些手工业都与东南亚早期的贸易存在往来联系,这就是此番来马的缘起。

沈睿文表示:“古代地域之间的交流和联动比咱们想象的复杂,不会因受交通工具限制就零交流。因此,随着工作的发展,我们就到东南亚来尝试寻求合作,看能不能在找到这些贸易的连接点,再往前拓展。”
他说,此次前来欣获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国际考古研究院传达合作意愿,是一个好的开始,日后两所院校在学生学者互访互派、国际会议、联合科研等方面相信都会有所涉及,希望通过两个单位的合作,以考古建立起对区域总体的早期认识。

“我们学院近几年有招收马来西亚学生,都很优秀。”
谢明训也指出,未来盼能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强强联合,推进新时代考古学科的建设,为马中考古学贡献力量。
“考古无国界之分,追古溯今,古时‘国家’仍未建起,各地域之间都存在相关性与连结,因此必须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希望大马年轻的考古学者多与外国学者合作。”
他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历史悠久,体系设备完整,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理大考古研究院也是全马公认最顶尖的院校,若能够为两个顶级院校创造合作机会,两国将受益,希望有序推进双方合作,深化资源共享并建立交流互访机制。
他不排除未来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签署跨国合作协议(MoA),合作模式或方案需进一步探讨,理大团队也希望能在今年内拜访该院。
“毕竟马中友好交往已有上千年历史,考古发现也证实,这里的古物色彩具有浓厚的华族文化特色和影响力,这也是我们后人该追溯的文化渊源。本院校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博士在读留学生,并与昆明、印尼和泰国等地签署合作备忘录。”
赖贞瑝:盼与北大合作
实现资源优化
赖贞瑝说,中国的考古装备和技术、人才及其学术地位已领先世界,北大则是中国领军的学术机构,也是三星堆遗址8号坑的负责团队,希望未来能够通过跨国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推动国家文化事业高质量的发展。

北大在三星堆8号坑内成功提取1公尺多长青铜神兽,为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大神兽。
他说,马来西亚拥有丰富的考古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如布央谷遗址。通过马中院校的合作,可以进一步优化考古发掘工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中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如果能够促成双方合作,便可以更大力度的吸引或向世界推广这些地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