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部长开讲

发布: 8:00am 21/06/2025

东姑赛夫鲁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

世界竞争力

昌明政府

马来西亚生产力机构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

东姑赛夫鲁.突飞猛进,信心领航

投资、贸易及工业部长

我们必须保持这一发展轨迹。政府已设定目标,力争到2033年,马来西亚跻身全球12大最具竞争力经济体之列。这个目标雄心勃勃,但现在显然是可以实现的。必须强调的是,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吸引高影响力投资的机会将会增加,从而创造更多、更高薪资的就业机会。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在(IMD)年报(WCR)中跃升11位——从2024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5年的第23位——这不仅仅是统计上的胜利。它有力地证明了经济改革的有效实施,包括财政、工业和社会改革等。

在此背景下,世界竞争力年报通过四个主要类别评估各经济体营造支持企业竞争力、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环境的能力: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马来西亚在四个领域中的三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尤其是在经济表现方面跃升至69个经济体中的第4位,这是一项不小的成就。

(MITI)尤其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在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下实施的工业改革促进了国内经济(+20)、国际贸易(+11)、国际投资(+2)、就业(+8)、制度框架(+11)、商业立法(+4)、生产力和效率(+19)以及劳动力市场(+11)等子项排名的跃升。

虽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排名的大幅提升有力地证明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已步入正轨,我们正在全球舞台上稳步恢复竞争优势。

改革引擎:投贸部的协调作用

竞争力的提升并非偶然。它是有意识的、协调的,有时甚至是政治上颇具挑战性的改革结果。它反映了在首相安华的昌明经济框架下的负责任的治理方式,以及包括投贸部在内的相关经济部门和机构的出色执行。投贸部属下机构——(MPC)领导了各部门和机构在改善世界竞争力年报子项方面的协调工作。

这一飞跃的核心是在官僚体制改革和投资便利化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贸部领导国家竞争力委员会(JKDSN)与财政部共同推动了政府各部门,以简化投资审批,减少监管负担,简化投资者流程,并使经济政策框架现代化。

此外,成立了由政府首席秘书(KSN)领导的机构改革特别任务组(STAR)——作为更广泛的公共服务改革议程(2024年至2030年)的一部分,涉及联邦和州级的1000多项改革举措——此举有助于消除先前阻碍投资者的瓶颈。

国际贸易子项排名的提升——上升11位至全球第6——也清楚地证明了在投贸部在政策制定方面取得的针对性成果。这包括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加强了投资战略,(MATRADE)改进了贸易促进工作。我们在推进区域协协议和加快参与数字经济框架方面所做的努力也为排名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同时,在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调整和经济分化日益加剧的全球背景下,马来西亚在政策连续性方面的稳健表现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赞赏。

这种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对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及其配套政策,如国家半导体战略和绿色投资战略的有力支持——所有这些政策都将半导体、绿色技术和数字经济等高价值产业作为未来增长的支柱。这些政策的实施已经在产业政策与人才培养、创新激励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当然,排名本身并不是政策目标,但确实很重要。它们是全球市场、外国投资者和多边机构信心的基准。排名跃升11位,使马来西亚作为商业目的地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在亚洲寻求有韧性和进步的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而言。这也反映出我们的机构——在政治意愿、委托和正确领导的赋权下——完全有能力为国家执行连贯的改革议程。

未来之路:保持势头

这一里程碑值得庆祝,但不能沾沾自喜。真正的工作现在才刚刚开始。虽然经济表现和贸易效率有所改善,但马来西亚在一些领域仍然落后,特别是在创新能力、劳动生产率、数字化转型、管理实践和职场态度方面。可能需要通过人力资本升级和文化转变来补充结构性改革。全球数字化和绿色转型要求马来西亚不仅要采用新技术,还要培养新一代技术熟练、为未来做好准备的员工。

在这方面,投贸部也将发挥关键作用。该部将继续与教育和人力资源机构密切合作,确保工业战略与强大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相匹配。诸如马来西亚生产力机构(MPC)的工业学院项目、国库控股旗下的“K-Youth”项目以及人力资源发展机构(HRD Corp)的技能提升项目等举措必须扩大规模,并更好地融入国家竞争力议程。

为了保持并进一步提升马来西亚的地位,值得从国际最佳实践中汲取灵感。例如,丹麦强调劳动力的适应性和终身学习,确保其经济保持韧性,并能快速响应技术变革。同时,韩国积极投资研发和创新生态系统,使其成为先进制造和半导体领域的全球领导者。马来西亚应考虑在下一阶段的竞争力改革中融入这些元素——如灵活的监管沙盒、基于绩效的创新补助金以及全国范围的工作综合学习和终身学习议程。

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必须从主要依靠投入驱动的模式,转变为以生产力和创新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这意味着要大幅增加研发投资,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培育充满活力的初创企业生态系统。

马来西亚还应该效仿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国家,如瑞士、韩国和瑞典,它们在专利、知识产权和尖端创新领域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们可以尝试在先进电子、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生物技术等战略领域实现这一目标。激励私人界创新、改革采购以支持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加强对科技创业者的资助机制,将是向前迈进的关键步骤。创新必须成为我们长期经济韧性和繁荣的“引擎”。

我们必须保持这一发展轨迹。政府已设定目标,力争到2033年,马来西亚跻身全球12大最具竞争力经济体之列。这个目标雄心勃勃,但现在显然是可以实现的。必须强调的是,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吸引高影响力投资的机会将会增加,从而创造更多、更高薪资的就业机会。

最新的排名表明,马来西亚不仅在迎头赶上,而且明确定位要保持领先地位,尤其是在当今复杂的地缘经济形势下。我们向世界发出的信息是明确而一致的:马来西亚对经济改革是认真的,对商业是开放的,并已准备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归根结底,马来西亚竞争力的提升是政治意愿和坚定领导的成果。这表明,当一个政府敢于改革,并专注于为马来西亚未来的繁荣做出艰难但必要的决定时,就能够取得相应的成就。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