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跳楼

3天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2月前
3月前
8月前
8月前
(新加坡10日讯)疑和女友感情生变,又和父亲起冲突,青年借酒消愁,凌晨跑到楼梯间闹跳楼,不断大喊大叫,和民防人员僵持近两小时后被救下。 这起事件发生于今日凌晨1时许,地点是淡滨尼9道第499C座组屋的八楼楼梯间。 居民蔡先生(40岁,私召车司机)通知《新明日报》,指下班回到家时,突然听到附近传来叫喊声,便前往查看,只见一名青年坐在楼梯间,情绪激动,频频发出喊叫声,引起多人驻足围观。 记者凌晨2时许赶到现场时,多辆警车、民防部队车辆已抵达现场,多位民防人员部署在组屋周围,看准时机解救闹事青年。 当局也在组屋外墙撒下安全网,并在楼下铺设安全气垫,以策万全。 民防人员过后将青年救下,带到楼下。 蔡先生说,据悉青年即将入伍,近日和女友感情生变,又与父亲发生冲突,借酒消愁后跑到现场闹跳楼。记者在场也隐约听到,青年在警车上喊着“我很爱你”。 警方受询时证实,到场时19岁青年正坐在组屋公共走廊的墙沿上。 经评估后,青年被认为可能对自己造成危险,警方因此调派危机谈判组和民防部队到场支援。 青年被解救后,在精神健康法令下被逮捕,并未受伤。 青年获救 家属激动爆粗 青年被救下后,家属情绪激动爆粗口。 据观察,青年获救后被带下楼,一名相信是青年家属的赤脚男子不知何故突然开始大声吼叫,还满嘴粗言秽语。 男子企图冲向青年,但被警员和两名男子拦下。 警员和家属围着警车安抚青年。 据观察,青年被警员带进警车后,情绪仍非常激动,不断破口大骂。 数名警员让男子喝水冷静,也尝试说服男子和在场的母亲对话。
9月前
(新加坡6日讯)阿叔称遇袭,身上出现多处刀伤,46岁涉案男子逃之夭夭,两个小时后落网。 《新明日报》报道,这起血案于前天(4日)晚上7时许发生,地点是振瑞路第52座组屋附近。 新加坡警方昨天发文告指出,警方于4日晚上7时14分接获投报,60岁受害人称遭到一名男子袭击。 男子袭击后逃之夭夭,受害人被发现身上出现多处相信是刀伤的伤势,随后在神志清醒下送院。 经过调查和调阅警方电眼后,中央警署的警员掌握了涉案的46岁男子身份,并在接获投报的两小时内将他逮捕。 警方强调,对此类暴力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并将毫不犹豫对公然藐视法律者采取行动。 记者今日走访案发地点,附近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店员指出,事发地点在超市前的羽球场,晚班同事目睹两人在打架。 据悉,遇袭的是一名清洁工,嫌犯事后或担心受害人丢命,慌乱中逃走。 现场消息传出,嫌犯相信是手持一把爪刀伤人。 一名理发院店员则透露,她事后看到伤者坐在羽球场的椅子接受治疗。 走廊楼梯间 处处皆血迹 据观察,除了羽球场椅子下方发现些许血滴外,第52座组屋的底楼、13楼和15楼之间的走廊及楼梯都有血迹。 据悉,受害人与嫌犯曾发生打斗,受害人身上有多处刀伤,嫌犯也负了伤,因此逃走时在底楼和走廊等地方都留下了鲜血。 躲家中 闹跳楼 民防赶到铺气垫 嫌犯逃走后,相信躲在家中,并在疑和家人大吵后闹跳楼,民防部队到场铺设气垫。 一则抖音视频日前在网路上流传,画面显示,警方封锁了一座组屋的楼下区域,民防人员则铺设了气垫。 拍下视频的张先生(36岁,书记)告诉记者,他当天经过时听到吵闹声,走近才发现有人要跳楼。 记者辗转找到事发单位,邻居受访时透露,当晚看到警员在问话。“事发前,我就听到屋内传来争吵声,过后就看到警察上门问话,随后也见到警员将一名上铐的男子带走。” 邻居透露,单位内住着一对夫妻,平时不常与邻居交流,男住户就是涉事男子。 记者走访涉事单位,应门的是一名男子,但对方表示与事件毫无关系。 嫌犯伤者互认识 警方在文告中指出,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嫌犯和伤者都认识彼此。 嫌犯沙瓦鲁丁今早被控。 根据控状,沙瓦鲁丁被控于7月4日傍晚7时07分,在振瑞路第52座组屋的羽球场,持危险武器导致另一名男子阿都拉蒂夫受伤。控状指出,被告使用可能致死的武器,例如刀子,造成受害人身上多处出现撕裂伤,因此触犯了刑事法典第324条文。 一旦罪成,被告可被判坐牢最高7年、罚款或鞭笞,或任何组合的刑罚。 法官批准被告以1万5000新元保释,案展8月3日过堂。
10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11月前
最近小孩控诉身体部位疼痛? 最近小孩变得特别易怒? 最近小孩经常睡不着或睡得特别多? 最近小孩的成绩开始下滑,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们要当心了,因为您的孩子可能被抑郁症找上门。   报道:本刊 叶洢颖   摄影:本报 辛柄耀、林毅钲   “趁父母赴亲戚丧礼,15岁少年自缢身亡”;“肇意外退学受忧郁困扰,18岁少年跳楼轻生”;“求前女友复合被拒,17岁少年跳楼死”,这些新闻的标题是否也让您无比痛心?这些孩子究竟面临什么样的绝境,致使他们走上不归路? “自杀”是继“意外”之后成为我国青少年致死原因的第二名,《2017年国民健康与卫生疾病调查》在全国各州学校针对17岁以下的少年抽样调查,发现11.2%的青少年有自杀念头,9%有自杀计划,10.1%企图自杀,当中又以初一的学生居多。 令人感到担忧的是,这份调查也显示2012年至2017年有自杀念头的人数从7.9%上涨至10%;有自杀计划者从6.8%增至7.3%;企图自杀者则从6.4%上升至6.9%,这意味着欲自杀的青少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吉隆坡(13.2%)、雪兰莪(9.5%)以及霹雳(9.3%)3个地区分别是有自杀念头、有自杀计划和企图自杀3个项目的榜首。     儿童悲伤情绪过长须多注意 精神科专科医生汤凯欣提到,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全球10%至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患,这些疾患包括成长中的障碍、心理或行为上的障碍,而最需要关注的精神疾患便是抑郁症。 “从数据来看,4%至5%青少年就罹患抑郁症。造成抑郁症的原因很多,比如遗传、生活上来自学业失败、家庭问题或慢性疾病等压力,都是因素之一。” 她指出,抑郁症和压力固然是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主因,但家族内曾有亲人自杀的人群也有自杀的风险。 此外,青少年的生活发生改变亦有可能导致抑郁症。临床心理治疗师李雯怡举例,父母离异、家庭暴力,校园霸凌或因无法良好地适应新环境。 “悲伤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伤心持续很长时间而没有得到处理的话就很容易得抑郁症。儿童悲伤的表现则是无缘无故闹脾气,变得易怒。” 若这种情绪转变超过两个星期,加上有自我贬值的症状(比如“我觉得自己没用”、“我觉得我很丑”等等),这是情绪受困的现象,此时家长、老师或身边的朋友就要特别关注了。 李雯怡强调,很多个案是从小事开始,这些小事没有被处理,日积月累后一旦被某些事触发,患者就会爆发,带到医院后就被诊断出有抑郁症。 “抑郁症不是突发的,而是长期累积情绪引发的。”   抑郁症先见精神科还是心理治疗师? 一般程序而言,当父母发现孩子可能罹患抑郁症时,可先向辅导师或临床心理治疗师求助,倘若需要药物的介入才会转介到精神科。 “如果孩子的状况不严重,我们会先以心理治疗的方式为主。除非他的情绪无法稳定,我们才要用药物辅助进行治疗。”李雯怡说。 但是,由于马来西亚医院里的临床心理治疗师不多,一家医院可能只有1至2位治疗师的情况下,顺序就变成患者会先见精神科医生,再由医生转介给治疗师。 李雯怡建议父母每周专注陪伴孩子半小时2至3次,放下手机和工作,面对面跟孩子谈谈除了课业上的事情。父母的关注够不够? 在物价沸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现在,由一人负担家计尤为艰难,因此绝大部分城市人都是双薪家庭,早出晚归更是生活的常态,父母变相减少关注甚至忽略了孩子。 汤凯欣说,“在《全国青少年健康调查》中发现,少于50%的青少年认为他们的父母并不清楚他们在闲暇时候会做什么。然后,3个青少年中只有1人认为父母是理解他的。” 她建议,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情绪,当他们发现孩子的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已经超出正常就要寻求专业的医生协助。 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父母就要提高警觉: ●睡眠习惯开始改变,睡眠变多或少 ●食欲变多或变少 ●不再参与平时喜欢的活动 ●爱闹情绪,易发怒 ●注意力下降,一般会反映在孩子的成绩上,比如成绩越来越差 ●开始逃课/不想上课       汤凯欣说,旁人的支持有助患者摆脱抑郁症,比如理解他们的情绪,聆听他们的声音和想法,不要急于给意见。控诉身体部位无故疼痛 此时,父母可先带孩子到一般诊所让医生查看,如有需要,医生将会转介到政府医院的精神科作进一步诊断、治疗。 “忧郁症是一种疾病,是脑部的医药问题,就像身体其他器官也会生病一样。因此希望大众能改观,减少标签化此类的患者。” 李雯怡建议,父母每周至少要有2至3次约半小时的优质陪伴,与孩子交流,聆听他们的心情。 “陪伴不是只关注他们的功课和成绩,也不是和他们坐在一起却各玩各的手机。而是要问他们今天怎么样?” 同时也要多赞美他们的行为,不要让赞美与成绩挂钩,另外少用严苛的口吻批评,以为孩子们建立抗压力。 “如果因为他们做完功课就赞他们是好孩子,那是否就等于好孩子只等于做完功课?如果数学不好就责备他们笨也不合理,因为他们可能只有数学不好,其他科目不错呢?父母可以说:你的数学比较弱,需要加强一下。” 其实换位思考,成人是否愿意被频繁问起:“薪水多少?”“加薪没有?”,然后再以薪水多少衡量能力高低? 自残成为校园“新潮流”? 临床心理治疗师李雯怡曾与几名青少年患者交流,发现“自残”在校园内渐渐形成一股风气,有些孩子甚至向她透露,这是为了融入朋友圈。 “如果他们不照做,就没有办法参与到朋友群里。” 她解释,会选择自残的人们,其实是因为在这之前已尝遍了各种纾压的方式不果,情绪已经麻木,当他们在身上划刀子,看见鲜红的血液流出来,感觉到疼痛了,心中的压力才会得到释放,久而久之成为他们应对压力的习惯。 “我问他们,难道不觉得痛吗?孩子们告诉我:比不上心痛。他们是需要被聆听和被关注的。” 多户外活动减少抑郁症几率 儿童和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日渐增加,李雯怡认为这与大环境的改变有关。 “从前的孩子在放学后会在户外与同伴玩乐,可是如今的孩子放学后要去安亲班,即便回到家,父母也会顾及安全问题不让他们出外玩耍。那孩子们只能靠电视或电子产品打发时间。” 另外,电视或电子产品亦会引发上瘾或网络霸凌等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们无形中缺乏自我调整的方式。 那当我们察觉身边的人释放出轻生的讯息时,我们该怎么办? 倾听他,了解他们的情绪,可以问:“怎么啦?”、“为什么?”。不过,“不要这么傻!我们不如去做别的事散心……”诸如此类的对话,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打发,所以不要急于给建议。 在达到“同理”的阶段后,展开持续支援,可以跟他们谈谈梦想和共同的话题或理想。 (原稿发布于2019年5月2日) 【小孩也抑郁】你的郁闷,他来聆听──抑郁要找出口
1年前
1年前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