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6日讯)一支笔,有可能在现在缓和中日之间的冷淡关系吗?或许有人会问,一支笔怎么可能在两个国家关系紧张之际发挥调和作用?
这是20年前马新社经济新闻服务部编辑米凯尔一篇文章的引言。
ADVERTISEMENT
在已故前首相敦阿都拉领导我国时,米凯尔曾带领团队负责报道第一届东亚峰会(EAS)。他与时任马新社首席执行员拿督翁书雄及高级编辑戈文德一同见证了那一刻。
根据他于2005年12月14日撰写的文章,那次在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签署现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与中国总理温家宝“证明了即使两国陷于紧张关系,仍存在一丝温情。”
促成温家宝借笔给小泉纯一郎
事件发生源自于温家宝将他的笔借给了小泉纯一郎,用以签署文件。时任东盟主席的阿都拉首先签署该文件。接着是温家宝,所有目光聚焦在他用中文签下名字的那一刻。
然而,许多人没有注意到小泉纯一郎其实想借温家宝的笔,米凯尔则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个细节。当时温家宝正转向右侧的阿都拉讲话,阿都拉随即告诉温家宝关于小泉纯一郎有借笔的意愿,于是温家宝便将笔递给了小泉纯一郎。
在所有领导人完成签署后,坐在一起的温家宝和小泉纯一郎一同起身及握手,并与其他领导人一起拍摄合照。
在这场峰会举行的前一周,由于不满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和韩国取消了原定与日本举行的年度首脑峰会。
小泉纯一郎当时表示,他的参拜并非为了美化战争,而是为了提醒人们战争的残酷。
近20年后的今天,历史与地缘政治作家艾曼(Ayman Rashdan Wong)在社交媒体上重提这段往事。他回忆起自己17岁时初识国际新闻,最能与之产生共鸣的首相,正是阿都拉。
“在这个过渡时期,大马很幸运有阿都拉这样一位领导人。他沉稳、谦和,以温和却智慧的外交方式应对世界局势。”
伯拉促成首届东亚峰会召开
他认为,阿都拉在任期内,促成首届东亚峰会的召开,首次让东盟与中、日、韩这3个长期关系紧张的东亚大国坐在同一张桌前对话。
他说,那个“笔的瞬间”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关键时刻,彰显了阿都拉的外交智慧。
“我不确定这是不是刻意安排,还是纯属巧合,但小泉纯一郎和温家宝被安排坐在一起,尽管两人当时几乎无法‘面对面’。而‘碰巧’(这点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巧合),小泉纯一郎的笔没墨水,这一切就在东亚峰会领导人准备签署《吉隆坡宣言》文件时发生。”
艾曼写道,仅仅是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大马便成功缓和了两大东亚强权之间的紧张局势。
他认为,这就是大马外交艺术,细腻却充满意义。无需浮夸的口号与隆重的形象,只需做一个“诚实的中间人”,为彼此对立的力量架起沟通之桥。
“而阿都拉正是这项艺术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