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纳兹米:5年接4919宗投报 联邦与州须携手解决人象冲突




(吉隆坡13日讯)天然资源及环境永续部长聂纳兹米指出,在2020年至2024年间,大马半岛野生动物保护及国家公园局(PERHILITAN)共接获4919宗人象冲突的投诉,财产损失总额高达3940万令吉。
他今日发文告说,过去5年已有8头大象死于公路交通事故,其中3宗发生在今年。
ADVERTISEMENT
他对于霹雳州宜力与吉兰丹州日里交界路段发生小象遭撞死亡事故深表遗憾,并感叹这是一场悲剧,也突显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关系的复杂与挑战。
他表示,根据联邦宪法第74(2)条文,野象栖息地属于州政府的管辖范围。若要从根本上解决人象冲突,必须依赖联邦与州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
他表示,位于霹雳与吉兰丹主要森林区是野象的重要栖息地之一,根据2016年一项研究显示,大象活动范围因农业、种植业开发、道路和人类聚居区建设而减少多达68%。
聂纳兹米说,实际上,野生动物保护局已采取多项缓解措施,以应对人象冲突,包括定期巡逻与监测,建设永久性象用电围栏系统(SPEG)、设置19个大象穿越警示标志、在16个高风险地点安装路灯、通过社交媒体、短片及海报加强公众对大象出没风险的认知。
他表示,为加强人象冲突管理工作,有关当局也会采取进一步行动,包括通过建设生态廊道连结野生动物栖息地、在靠近象群栖息地的种植园、私人土地及森林地区设立象群通道;鼓励油棕种植公司在园区内部建立迷你生态通道网络。
“此外,当局也会在生态廊道中种植象群天然食物,减少其依赖商业作物;设立至少1万公顷的大象保护区或庇护所;在大象主要穿越地段加设照明设备。”
他表示,联邦政府自2019年起推行生态财政转移机制(EFT),提供州政府财政奖励,鼓励州政府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恢复。
“迄今,EFT计划已累计发放高达8亿令吉,包括今年的2亿5000万令吉。州政府可善用这笔拨款,以应对包括大象在内的人兽冲突,提升象群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
他说,目前已有9万公顷土地被正式宪报为保护区,其中包括新增超过1万4000公顷的永久森林保留地。
他认为,政府必须继续通过更全面的政策和执行方案引领行动,但要真正取得成效,还需要私人园主、项目承包商、在地社区以及道路使用者的共同承诺与参与。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