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手机

6天前
7天前
7天前
1星期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电脑和各种电子设备几乎成为我们生活的延伸。每天醒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手机屏幕,浏览新闻、查看社交媒体和工作邮件。科技的进步无疑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焦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决定尝试一次“数字断舍离”。当时我正感到心神疲惫,似乎总是被无尽的消息和琐事困扰,无法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情。于是,我选择了一个周末,关闭手机,远离电脑,尝试回归最简单的生活。 第一个没有手机的早晨,我听到了鸟鸣,这是我很久没注意到的自然之音。走出家门,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和微风的轻拂。平时,这些微小的美好总是被忽略,因为我的眼睛总是盯着屏幕,心思也被各种信息牵动着。 那天,我来到了住家附近的公园。这是一个我曾无数次经过却从未真正停留的地方。公园里的空气清新,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坐在一张长椅上,我闭上眼睛,聆听着自然的声音,感受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宁静和放松,让我仿佛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衡。 没有了电子设备的干扰,我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回到家中,我翻开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书籍,细细品味文字的魅力。阅读时,我的思维不再像往常那样跳跃不定,而是沉浸在作者构建的世界里,仿佛在和一个老朋友对话。 每周一次“数字断舍离” 这次“数字断舍离”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内心需要一片静谧的净土。现代科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流,但它们也在无形中剥夺了我们与自我对话、与自然对话的时间。长期被信息包围,心灵难免会感到疲惫,甚至失去对生活本质的感知。 当然,我并不是在否定科技的价值。手机和电脑已经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和可能。但我们也需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给自己一段远离数字世界的时间,让心灵得到休息和充电。 数字时代的心灵净土,不仅仅是一个避风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需要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部分,学会平衡科技和生活的关系。适时地放下手机,走进自然,或者沉浸在一本好书中,都是回归内心宁静的有效途径。 试着在每个周末抽出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数字断舍离”,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专注力和创造力,也能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 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那些细小的瞬间,而这些瞬间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体会。不要让信息的洪流淹没了生活,试着给自己一段静谧的时光,让心灵在宁静中重新焕发光彩。这不仅是现代人应对信息时代的智慧,更是每个人在追求幸福路上的必修课。
1星期前
1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2星期前
手机铃声响起,看了一眼来电显示,长叹一口气……待铃声终止,打开通讯软件输入:“不方便接电话,有什么事吗?”然后发送。这是你接获来电的惯性反应吗? 电话面世初期,并没有来电显示,人们会好奇——是谁来电?随着科技越发达,人人皆有智能手机,而通讯方式增多,不再仅限于通电话。如今,大家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如WhatsApp、脸书、Instagram等彼此联系,“煲电话粥”似乎逐渐被淘汰了。随之而来,是越来越多人有“电话恐惧症”——对通电话产生恐惧。 BankMyCell网站调查指出,年轻一代从小在“荧幕前”长大,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与他人轻松建立关系。他们可能担心通电话时说错话,给人留下负面印象,于是宁可“躲”在email、简讯后,以文字方式沟通。 调查显示,其中63%的千禧一代以“我没发现手机响或震动”为不接电话的借口,12%则使用“线路不好”。该网站也指出,与其替拒接电话的年轻一代贴上“没礼貌”的标签,不如学习适应现时代的沟通方式。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Z世代青少年,属于数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s)。他们从小与各式各样数位产品成长,与电脑、网络共存,接触多元的沟通方式,他们所“分享”的,不再只是家常、学业,而是短视频、梗图等,透过网络上流行的元素表达自己。现今,许多青少年甚至逐渐抗拒“原始”的电话沟通方式。 大部分受访的青少年认为,最有礼貌的致电方式,是先发讯息告知通话目的,如果讯息沟通就能解决问题,那通电话——还是免了吧! “电话恐惧症”渗透在青少年生活中,可他们恐惧的,究竟是什么?只是“电话”的沟通方式吗?抛开电话,是否就能毫无恐惧地与人沟通? 【动力青年‧你说】 Max(18岁/男) 面对面交流最好 我的朋友多数喜欢使用微信、Instagram聊天,但我更倾向于电话沟通。如此一来,我能清楚传达资讯,不像打字或语音,无法有效表达情绪,双方都有可能“会错意”。 若没有紧急事情,我才会选择讯息沟通。我是个没耐心,且会“秒回”讯息的人——收到讯息后,立即点开回复。但有些朋友会“拖延”回复,短则数十分钟,长则几小时,常常让我等得不耐烦。 对我来说,透过社交媒体传简讯更多是为娱乐性质,比如与朋友互传memes(梗图)、短视频等。如果可以,我会面对面与人交流;退而求其次,就打电话沟通;讯息打字,是最后的选择。 Sampson(18岁/男) 有急事才打电话 我更喜欢透过讯息联系,这让我有更多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心情回信。为了更好地表达情绪,我有时会使用表情符号。但是,若打电话就必须即时回应,我会措手不及。 我并非“机不离手”,做事情时,我会打开“勿扰模式”,这样就不会收到来电或讯息通知,这使我更专心。随后查看电话,若有讯息,我会一一回复;当然,有时也会“置放”一处,想着待会回复,之后却忘了,常被朋友调侃是个不喜欢回信的人。 有时候必须打电话给陌生人,比如致电银行处理事务,我会紧张。对我来说,若可以通讯息解决的事情,那最好还是讯息处理,有急事才通话。 Yoo(18岁/女) 打电话要看对象 我认为打电话需要看对象,若是相熟的朋友打来闲聊,那绝对没问题。但有时候接获“麻烦人物”来电,比如父母要我处理事情,或是补习老师打来,我会故意不接;相熟的人来电,我会有些焦虑,待对方盖了电话,才讯息询问什么事情,再决定是否有必要通话。 我更倾向以文字沟通,先将讯息整理好再发出。若是重要事情,我会很快回复,赶紧将事务处理好;若是与朋友聊“废话”则不着急,最终甚至可能忘了这事。除非是急事,否则我对“已读不回”不会很介意。 讯息沟通当然也有坏处,有时候可能让人感到敷衍,或无法清楚表达情绪,因此我会使用各种表情包,沟通也不会冷冰冰。 【动力青年‧我听见】 父母需陪伴孩子 这时代,“电话恐惧症”不限于青少年,许多人接获未事先说明的来电时,都会质疑为何贸然打来。唯我在接触少年人时,发现他们确实更敢于“拒绝”接电话——有的直接挂断,再以讯息询问;有的过了许久才回信;有的甚至完全不理会。 有的青少年也会“选择性回复”,比如在社交网站回应留言,但不回手机讯息、不接电话。其实,他们的“触觉”很敏锐,察觉到我找他们的目的,若是需要他们“做事”,便会迟回复。这也可以理解,就像成人不喜欢在工作时间外处理公事,青少年也不喜欢在休息时间接受“压力”。因此,除非事态紧急,否则我会先传讯息给青少年,说明情况,让他们有时间消化,再回复讯息。 此外,青少年经常沉浸在网络世界,表达方式也较“间接”,比如在社媒平台互传短视频、歌曲、梗图等,沟通已不像过往那般直接,以说、写来表达想法和情绪。因此,长辈尝试与他们沟通时也可能面临问题。为了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不时关注网络流行元素,寻找共同话题,同时,也成为青少年与长辈之间的桥梁。 另外,青少年面对沟通问题,也可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比如,父母忙工作,把手机当“保姆”,孩子习惯与荧幕中的网络世界相处,未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于是与人交流时感到陌生、恐惧。其实,孩子需要陪伴、关心、引导,从良好的关系中学习与人交流,间接减少通电话恐惧。 鼓励有“电话恐惧症”的少年人,尝试找出恐惧背后的原因,是因不擅长交际、习惯待在舒适圈、对长辈的“嘱咐”感到压力?从而再适当改进。当然,不排除有些少年随年龄增长,历练更多了,更懂得与人沟通,“电话恐惧症”也就不药而愈。 “练习”了再通话 多数青少年选择讯息沟通,是因更有自主权和可控性——先读或听讯息,再按照自己的步伐,决定如何回复。此外,还可以在发送讯息后删除或修改,让人更有安全感。若是通话,不但无法“预览通话内容”,还须即时回应,这使一些人在致电或接听电话前紧张、害怕,因他们无法“掌控”别人的回应。 此外,青少年可能会以关系来衡量“是否接听电话”。比如父母打来,是要吩咐我做事吗?补习老师打来,是要问我为何缺席吗?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沟通方式增多,人们感受到的不是更自由,而是失控。 建议青少年多留意:只是对电话沟通感到不自在,还是平日交际也是如此?是因面对面相处比电话沟通更自在,还是担心师长致电“追究责任”而压力?从中反思,是否有其他因素导致焦虑?无论如何,建议青少年可在通电话前“练习”一遍,或将重点写下,这有助于让通话更流畅。 站在青少年的角度,我们就能理解,他们从小接触的沟通方式多元,也有特定沟通模式,因此已甚少通电话。我们可以用他们舒服且习惯的方式联系他们,从中建立关系。父母们,若你家孩子也有上述情况,也可以反思,为何孩子会有“父母打来就是要骂或吩咐事情”的刻板印象;我们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否需要改变呢? 相关报道: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接住青少年驿动的情绪——生命线协会95少年特使 【动力青年/《学海》少年】推广文学教育 亟需各方联手 ——“中学老师的文学课堂” 华文老师文学教学研讨和演绎观摩会 【《学海》少年/从心得力】奇怪,人不累,心很累  
4星期前
主持人: 你好。 我是3个孩子的爸爸。一直以来都是打临时工养家,冠病疫情期间实施行管令(MCO)后,我也得到了数份居家工作的机会,可是最近真的很不想工作。 我的老婆是家庭主妇。可是她每次一看到我在家,就会叫我帮忙照顾孩子。 小女儿3岁,两个儿子老二9岁、老大12岁,每个人的要求都不一样!看老婆带他们很不容易,想给老婆休息,或去做其他家务,我虽然答应了,但真的很不喜欢,觉得孩子们很烦! MCO开始,我觉得工作沉闷、顾孩子很累,只有在玩手机的时候,才能感觉自己就是个大英雄,很有价值。现在我变成不管是在顾孩子时、在家处理工作时,甚至是上厕所,都会拿着手机一直玩。 可是我又很怕给老婆骂,每次都是躲着她玩,可是这样玩又不过瘾,就会一直找机会还要玩。 我老婆有说过我手机上瘾,可是我不觉得。我只是很压力,就不能用游戏让自己放松吗?我这样真的需要改变吗? 玩手机解压的爸爸上 手游是逃避现实非减压  正视压力来源设法缓解 玩手机解压的爸爸: 谢谢你的来信,让我们有机会一起来探讨工作和玩手机游戏的课题。 从来信中,我们了解到你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且单靠打临时工养起整个家,看得出你很不容易。你不想工作,为了让自己逃离压力,目前你是通过打手机游戏让自己好过一些。 值得赞赏的是,你虽然不乐意,但是看到妻子忙不过来,还是想要帮忙照顾孩子,想体恤妻子、照顾孩子,尽一份做丈夫的责任。 这一波的疫情的确改变了一些人的工作形态和生活习惯。 因为当时的行管令,你需要同时兼顾工作和家庭,与孩子们朝夕相处。面对工作和孩子,让你开始依赖手机游戏,通过游戏让自己放松,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到自己的英雄气概、存在价值和满足感。 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工作沉闷、顾孩子又烦又累,想帮忙老婆,但又力不从心,还担心玩手机被老婆指责。 电玩成依赖影响工作家庭 目前,电玩成了你的依赖,它对你的副作用也开始了。我们看见游戏已经开始影响了你的工作热忱和家庭氛围。 你玩游戏的时间有增无减。你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手机游戏上来感受放松和愉悦。回到现实生活时,不想工作的压力和挫败感增加,这演变成一种恶性循环。用手机游戏来逃避压力的日子,你也过得战战兢兢。 由此可见,沉迷电玩终究不是减压的最好方式。   正视自己的压力来源和寻找改善的办法是释放压力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来信一开始你就说你不想工作,并借用手机来逃避自己不想工作这一事实。 从这里我们知道,放松没错,玩手机放松也不是对错的问题,它只是用来减压的一种方式。就像有些人,他们可能看电视、找朋友聊天、运动等,来释放自己的压力。 我们想要正视的是,你因为工作压力或需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就把自己的焦点放在手机游戏上,而错失了处理自己的压力问题。 家庭经济支柱须有担当 作为妻子的丈夫、3个孩子的爸爸,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工作是你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这是身分的担当和责任。 为家庭付出,是我们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既然工作是要做的,我们可以学习帮助自己,尝试改善自己的工作心态,调整自己居家办公的情况和环境、提升自己的工作和赚钱的能力、划清工作和看顾孩子的时间等,让自己可以缓解因工作而带来的压力。 另一方面,要求自己马上完全放下手机是不可能的,我们鼓励你尝试逐步地让自己回归生活的轨道。 比如先从每天用一小段的时间,专心的陪伴孩子。可以从半小时、一小时开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同时也能够与孩子一起进行的活动,既让自己有机会离开手机,也借此提升和孩子的关系。 其实你很细心,知道孩子们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年龄层和性别的不同,孩子们需要的陪伴也不尽相同。 你可以和妻子一起商讨,照顾儿女的需求。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要如何让孩子感受温暖的爱,值得你和妻子一同去学习。 好好地想一想,有什么健康的活动,能让你和孩子们高兴,心情轻松的,不妨和孩子们分享,让这些活动成为你们的亲子活动。例如:一起聊天、做好吃的、打球、放风筝、爬山等,不管户外还是室内的活动。 爸妈和孩子们建立了一起活动或游戏的良好习惯,不但能够建立亲子关系,还能一起欢度许多美好的时光,身心也会舒畅许多。 有研究发现,孩子4岁以后,爸爸对孩子在自我形象、价值感和成就的影响,大过于妈妈。所以,爸爸的角色非常重要。也许有一天,孩子们会说,爸爸的一句话、一起做的一些事,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游戏里的英雄,摇身变成了现实中妻子与孩子们心中的大英雄了! 当然,一切的改变都需要时间、调整和沟通。 调整自己 控制玩游戏时间 你可以试着跟妻子沟通,你需要玩手机游戏来解压的情况,让她知道你愿意调整自己,控制玩游戏的时间,你或许需要妻子的帮助和支持。当夫妻俩达到一个共识,你会有时间专心享受游戏,也有时间专心工作,和照顾家庭。 有时你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必自责或愧疚,接纳自己的不足,继续调整往前的步伐。改变需要时间、努力和毅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可以成为孩子们和妻子心目中的英雄的! 主持人上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新山佛光咨商室(佛光山新山禅净中心) 地址:48, Jalan Sutera Merah 2, Taman Sutera, 81200 Johor Bahru. 心灵专线: 1)017-289 0635 2)017-289 2134 3)017-289 3250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六 7.00pm──9.00pm 星期日  9.30am──11.30am  
4星期前
1月前
(新加坡8日讯)一名30岁男子犯案累累,包括在组屋楼下从他人身上扒走手机,还被发现持有指节铜套(knuckle-duster)和曾出售Singpass资料、银行户头来协助他人进行诈骗,被判坐牢一年6个月又2周。 《8视界新闻网》报道,30岁的约晋德仁(Yogindran Sadasivam)对一项使用刑事武力盗窃他人随身财物、两项触犯滥用电脑法令(Computer Misuse Act)和一项拥有攻击性武器的罪名表示认罪。另有3项控状在判刑时被纳入考量。 偷走苹果手机 被告于去年10月25日晚上10时点20分左右,看到一名女子下巴士后在后港3道大牌第25座组屋楼下使用手机。眼见女子孤身一人,他决定从对方身上偷走其价值1469新元的红色苹果手机,之后再以50新元将其贱卖套现。 这部手机至今仍未被找到,被告也没有对受害者进行赔偿。 干下偷窃案的几天后,被告于11月4日晚上离开朋友位于武吉巴督西5道第372座组屋的住家时,被巡逻警察拦下搜身,并搜出指节铜套、螺丝刀和钳子。 出售个人资料助骗子干案 另外,被告在2022年8月4日曾加入一个名为“Fast Job.sg”的Telegram群组。一个绰号为“Dexter”的不明人士在同一天联系被告,并表示有意“买”被告的个人资料。 被告同意进行交易,并以2000新元售出其Singpass登录信息和一次性密码。 调查显示,他的信息被用于注册两家名为SGGX One和PSPX Trading的公司,他也被列为两家公司的唯一董事和股东。 被告的信息也被用于开设两个公司银行户头,之后的案情显示,其中一个银行户头被用于接收和转出骗来的款项。 若盗窃他人随身财物的罪名成立,被告可被判处监禁不少过1年、不超过7年,并且有可能面临鞭刑。拥有攻击性武器罪名一旦成立,他则可以被判监禁最长两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与不明人士共享银行登录信息,被告可被判处监禁最长两年和罚款最高5000新元。透露Singpass密码则可被判监禁最长3年和罚款最高1万新元。  
2月前
2月前
博爱主持人: 我是一名单亲妈妈,与失智的妈妈同住,同时也有一位轻微自闭症的孩子。 这位孩子沉迷于手机,学校老师投诉他的情绪会失控,在家也会和妈妈起争执。老人家都会对孩子唠叨,孩子会不开心,当我尝试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他会对我发脾气、甚至动手打我! 自己一个人工作已经很累了,回到家还要处理突发状况!请问该如何是好?如何教导我的孩子。 无助的妈妈上 与孩子建信任 助管理情绪 无助的妈妈: 谢谢妈妈的来信。我想要向妈妈表达敬意,因为照顾家庭中的两位需要特别关注的成员,是一项极其艰难且充满挑战的任务,我能理解这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和疲惫,希望以下分享能够帮助妈妈更好地应对目前的情况: ●与孩子建立关系: 花时间与孩子建立信任、与相互的关系,如果可以的话每天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进行“无干扰的交流”,聆听他的想法和感受,表明你关心和理解他。 ●帮助孩子表达情感: 教孩子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使用情绪卡片、绘画或故事书等工具,帮助孩子识别和命名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建立管理情绪的能力: 一、深呼吸:教孩子深呼吸的方法,帮助他在情绪激动时冷静下来。 二、创建平静空间:在家中设置一个平静的空间,当孩子感到情绪失控时,可以去那里冷静下来。 ●行为管理策略 一、设定明确的原则: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规则,明确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以的。确保规则简单明确,并且让孩子参与制定过程。 二、正面强化:通过奖励和表扬来鼓励积极行为。例如,孩子完成作业或表现良好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额外的游戏时间或小礼物。 三、结构化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结构化和有规律的家庭环境。例如,制定每日时间表,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3方式建立母子沟通能力 值得留意的是父母都有一贯性的作风,也就是用命令式的口气来与孩子沟通,应当反思的是一直持续用这样的互动方式,得到的回应是什么?孩子能清楚表达需求吗?因此建立沟通能力也是妈妈与孩子需要学习的。那该如何做呢? ●聆听:与孩子沟通时,尽量做到积极倾听,给予他足够的关注,避免打断,用身体语言如点头、微笑来表示你在认真听。 ●反映孩子的情感:当孩子表达情感时,反映他的情绪,如“我看到你很生气,因为手机被拿走了,对吗?”,这样让孩子感到被理解。 ●“我”的应用:使用“我”信息来表达你的感受,而不是责备孩子。如:“我担心你花太多时间在手机上,这会影响你的学习。” 以上的分享如面对困难,请与我们联系,因为信里没明说,请问孩子有接受职能治疗吗?行为治疗与社会技能训练能帮助孩子改进行为,以及增强与他人的互动能力。 减少唠叨冲突 正面平静沟通 此外,也可以尝试减少妈妈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例如,在妈妈较为平静的时刻与她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需求,减少唠叨和负面互动。 鼓励妈妈要定期休息,确保自己有时间休息和放松,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家人。 想说的是你不是一个人,可以尝试查找政府提供的相关补助,看看是否附合申请条件?再者民间也有很多非营利组织,也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提供怎样的援助。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帮助到妈妈。 博爱主持人上。 ■小启: 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不愉快;人生的道路上,偶尔会跌倒、甚至受伤。《让心亮起来》愿意听你的细诉,并安排辅导机构为你排忧解难。 读者无论在亲子、生活、学习、职场、家庭、爱情、友情、感情、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或感到迷惑,都欢迎写信来交流,寻求心灵咨询。 不过,《让心亮起来》并不是一个来函必答,有求必应的专栏。主答机构有绝对权力拒绝答复不宜在报上讨论的议题,或是性质类似的问题。希望读者予以谅解。 来函请寄: 《让心亮起来》负责人 12, Jalan Maju, Taman Maju Jaya, 80400 J.B. Johor. 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 博爱辅导中心新山分会 地址:02-45, Jalan Masai Jaya 1, Masai 81750 Johor Bahru, Johor 脸书:新山博爱 电邮:[email protected] 电话:016-275 9195 工作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六(9.00am – 5.30pm ) 服务收费:半津贴制 如有任何疑问, 欢迎您拨打 016-275 9195
2月前
(新加坡6日讯)26岁餐馆助理经理将手机藏在餐馆女厕偷拍,被一名受害者揭发,起初佯装若无其事,事后竟强行打开员工橱柜,取走手机销毁证据,昨日被判坐牢7个月又4个星期。 《新明日报》报道,被告莫哈末诺海金(译音,26岁)面对4项包括偷窥、擅闯,以及妨碍司法公正等控状。 案情显示,被告于去年9月22日傍晚6时56分,擅闯餐馆女厕,将手机藏在女厕垃圾桶和花盆中间。被告把摄像镜头对准马桶,并启动录影模式。 一名女顾客如厕时,发现了被告手机,向餐馆一名女职员揭发此事,并把手机交给对方保管。 女职员将此事告诉被告后,被告却让她将手机放在餐馆的失物待领处(lost and found)。女职员与同事觉得不对劲,认为被告可疑,决定将手机放在员工橱柜里。 被告知道手机被藏了起来,于是在午夜时分,趁所有人都下班后,弄坏3名员工橱柜锁头,成功取回手机。 被告事后搭私召车回家,在住家附近的游乐园,持续将手机摔在地上,再扔进垃圾桶。 控方陈词时说,被告妨碍司法公正,摔坏手机,以致警方无法确认被告犯罪时长,也无法确认案件涉及多少名受害者,请求法官判被告坐牢8个月至13个月。 控方指被告利用餐馆助理经理之便干案,还指示下属将手机放在失物待领处,并强行打开员工橱柜,误导警方说已把手机损毁,妨碍警方调查工作,这些都是加重刑罚因素。 法官昨日判被告坐牢7个月又4个星期。
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