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 以袭击或反促伊朗拥核




(特拉维夫14日综合电)以色列周五(13日)突袭伊朗境内多处核与军事设施,并击毙多名军政高层,引发区域震撼。尽管以军认为行动“精准打击”,可是多名专家警告,这样的军事升温反可能逼使德黑兰决意发展核武,“外交空间已被炸光!”
以色列这次打击纳坦兹、福尔多与伊斯法罕等地核设施,被视为对伊朗核计划的强力压制。然而国际危机组织(ICG)伊朗问题专家阿里瓦斯提醒,这样的破坏行为可能带来反效果,“一旦设施受损,伊朗更可能加快重建,甚至以更坚定的决心发展核威慑力。”
ADVERTISEMENT
《半岛电视台》报道,伊朗内部长年存在“改革派主张谈判、强硬派坚拒妥协”的角力。中东研究所(MEI)分析师阿克巴里指出,这波空袭行动几乎坐实强硬派长年以来的论点:“他们一直说,伊朗跟西方谈判只是在浪费时间,不能从软弱与让步中谈成任何协议。”
原本曾有迹象显示,美国与伊朗可能考虑重启2015年达成、后于2018年被特朗普单方面退出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借此交换制裁解除与核监管机制,如今这条路已几乎被以色列彻底炸断。
除了国内压力升温,伊朗在中东的“抵抗轴心”也在失血。以往依赖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政权作为外部缓冲,去年真主党在与以色列的战事中遭重创;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于去年12月下台,更让伊朗失去对真主党的补给通道。
伊朗已陷战略真空
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RUSI)专家迈克史蒂芬斯形容,伊朗已陷入战略真空,“哈梅内伊要嘛下令谈判代表妥协,要嘛咬牙撑下去,冒着更多核设施被摧毁、高层官员遭暗杀的风险。”
英国广播公司(BBC)指出,伊朗的鹰派人士向来认为,拥核是对于外来敌国潜在打击的最佳威慑,“他们一定仔细观察了利比亚和朝鲜所走的不同道路”,前利比亚军事领导人卡达菲于2003年放弃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8年后,他在西方空军支援下被“阿拉伯之春”的抗议运动推翻,葬身壕沟。反观朝鲜,选择无视制裁坚定发展核武,如今显然没有人敢轻言攻击朝鲜。
中东恐步入核军备竞赛
中东政策研究所(MEPI)专家莫塔萨维直言,“利比亚的教训让伊朗意识到,弃核不代表就能换来安全……如今伊朗极可能选择退出核协议,并加快扩大核能力,作为对以色列攻击的反制。”
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几个月内要是无新的外交突破,中东恐将步入更危险的核军备竞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