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曹疏影

2年前
如果双亲是作家,小孩的阅读启蒙会是怎么样?他们会不会比同龄小孩更早进入文字世界,小小年纪就读遍万卷书? 作家曹疏影倒不急着要孩子读书识字,她会在孩子进入文字世界之前,用很多方法去打开他们的感官和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因为这些东西其实才是阅读素养的基础。 作家曹疏影出生于中国哈尔滨,2018年与同为作家的丈夫廖伟棠还有一对子女从香港移居台湾,不久前一家四口来马来西亚参加花踪文学奖系列活动,当曹疏影和廖伟棠在台上谈诗歌、谈小说,10岁的儿子和5岁的女儿则全程安坐台下。 廖伟棠曾经在国外媒体的访问中透露,他们夫妻的分工是妈妈管孩子“智力”方面的事情,比如学习和游戏,而他就负责孩子洗澡吃饭这些“肉体”上的事情,但当然精神的部分他也要帮帮忙,例如跟孩子互相讲故事。 关于子女的阅读启蒙,曹疏影反倒特别珍惜孩子还没有正式进入文字世界之前的那段时光。她会用很多方法去打开孩子的感官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比如听雨声还有感受不同事物的气味、温度和触感。她举例有一次,她给当时年纪还很小的孩子一根木棒,“我说你去敲家里不同的地方都会有声音,然后他去敲,发现每个地方的声音都是不同的,而我身上都是肉嘛,他说妈妈是没声音的哈哈!” 这段开启感官的时期非常重要,因为她认为感受是会存在孩子的心里与大脑,等到他们进入文字世界就是编码与解码的时候。 她的孩子从很小就会翻书,早至还未坐立就已经开始翻呀翻,当然最初是从幼儿布书翻起,然后慢慢过渡到硬皮的纸本书。对于那个成长阶段的孩子,她并不在乎孩子指认出什么,“比如我不在意布上绣了一个兔子,他就要认识这是一个兔子,其实那不是重要的,反而是不同布面的质感如何,那些对他才是重要的。” 那个时期,她的选书原则是注重图像,希望每一页图像都尽量是完整的。例如,如果图像是鸭子,她不要求那鸭子必须逗趣可爱,也不希望那鸭子是动画加工出来的,只求是趋于真实的鸭子。至于文字,“图像旁边可以有简单文字,也可以什么都没有。” 之后,故事或叙事就会开始慢慢出现,当孩子发展手眼协调的技能时,很多设计给小孩子的玩具便是很好的叙事工具。例如,她通过串珠子就可以讲一个故事,“比如一个太阳碰见一朵云,然后它们怎样、怎样,那个就是故事最开始的出现。之后故事慢慢变得复杂一些,但都是切合他们的生活经验。” 多接触大自然 少接触电子产品 曹疏影本身在工业城市长大,小时候很少接触大自然,但孩子不一样,她记得孩子第一张摸到树皮的照片是差不多一个多月大的时候拍的,两个孩子很小就已经放在草地上,在香港时还会去沙滩,即使孩子把沙子吃到嘴巴里她也不会太在意,因为这些都是孩子感受真实世界的最直接途径。 对于电子产品,她尽量少让孩子接触,例如他们家里没有电视机,孩子至少3岁以后才会接触这些产品。她说:“他们(儿女)两个的差别很有趣,哥哥诞生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但是妹妹出生时已经有iPhone,所以妹妹看到屏幕的直觉就会去滑,哥哥还不会这样,人类的变化是很有趣的。” 事实上,近年已有很多研究指出,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专注力,但她少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理由比较不一样,她着重的是孩子能不能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 她接触过蒙特梭利教育,也认同蒙特梭利教育观,即3岁以前的幼儿缺乏抵抗能力,他们会被动地吸收周围的讯息,而且接收的讯息往往都是碎片化的。但她认为在小孩的成长过程里面,因果关系非常重要,“为什么小孩按了按钮后,看见灯会亮他会那么开心,还会反复地去试?因为那里面是因果关系。但电视的(内容)剪接破坏了因果关系,我会比较注重他们的经验是完整的,也就是有起因才会有结果。电视对这方面会有妨碍,还有就是它完全让小孩陷入被动地接收资讯。” 虽然希望少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但她自认没有做到“很理想化的状态”,只能说尽量,例如孩子6岁以前,她会跟孩子商量每周只能够有多长的荧幕时间,大的范围由大人制订,小的细节则让孩子有选择。 为孩子教育 决定移居台湾 在亲子教育方面,她和廖伟棠的共识是注重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探索能力。像他们儿子小时候很喜欢粤剧,在香港还曾经上过台表演粤剧,移居台湾后没有粤剧就喜欢上摇滚乐,目前正在学电吉他,他们夫妻俩的共识就是不要让太多的课业压制儿子玩音乐的时间。 当年决定从香港移居台湾,她说主要考量是孩子的教育。虽然香港有很好的学校,可是很多公立学校依然是那种很重视成绩和排名的传统式教育,小学生到了五年级要考试(呈分试),六年级又要烦升中问题,加上他们住的地方比较远,所以当时就有了移居的念头。她说:“我们觉得初小阶段,就三年级之前,我希望孩子还是把精力放在探索这个世界上,而不是去考分数。” 他们举家移居台湾是2018年暑假,儿子过去后正好上小学,女儿则是到了台湾后才正式上幼稚园。起初夫妻俩难免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环境,“但他们两个其实适应得比我们两个大人要好!”曹疏影笑说。 人生观在当了妈妈后有很大改变 在其他媒体的访问中,廖伟棠曾经透露儿子出生时他写过一句话,“我说这是我和你妈妈‘第一次选择不自由’——我们都是很渴望自由的人,为了自由而付出,什么都可以,但为了孩子,我们第一次选择不自由。” 曹疏影又是如何看成家这件事呢?她坦言,“家长”这个身分确实需要去适应,她的人生观在当了妈妈后有很大改变,变得顺其自然。现在如果孩子有什么不足或发生预期以外的情况,她不会着急地去处理,可能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就会有办法去解决。要是换作以前,她形容自己以前主观意志比较强,但现在这种状态中的她是很放松的。 除了作家这个身分,她也是媒体从业员,在香港期间曾经在《号外》杂志任职,现任《端传媒》文化版主编。 正职在身,她很难把工作抛在一边然后去创作,可是还好她随时可以写诗,毕竟诗歌比起长篇小说短小精悍,她不必因为工作放弃写诗,相反的,工作和写诗对于她是互相刺激的关系。 除了写诗,她也写童话和散文,近期作品是2021年出版的诗集《她的小舌尖时时救我》。 谈到写作计划,她最近特别想写一本链接孩子世界和成人世界的书,目前想法是从孩子的旧玩具着眼,例如她以前到越南旅行时买过一只兔子布偶,这个布偶后来成了孩子的玩具,她想跟大家分享这种孩子和大人的链接。 她在哈尔滨、北京和香港生活过,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对于孩子的理想成长环境,她不是没有设想过,但她现在的心态是顺其自然,不会刻意去想怎样的环境才是最适合或对孩子最好的。眼下她看重的能力,是孩子如何反过来去适应环境。
2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