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读者观点

发布: 7:00am 23/04/2025

卫生部

急救

自动体外除颤器

撒玛利亚人法

卫生部

急救

自动体外除颤器

撒玛利亚人法

刘凯迪.“好人法”可塑造温情社会

我们衷心期盼“”能够顺利完成立法流程,尽快通过并实施,让每一位心存善念、愿意援手的“好人”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为他人、为社会、为生命尽一份力。

有时我们虽然出于好意救人,但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遭到指责或起诉。而这种风气一旦蔓延开去,对社会及人心将会是沉重的打击,更将间使到社会更趋向冰冷化。

ADVERTISEMENT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要“为善者撑伞,为生命护航”。而日前长祖基菲里宣布,卫生部已开始探讨推动“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Act),俗称“好人法”,便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马来西亚社会还是充满着温情的。

这项法案旨在为在紧急情况下自愿施予医疗的公众提供法律保护,确保他们在施救过程中若非故意造成伤害,不会因此被追究法律责任。卫生部此举无疑为社会注入一股温暖与正能量,也为急救制度的发展与民众的参与,提供了积极和巨大的助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类似的事件,那就是当有人在公共场所突然昏倒,周围群众却不敢贸然上前施救,大家担心一旦处理不当,反而惹上麻烦。尤其在民众对“责任”的意识不断增强,顾及到善意行为可能带来法律后果时,这种“意识”便可能转化为顾虑甚至冷漠,最终错失抢救生命的关键时刻。

祖基菲里坦言,我国目前的确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给予施救者应有的法律保护,导致产生“做好人也可能惹麻烦”的心理,并成为阻碍了公共医疗援助体系完善的重要隐患。也因此,推动“撒玛利亚人法”立法便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对施救者产生鼓励作用。

“撒玛利亚人法”并不是我国首创,它源自西方国家的立法理念,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早已制定相关法律,保障在紧急情况下自愿施予帮助者不因好意造成的非故意伤害而被追责。这类立法的本质,在于建立一个友善而互助的社会风气,鼓励每一个人敢于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刻伸出援手。

我国目前正努力推动公共场所AED()的普及与使用。然而,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的主动介入与操作。因此,若没有相关法律保障民众的救助行为,那即使设备普及,也难以真正落实救援效果。因此,“撒玛利亚人法”的立法,不仅为救人者解除后顾之忧,也为急救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法律基础。

卫生部已启动法案探讨,并预计将在今年内完善草案,有望于明年提呈内阁及总检察署审核。当然,立法只是第一步,真正要让这项法案发挥实质作用,还需配合广泛的公共教育、施救培训与法律普及。唯有让公众了解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才能在紧急时刻做出正确判断,勇敢施救而无后顾之忧。

我们衷心期盼“撒玛利亚人法”能够顺利完成立法流程,尽快通过并实施,让每一位心存善念、愿意援手的“好人”都能在法律的保护下,为他人、为社会、为生命尽一份力。因为在紧急时刻,一个人的勇敢,可能就是另一个人重生的希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