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学校图书馆

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小培养。然而,时下小孩子大部分喜欢画像丰富、文字少的书籍。在本刊对吉隆坡州立华小展开的“小学生阅读状况”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最爱看卡通漫画(70.6%)、接着是绘本故事(42.5%)和童话、 寓言和神话故事(39.2%)。 面对习惯看图像视频的“滑世代”,小学老师该如何带动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推动阅读方面,学校老师有可能陷入哪些雷区,造成小学生不爱阅读的反效果? 中国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老师曾以“可乐”、“药”和“水果”来比喻3种类型的童书。 漫画一类就像“可乐”,喝的时候很爽,容易让人上瘾,但营养成分不高,人总不能靠喝可乐来过日子;百科全书、参考书或其他工具书像“药”,好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药,针对性强,读了马上能解决什么问题,但少了滋味。绘本、儿童文学类的书籍就像“水果”,水果是一种有机体,纯天然、非工业制品,吃时需要用心咀嚼,才能尝出其中滋味,让水果转换成营养,正如审美沉淀后的结果。 “可乐可以喝,但水果也必须吃。”对于学生偏爱看卡通漫画的现象,吉隆坡州立华小图书馆老师关嘉辉分享,教师要避免用太强硬的态度,去阻止他们喝可乐,否则容易造成反效果。 “我本身会读大量的书,从中找到学生喜欢的题材,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当中给学生荐读,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让他们认识更多不同的读物。” 老师的阅读品味会直接影响学生,因此老师阅读的书目种类要“广”,做好“第一读者”的角色,配合大人适当的选购和推荐,儿童的阅读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成为“第二读者”,跟着大人在书香中遨游。 【图书馆角色:为孩子找到全垒打书】 他指出,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老师一般会用绘本和桥梁书(图画书和儿童小说的衔接读物,一般图文比例是一半对一半)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开拓阅读视野,到了高年段,老师会转用儿童小说进行更多的深度阅读,通过读书会的方式和学生去深入地聊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好让学生的阅读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 在推动阅读方面,小学和图书馆扮演重要角色,如果学生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平时也没有买书阅读的习惯,学校就成了孩子阅读的主要资源,图书馆或老师展示什么书给学生,都会让孩子导向那个阅读种类和习惯。 “因此,图书馆应该引进更多样丰富的书,让学生能从图书馆各类型的藏书之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书,我们叫全垒打书。” 什么是全垒打书呢?意思是能点燃自己阅读热情的书,每个人的阅读口味和“全垒打书”都不一样。 “当这学生找到了全垒打书,开始爱上阅读,我们就要给他推荐不同的书。”他举例说道,假设有的学生因为红蜻蜓系列小说而爱上阅读,那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其他类型的读物,来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例如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汤汤“鬼精灵童话”系列、英国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的《女巫》、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程玮 《俄罗斯娃娃的秘密》、奥地利儿童文学作家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罐头里的小孩》、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等,慢慢引导他们阅读具有文学性质的书籍。 【班级读书会:跟作品对话】 “作为一间学校来说,我觉得晨读是最基本的,每天晨读10至15分钟,用持续默读的方式,积少成多,从最基本的15分钟开始,这是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嘉辉是班级读书会的实践者,以往他都会在一年内办三四次的读书会。所谓“班级读书会”,由教师精心挑选一本适合学生的好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讨论。 “通过班级读书会,让孩子跟作品对话:这个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跟作者对话:这作者是怎样写出精彩的故事?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跟身边的人对话,学会聆听和接纳其他同学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跟世界对话,在深入探讨之后,让书中内容连接自己的生活。” 他举例说道:“例如《马提与祖父》,孩子们第一次读可能只了解到这是很精彩的故事,但经过读书会的深入讨论后,大家会谈及生死主题,讨论如何面对死亡这件事,让故事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问应不应该规定学生写心得,他表示,读书心得是让人回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但当它变成一个功课,很容易引起反效果,不妨让读后活动多样化,例如画图表、制作思路图、分享阅读心得等。 【作家进校园:引起共鸣和阅读兴趣】 除了班级读书会,学校还可透过“作家进校园”的方式, 在大家阅读某位作家的作品后,由老师把学生的疑问整理好,用线上或线下的方式,来一场“作家见面会”,好让作者有机会和一众学生分享自身的童年经历,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解答小读者阅读后心中的疑问,引起学生共鸣和阅读兴趣,这不但拉近孩子与书籍和作家的距离,也让书香飘逸校园。 疫情暴发之前,关嘉辉曾邀请本地红蜻蜓作家许友彬、谢智慧与赖宇欣等 ,走进教室跟孩子互动交流,分享自身的学习经历和创作的心路历程,同时让学生从作家手中接过创意读写比赛的奖励,无疑让孩子对阅读和写作起了很大的鼓舞。 也是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副秘书的他表示,在疫情期间,该会曾举办全国儿童班级读书会,让有意开展班级读书会却不知该从何下手的老师参与其中,以便班级读书会能在全国各地学府落实和推广。 他补充,要办班级读书会,每个同学手上都要有一本书,但有的学校条件没那么好,在没法人手一书的情况下,老师可用“大声朗读”的方式,把书里面的文字逐字逐句去读出来,让学生通过聆听方式把书读完。 “大声朗读的好处在于用声音为故事上色,用声音让故事有情感,它可以是一部作品,也可以是一个篇章。”   相关报道: 你还在阅读吗? 纸本阅读 屏幕阅读,哪个更适合学生?   更多文章: 指挥家陈子虔——巴赫音乐的布道者 迎风浪日晒下,海洋科学家当大海的保母 【现代学校图书馆01】设施藏书贴近时代,欢迎开启学问任意门 【现代学校图书馆02】 什么事情从此回不去了? 【现代学校图书馆03】 善用多媒体科技辅助,弹指间掌握知识
2年前
以前的图书馆像个藏书阁,到图书馆无非是借书、看书和还书,而图书管理员则是安静坐在柜台提供服务。可是经过两年疫情牵拖,加上网络时代冲刷着大众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馆是否还是从前那个安静等待学生上门的样子?如果要改变,图书馆又该如何改变? 过去两年,全国学校图书馆大多时候都处于关闭状态,可是用心经营的图书馆反而更忙碌,因为既然学生不能进来,图书馆就要想办法“走出去”。 现今学校图书馆不只是管理藏书,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 架设网页 2020年以前,极少图书馆会有独立的网页,通常所有活动都是透过校网或社交媒体对外宣传。瘟疫暴发以后,许多中小学纷纷成立线上图书馆,利用Google Sites架设网页,把所有关于书籍和活动的资讯都转到线上,且不时透过网页向学生推荐好文。 然而,网页毕竟只是一个平台,更重要是网页和活动的内容,这才是吸引学生阅读的关键。比起架设网页,如何持续充实网页内容也许才是最困难的挑战。 听书App 疫情暴发前,听书App在国外已相当盛行,方便用户用耳朵代替眼睛来“阅读”。当疫情来袭,学校图书馆不能开门,双溪大年新民独中图书馆于是订阅中国的得到听书App,公开给学生借账号来阅读。 新民图书馆主任郭伟隆说,这个App起了很大作用,比方说:“有学生会来图书馆找书,说‘老师,上次我在App听到这本书,我想看这本书,图书馆有这本书吗?’” 如果要推广阅读,他认为首先最重要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所以他会告诉学生,如果不懂要看什么书,不妨花15分钟登入App去“听”一本书。要是他们觉得内容动听,也许会想要找那本书来阅读,这是他认为听书App可以起到的引导作用。 虽然App收费不便宜,但他说物有所值,因为来向图书馆借账号的学生还不少,至少他们有兴趣去认识更多的书。 邀学生拍视频 比起阅读文字,现今学生也许更常浏览影音内容,所以拍摄视频成了推荐书籍的一个重要方式。 配合今年书香月,双溪大年新民独中图书馆主办“好书种草官”活动,邀请学生拍视频介绍一本书。郭伟隆说,这个活动一方面是向学生推荐好书,另一方面是训练学生“输出”的能力,因为当他们开口向别人介绍书的时候,即表示他们从这本书有所收获,并且注入了自己的想法。 过去两年,很多学校也有类似的活动,主要因为这种视频的拍摄成本低,而且用视频呈现也许更能抓住现在学生的目光。 多元化的活动 疫情虽然给图书馆办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但只要用心策划,学生还是会学有所获,甚至线上活动可能因为打破空间限制而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图书馆取名为“时空旅馆”,图书管理员和读者分别是“时空使者”及“时空旅者”。校方把图书馆定位为“时空旅馆”,是因为校方觉得阅读是一件很“穿越”的事情,打开书本就好像打开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说不定书里的人物还会成为陪伴读者一生的挚友。不仅如此,校方认为阅读未必是阅读纸本,阅读也可以是阅读一个人,就像外国有所谓的真人图书馆,通过“借”一个活生生的人,跟他交谈来获取新知。 配合“时空”主题,新民独中去年举办“童年时光机”圆桌论坛,邀请6个不同年龄层(从30岁跨越至80岁)的双溪大年作家来个“跨时空”对话,请他们谈谈各自的童年。郭伟隆说,学生听了论坛后普遍叫好,因为许多人这才知道原来双溪大年有这么多作家,而且原来作家可以这么活泼跟有趣。 那么学生是不是只是听众而已呢?不,学校还邀请学生写作,请他们设想如果穿越到作家童年所处的那个年代,他们会做些什么。结果,有些学生提出很有创意的点子,令阅读和写作这件事变得有趣又好玩。 除了“童年时光机”这个活动,新民独中还不时邀请本地作家进校园,向学生分享心得和导读作品。例如驻校作家冰谷的作品〈头灯〉是初中课文,由冰谷亲自导读作品会比老师讲解来得更明了,学生也会感受到作家从课本走出来的惊喜。郭伟隆表示:“传统阅读会较严肃一些,不是不好,但我们希望把阅读做得更多元化,做得比较不一样。” 扩充电子书馆藏 虽然现代学生从小生长在数码世界,可是电子书在本地中小学图书馆并不普及,学校馆藏仍然以实体书为主。一直到近年因为学校停课,加上学生吸取资讯的方式改变,大家才开始正视电子书的优势。 然而,建立电子书馆藏不容易,首先最大问题是购书经费,因此华文独中去年成立了电子书联盟,由台湾华艺数位公司提出优惠方案,让独中师生在线上借阅电子书。 截至2021年12月为止,总共有19所独中和关丹中华中学加入此联盟。虽然巴生滨华中学不在此列,但该校的松林图书馆其实早在2016年启用新馆时就已经购买电子书,算是比较早拥有电子书的独中图书馆。 滨华中学资源馆馆长胡月霞说,疫情期间,陆陆续续有几家电子书店,例如HyRead、华艺和汉珍让学校免费试用电子书,所以学校在疫情期间不缺线上读物。目前滨华松林图书馆约有6万本实体书和一千多册电子书,馆内有18台iPad供师生阅览电子书和电子报。 除了电子书,近年也有一些学校将馆藏数码化,其中比较容易实现数码化的资料要数校史及历年试卷,像滨华中学便设立了数码校史馆,学生平时也可预约浏览电子版的历年试卷。   延伸阅读: 【现代学校图书馆02】 什么事情从此回不去了? 【现代学校图书馆03】 善用多媒体科技辅助,弹指间掌握知识   更多文章: 正视自闭儿被霸凌,从教育做起 【想要当老师01】师训在招生,你来吗? 【想要当老师02】想知道教师的薪金及福利吗?一起来透视教职 【东瀛求学记01】那些年,我们在日本留学 【东瀛求学记02】马日加强教育合作 【特殊教育系】用专业与爱教出特殊变平凡
2年前
疫情期间,各校图书馆为了走出困境都做了不少尝试,也许当时以为只是应急,但两年下来,有些事情似乎已变成图书馆的常态。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图书馆许多活动会是线上线下混合进行。滨华松林图书馆管理员李俊平说,以前图书馆的活动都是以实体为主,可是现在配合防疫需要限制人数,所以大部分活动会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例如4月底松林图书馆有一场讲座,宿舍生可在图书馆现场聆听,其他学生则在家里收听。不过要筹备线上活动,意味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将会增加。 管理员与学生更多互动 说到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过去给人的印象总是成天坐在柜台,等学生上门借书和还书。胡月霞说,现今的图书管理员不能再如此被动,他们必须与时并进,主动走出去让师生知道图书馆有什么资源可用,不然没人会进来。 双溪大年新民独中校长陈志强也说,过去的图书馆可能只是藏书阁,只管学生借书还书的事,但是来到今天,图书馆变得跟学生有来有往,像新民图书馆的种草官活动和App借阅服务,其实都显示图书馆的经营模式已在改变。 购书方面,他说,以前图书馆资源稀缺时,馆方的角色是设法让馆藏更丰富,可是现在学生从网上接触的资讯太多,图书馆采购书籍时需要更有眼光,除了为学生采购适龄阅读的书,也有必要给予学生更有深度的读物,开阔他们的眼界。 接受阅读新潮流,经典不易被取代 随着学校复课,各校图书馆已重新开放,入馆人次究竟比疫情前增加或减少?学生的阅读品味是否有所改变? 根据胡月霞观察,学生还是喜欢到图书馆,尤其初中生也许之前在家里困太久了,他们如今很珍惜跟朋友一起到图书馆的时光,所以图书馆通常都预约额满,借阅率也很稳定,未来采购书籍仍会优先购买实体书。 至于学生爱看什么书,她说在滨中,最受欢迎的类型是科普类的书,再来是科幻小说、武侠小说和生活风格类的书。“尤其疫情之前有段时间,我们发现很多高中的男生女生都很喜欢看冲泡咖啡或烘焙之类的书。” 李俊平说,学生现今的阅读喜好跟疫情前差不多一样,只要他们对内容有兴趣,书本多厚对他们来说都没关系,因为比如有些科幻小说一套就三四册,他们还是会借,不会因为大部头的书而却步。 老师推广有助提升阅读风气 郭伟隆也观察发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阅读实体书,不见得会抗拒长文,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扮演推广的角色。“比如说昨天有学生来借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他告诉我原来是有老师在班上分享这本书,他听了觉得很不错,所以即使那本书蛮大部头,他还是借回去看了。我觉得像《基督山伯爵》和《战争与和平》这些书,如果没有人介绍,学生是不太会去看的。但如果老师常介绍书的话,说不定学生就会主动借来看,所以我觉得老师角色很重要。” 网络时代毕竟还是让阅读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人如今趋向于碎片化和跳跃式的浅阅读,尤其年轻人花在浏览短视频的时间,可能比阅读纸本书来得更长。 对于这种现象,陈志强相当乐观,他认为潮流是阻止不了的,所以何不拥抱潮流?他觉得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因为只要是经典就不会被轻易取代。 “举例来说,我不会去强调学生一定要读所谓的经典,否则他们可能会觉得老师很不接地气。但是如果过于强调TikTok之类的内容,那么这个老师是没有高度的,所以老师需要懂得如何去结合,这就是我们图书馆今天在做的。” 陈志强在大学时修读社会教育学系图书资讯学组,他以新民独中图书馆的好书种草官活动为例,学生拍摄的视频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学生可是深度阅读了整本书,才有办法生产出视频的内容。另外,学生使用听书App虽然只是“听书”,但如果能引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最后学生是会回来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 对于现代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喜好,他认为很多争论其实是源于对经典的不够信任。像他小时候如果读金庸小说,书本可是会被老师没收的,但现在当图书馆终于要推广金庸小说时,学生却可能觉得《山河令》更好看。因此,他总认为在推广阅读这方面,“拥抱时代是一种远见。” 三好培养:能力、视野、品味 只要培养好学生3样东西,他认为就不必担心学生阅读的内容。这3样东西第一是能力;第二是视野;第三是品味。 他举例,如果学生想看言情小说,老师能不能鼓励他们看优质的言情小说,例如像《傲慢与偏见》这样的经典?如果能力、视野和品味都有了,学生点开短视频就不太可能去看太浅薄的内容;哪怕他们真的看了,他们也不会因此变差。 推广阅读不只是图书馆的事 图书馆的角色无疑是推广阅读,但如果要在全校散播阅读种子,那就不能只靠图书馆。 2020年起,双溪大年新民独中邀请各领域专家达人,开办跨领域选修课,让学生用一年时间有系统地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或技能。以2022年为例,选修课包括中医、日语、心理学、声乐合唱、口才与交际、逻辑与思辨、烘焙基础班、木工手作、2D与3D电脑绘图等。这种选修课打破图书馆固有的服务模式,让开阔视野这件事变成全校运动。 另外,说到推广阅读,很多学校包括小学都有晨读运动,例如在滨华中学,每逢星期二和星期四的上午7点半到7点45分是晨读时段,学生在这段时间只能阅读课本以外的读物。滨中副校长刘国寄说,该校推行晨读已有十多年,学生从初一到高三都沉浸在这种氛围中,现在只要晨读的音乐响起,学生便自然而然知道是时候该阅读了。 无论跨领域学习、线上线下活动或是拍摄视频,他觉得其实都是殊途同归,目的就是要推广阅读。但不同于以前的是,图书馆不再只是借书还书的地方,我们可以预见将来的图书馆会以更多元的方式走近学生。   延伸阅读: 【现代学校图书馆01】设施藏书贴近时代,欢迎开启学问任意门 【现代学校图书馆03】 善用多媒体科技辅助,弹指间掌握知识   更多文章: 正视自闭儿被霸凌,从教育做起 【想要当老师01】师训在招生,你来吗? 【想要当老师02】想知道教师的薪金及福利吗?一起来透视教职 【东瀛求学记01】那些年,我们在日本留学 【东瀛求学记02】马日加强教育合作 【特殊教育系】用专业与爱教出特殊变平凡
2年前
大学图书馆属于学术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旨在推广阅读不太一样,学术图书馆的功能主要是支持大学的研究还有教学,所以在大学图书馆,我们会比较少看到小说散文这类书籍,更多的是学术专书、期刊和论文这类出版物。 由于大学生对电子书的需求比较高,因此大学图书馆无论在电子书资料库或数码化方面都往往走得比较前,服务也更多元化,不仅仅是提供安静阅读的空间。 同样是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却跟中小学图书馆很不一样,例如在双威校园图书馆,电子书的数量就比实体书高出将近一倍。 【新教育】曾在2014年采访双威图书馆,当时馆长就已经透露,学生倾向阅览电子书,线下下载比实体书的借阅率高出整整3倍。来到2022年,现任馆长扎娜基博士说,实体书借阅率呈下降趋势,电子书借阅率则持续上升,所以图书馆目前的政策是同样一本书,如果有电子书就买电子书,没有电子书才考虑其他选择。 对学生而言,电子书很方便,随时随地打开电脑便能阅读,而且可以复制电子书的文字做笔记。不过双威图书馆顾问黄淑贤说,采购电子书其实不简单,因为电子书的售价往往比实体书高出两三倍,图书馆采购前必须审慎评估书价,以及预算到底需要买多少本才能够应付全校需求。 跟中小学图书馆不同的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以学术书籍居多,从双威图书馆的借阅排行榜来看,上榜的全都是教科书之类的学术书籍,可见大学生的需求跟中小学生不一样,“这就是学术图书馆跟公共图书馆的差别,”扎娜基说。 无论如何,学术图书馆不是完全没有学术以外的读物,像双威图书馆便有一个“轻阅读”角落,这个角落主要展示畅销书和休闲读物,希望学生做学问之余别忘了开阔眼界。   多方面提升学生资讯素养 冠病疫情对学术图书馆同样造成影响,首当其冲是开放时间,例如双威图书馆部分区域原本开放至凌晨2时,如今为了防疫只好提早至晚上10时打烊。另外,那些原本让学生讨论报告的房间也因为防疫规定而必须限制人数,馆方许多活动也必须转到线上进行。 黄淑贤在双威图书馆服务多年,是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大功臣。她认为,现代图书馆不再强调面积有多大,因为现代图书馆应该是无边界的资源中心,好让学生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使用图书馆的线上资源。而且现代图书馆不只是借书还书,还有很多其他服务,例如举办工作坊提高学生的资讯素养及提供学术写作指导。 黄淑贤说:“今时今日的学习跟我以前学生时代很不一样,以前所有的书都是纸本书,但今天因为有了网络,学生能够得到的知识实在太多,不限于纸本书。我们办工作坊是希望教导学生到哪里搜集资讯,以及如何有效搜集对自己学业有帮助的资讯。”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大学确实有必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资讯素养,所以扎娜基说,双威图书馆的工作之一是协助大学的英语中心讲师提供学术写作指导,例如教学生如何正确引用文献,避免引发抄袭风波。 馆藏扩充比空间扩张更重要 双威图书馆目前有大约15万册实体书,及将近30万册电子书。黄淑贤说,图书馆不只是提供课本和参考书,还必须应付大学做学术研究的需求,因此文献和论文是馆藏很重要的一部分,大学也正计划加入“开放科学”平台,鼓励研究员分享他们的研究报告,以便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 双威图书馆也致力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早在2019年就在入口采用人脸辨识系统,以及正打算跟大学的电脑学院和工程学院合作,开发图书馆机器人来接手一些单调重复的日常工作,比如自动化盘点馆藏、找出错放的书籍等。 虽然现今大学生对实体书的需求不如从前,可是图书馆还是大学里人流很旺的区域,双威大学2019年入馆人次便超越200万,可想而知即使网络时代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影响很大,但不管怎样,学术图书馆在21世纪的今天还是很有分量。 可以的话,黄淑贤希望图书馆再扩充,“但未必要空间上的扩充,而是资源上的扩充。”对她来说,学术图书馆如今最重要的不是物理上的空间,更重要是教授和学生能够从图书馆得到什么。         延伸阅读: 【现代学校图书馆01】设施藏书贴近时代,欢迎开启学问任意门 【现代学校图书馆02】 什么事情从此回不去了?   更多文章: 正视自闭儿被霸凌,从教育做起 【想要当老师01】师训在招生,你来吗? 【想要当老师02】想知道教师的薪金及福利吗?一起来透视教职 【东瀛求学记01】那些年,我们在日本留学 【东瀛求学记02】马日加强教育合作 【特殊教育系】用专业与爱教出特殊变平凡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