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玉米壳合成抗病毒药 小镇少年斩获10万美元大奖




(哥伦布5日综合电)19岁的亚当·科瓦尔奇克(Adam Kovalčík)飞往美国俄亥俄州参加国际科学大赛时,没想到自己会带着10万美元(约42.5万令吉)大奖凯旋。
这位来自斯洛伐克小村庄杜洛夫采的青年,用玉米壳发明了一种更高效、更经济的抗病毒药物合成方法,赢得了本届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最高奖——乔治·D·扬科普洛斯创新奖。
他的研究聚焦于一种名为加利德西韦(Galidesivir)的实验性抗RNA病毒药物。虽然尚未通过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早期研究发现,加利德西韦可用于对抗RNA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包括爱滋病、埃博拉出血病、2019冠状病毒病、寨卡病毒等。
化学家兼退休专利审查员罗迪向《商业内幕》表示:“这项发明可能会在抑制RNA病毒上带来突破性进展。“
令人欣喜的是,科瓦尔奇克研制出的新合成方法不仅可为未来的研究降低成本,还可节省时间。每克药物的整体生产成本从75美元锐减至12.5美元,流程也从原来的15步缩减为10步,而且产量还翻倍了。他用的原料,是被丢弃的玉米壳。
绕过繁琐步骤 工艺流程缩短一半
科瓦尔奇克的关键突破,在于使用廉价的玉米壳提取糠醛(Furfuryl alchohol)为起点。就像给分子搭积木一样,他在实验室里一步步将反应物加入糠醛的烧瓶里,最终仅在七步反应就合成出关键的氮杂糖(aza-saccharide),再经过三步反应完成加利德西韦的合成。
传统的制作流程耗时9天,而科瓦尔奇克的只需5天。罗迪赞叹道:“他走了完全不同的路径,绕过了繁琐步骤,将整个工艺流程缩短了一半。”
科瓦尔奇克还用同一方法设计出一种与酶结合得更稳定的全新分子,从而研制出一种新款的候选药物。初步计算显示,其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药效可能是加利德西韦的5倍。
“我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亚当获奖后非常激动,“没想到,一个来自欧洲小国小村庄的学生,竟然也能在这场盛大的国际大赛中夺冠,太惊喜了。”
虽然ISEF学生研究作品尚未经过学术论文所要求的严格同行评审,但评审委员会主席罗迪表示,科瓦尔奇克的化学合成设计“非常优雅”,向评审进行的解说也“无懈可击”。
梦想用玉米制天然香水
目前,科瓦尔奇克已经为自己的药物合成工艺申请了初级专利。他计划继续与斯洛伐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展开更多合作,致力于优化其他药物合成工艺。
然而,眼下最大的挑战是产能问题。他还在设法将生产规模扩大到200升以上,否则药物就无法上市。
这位少年科学家还有一个梦想:善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用这笔奖金创办一家环保公司,用玉米制造天然香水。
“从我第一次踏足实验室,就知道自己这一生要从事和化学相关的事业。”科瓦尔奇克说道,“现在获得了认可,我感到无比振奋。”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