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静心

熏香,虽然起源于宗教文化活动,但是香的用途却不仅仅限于宗教用途。 在古代,香料的使用已经融入了生活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都有佩戴香囊的习惯。宋代为香道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用香成为了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与茶道、花道及书道并称为“四般闲事”。 “后来随之历史的发展,香文化却从日常生活被局限在庙宇神社之中,以至于现在很多都误以为香只有宗教活动,进行祭祀的用途,因而对点香熏香产生避忌心理。直到近代,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物质享受不断提升,但是心灵层面却越来越得不到满足,人民开始重拾老祖宗的文化来养心养性,才让香道文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提起香道文化就侃侃而谈,就是本期的《大柔佛》社区报《今日面谱》受访人物,46岁的讲师廖师萍。 说起香味,许多人都会想到香水,廖师萍却对大多数香水含有的酒精与化学合成味道却步。不爱香水,对化学成分混合出来的味道敏感的她,对天然香道熏香情有独锺。 通过香气纾解压力疗愈内心 原来廖师萍因为宗教的缘故,从很早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周围的人开始接触香。接触时间久了,她发现香点燃过后,可以带给她精神上的放松,她很享受香味带给她的疗愈感。 “可能有的人很享受通过美食或者旅游购物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满足感,我通过香来找到我想要的那种内在的满足。那种打从心里的喜悦与放松,与因为压力而紧绷的心情通过香气被疏解的感觉,都是我喜欢香道的原因。” 自行购买材料制香 廖师萍笑指自己因为喜欢天然香,所以也会自行购买材料来制香。甚至会为了追求最后的成品是自己想要的味道,她不惜前往中国购买所需的原材料带回来制作。只因为她发现制香材料的产地不同,最后成品点燃出来的味道也会不一样。 她举例道,有些原材料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产地,制作出的成品点燃后的味道都会不一样。 她也发现,就算是一样的配方,不一样的制作人,当原料混合后立刻制成香,与放置一段时间后才制成香,甚至制成香过后,收藏的方法与时间的长短,也会让香的味道发生变化,由此可见香中奥妙。 喜欢专研香味的她向记者表示,她目前在研究如何把本地带香味的原材料来制香,或者带气味的树木,叶子,果实与花朵等原材料如何互相融合到香的制作当中,能够做出代表本地味道的天然香。 天然香味道淡雅不刺鼻 廖师萍也与记者分享了3个如何分辨天然香和含有化学成分的香的办法,第一,香的味道是否太过浓烈。天然香的原料都为树木与草本,制成香后的味道是淡雅的。 第二则是观察香是否会有很多的粉状掉落,第三是闻一闻香点燃后的味道是否会刺鼻,闻就会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因为喜欢,廖师萍也深入钻研香道文化,也发现了香可以带来的健康疗效。 廖师萍也通过工作坊和分享会,让香道能够突破宗教的局限,更多人能了解到香道这个传统文化。
4月前
我一直知道,明白是一回事,但真正面对又是一回事。当你知道该放下自己的执着,是时候往前迈进,而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劝你时,道理是能理解的,但真正放下且完全释怀,真的不容易。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关卡,这些关卡的难度都不一样,就看你如何面对。急躁,是我不断想要突破的关卡,但谈何容易,所以我用很多年来慢慢减缓急躁的程度,只要遇到一些问题,我的急躁症快要发作时,我都会告诉自己,深呼吸,慢慢来,虽然无法彻底解决,但至少有进步,情绪受影响的几率也越来越低。 但最近想要放下的是控制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事情不是按照我预想的方向展开,或是别人没有按照我的方式去做,心情就会很不安,甚至会出现烦躁的情绪,影响别人也影响了自己。一开始出现这个问题时,我并不觉得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也只是为了整件事情好,所以才会想要掌控所有事情,减少错误的发生。 也许能事半功倍 但我忽略这世界没有人事物是完全可以被控制的,肯定会有所谓的“意料之外”。当这个意外发生时,就会变得无比不安,情绪烦躁,幸好在发生两三次这样情绪不受控制后,就静下心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后来我发现原来我的控制欲很强,凡事都要以我的决定出发,一定要按照我的想法和做法去做才行,如果没有,就会很生气、很烦躁,感觉什么都不对,当下与人说话的语气也会不自觉严肃起来。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告诉自己不能再这样了,我需要放下我的控制欲,我的方式不一定就肯定正确,也许其他的方式更能事半功倍,不要执着于那个预想的结果,有时候反而因为执念,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 不如放宽心,学习放手,活得自在些。
5月前
7月前
1年前
2年前
因为工作,我每天要输出的话语很多。 我从事幼教工作,每天主要的谈话对象是0岁到两岁半的小孩。面对孩子,说话的本质非常简单,我们就是为了沟通。然而同样的,面对孩子,沟通的方式却又不仅仅限制于话语。我同时要阅读他们的表情、身体语言、语前的各种不同声调。面对孩子,和人类的相处,仿佛回到了最原初的状态。 可是孩子以外,还需要和同事沟通。同事以外还有家长。和成人的对话,复杂很多。一天下来,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沟通那么简单。话说来是为了陈述、询问、交待、要求、讨论、调解、计划、闲聊,等等。以上都是说话的目的,为了达到目的,还得有技巧地说话。面对什么样的人,就得以特定的陈述方式,才能避免误会;或快速或缓慢的达到目标,如何说话是关键。 而我工作的环境,说话不仅仅是表达内容,语言也是关键。我在丹麦一间大型公家托育中心上班。中心的幼教方向、上层交待下来的所有公告、和主管之间的交流等等,当然一律以丹麦语进行。但是我的部门,客户都是在丹麦短暂逗留的外籍人士。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有些孩子的父母甚至来自不同的国度。我们和孩子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一律以英语进行。这些孩子当中,不少是双语甚至3语的小孩,家长的英语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在沟通时,如何使用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话语说出来,其实表达不到内心真正的想法。偶尔,在你跟前的人不晓得是理解能力的问题,还是你们之间磁场的相斥,整个对话就会鬼打墙般,一再重复、被误解、再重复,始终无法传达讯息。这时就会开始疑惑,为什么人类至今还无法撇开语言的障碍,直接沟通。 于是,我经常觉得,还未学会说话的孩子们之间,或许有更直接和纯粹的沟通。 每天要说的话很多,因此每天下班回家,脑袋经常饱和。话说太多其实会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日复一日我经常感到词穷。我需要等同大量的输入,才能平衡每天的说话量。我需要有阅读的时间、安静无语的时间。我需要让思绪沉淀,无需让一切想法成为语言的状态。我需要可以让自己的内里回到最原初的那种形态。 先安静听心的声音 这段时间,机缘巧合之下接了一份翻译的工作。白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后,我在夜晚安静地在语言以外,和文字打交道。出其不意地,对我来说,这居然是一个相当有疗愈作用的过程。翻译的时候,我必须把“我”完全撇开。我专心阅读原著的字字句句,企图在了解以后,换一种语言说出来。约翰·伯格有一篇关于翻译的文章,他这样写:“因为真正的翻译不是把一个语言翻译成另一个,而是找出两个语言当中的第三地带——就是文字尚未被写出来之前的那个状态。”翻译时,我有时会被这样的企图感动——要回到想法还未被语言诠释以前的那一种状态,虽然艰难,却是多么纯粹的目标啊。 这些年,因为工作,过量的话语越来越让我怀疑,语言文字的形成,真的是为了沟通吗?有多少时候,我们反而因为说出来的话,而扭曲了心中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呢? 因为不了解,能够沉默的时候我愈是享受沉默。无声的世界,是一种留白;而留白是为了聆听自己内心最原初的那个状态。有些话,没有说出来,就不会被误解。世界太嘈杂,我们话说得太多,于是渐渐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我不知道究竟沉默算不算是拒绝沟通,抑或过度的话语真的扭曲了沟通,因为不知道,那我还是先安静下来吧。只有安静下来以后,才能听得更清楚一点。
2年前
禅,很难学吗?禅,很神秘、深奥吗?禅,在现今这个疫情笼罩,生命随时消失的恐惧下,如何帮人坦然面对生死? 禅,对没有学过的人来说,好像是很深奥,不易学。但鹤鸣禅寺住持兼禅修班导师传闻法师却说,禅,一点也不神秘与深奥,更不难学,因为我们生活中处处是禅。 尤其在过去一年的疫情中,很多人面临事业、健康甚至生离死别的困扰,正正就是因为禅修帮他们渡过难关,跨越困境,把禅修应用在生活中。 传闻法师表示,学禅,最重要放下对立想法,回到当下,应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禅就是让我们回到当下,但前提一定要有正确的观念,因为有时候我们回到当下,本来应该做的,但我们不愿意去做而生烦恼,而烦恼的来源都是因为计较与分别心,学禅可以让人在生起烦恼心的时候,更容易平复情绪,进而排除妄想。” 她分享3个禅行者的亲身经历,让大家从中看到禅修如何帮助我们面对生活的困境。 个案01/ 先把心平静下来 有一位禅行者,在疫情暴发后,给他公司带来很大影响,无论生产线、订单、资金、产品开发、物资短缺等方方面面都面对问题,而他是站在前线,每天得面对客人与商务,又要督促后背团队进展,工作量大增,令他感到很烦恼。 正当他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而变得急躁,事事与人计较的时候,他马上提醒自己先放下一切想法,然后回到腹部呼吸,让心平稳下来之后再继续投入工作,将所有问题都一一处理好。 传闻法师:这位禅行者的经历,也是很多打工族在过去一年里都面对过的事情,觉得疫情令工作量大增而埋怨。但是这些禅行者懂得把禅修应用在生活中,当面对困难时先把心平静下来,让情绪回复平稳,把事情看清楚,一切困难就有办法梳理、解决。 个案02/ 用正知见接受无常 他们是一个佛教家庭,不幸的一家五口(父母与3名孩子)都确诊,妻子更染疫死亡。丈夫妻子入院后,曾经在社交媒体上汇报妻子的状况,并写禅宗僧璨的〈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与大家共勉,请大家不要为他担心。 传闻法师:由于他们来自佛教家庭,时时活在与禅相应之中,所以在艰难时刻心中仍保持“但莫憎爱,莫存逆顺”,意即顺境逆境我们都要接受它、面对它,清楚自己的当下,其妻子往生前最大心愿就是要快乐与欢天喜地的走向光明。 因为有了禅法引导,生活上有了正知见,帮助这个家庭坦然接受无常的发生。 个案03/ 练习回到当下的心 禅修女学员,是一名家庭主妇,丈夫在工厂工作,但因为很多外籍劳工令她感到很担心。儿子是在欧洲工作,但当地人都不愿意戴口罩;女儿则在吉隆坡上班,是确诊红区,加上身边也有很多亲友确诊、死亡,所以每天一个人呆在家中的她感到恐惧、忧虑、缺乏安全感、无助与孤独,每天胡思乱想,情绪起伏不定,导致食欲不振,身心失调,睡眠不好。 某天当她也正在胡思乱想,心情烦躁之际,就试着大力拍桌子,当下她和“啪”的声音合一了,突然间整个人醒了,所有妄想都停止,看见了自己是因为想太多而心生烦恼,于是她就把胡思乱想的时间用在禅修上,回到腹部呼吸,结果睡眠正常了,情绪也平稳。 传闻法师:这一年反反复复的疫情,让我们知道以后要与病毒共存,所以必须要维持身体健康,提高身心健康的免疫力,而禅修就是提升心理健康的免疫力,平伏情绪的不稳定,有效舒解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情绪起伏不定是来自外境影响,造成无形压力。当情绪低落,抗压能力变弱的时候,若我们没有任何修行方法,或是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就会加重心理负担,甚至会患上忧郁症或焦虑症,所以平时练习回到当下的心,断除妄想思维是很重要的。 越生气就想越多 所以要懂得回来 传闻法师表示,当生活上出现种种挑战时,更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平时修行的功力到哪里,进而从佛法中建立正确的知见,时常练习回到禅心,无论任何时候都可以适应,也更有力量面对生活和外境等种种变化。 她强调,禅修最重要有正知见,如此一来不管顺境或逆境都会坦然接受。 她认为,其实不管有没有疫情,我们很容易被当下的烦恼影响心情,小至上班遇上雨天、塞车、迟到都会令我们烦躁。但如果我们学会禅修,不管任何空间、时间我们都可以通过禅修回到当下,放下负面情绪与妄想思维,就会明白即使烦躁、生气,也无法改变塞车、雨天的事实,就回到当下去接受它,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人很奇怪,很容易跟贪嗔痴相应,越生气就想越多,所以要懂得回来。有了正确观念之后,也要有技巧。初阶学者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腹部呼吸法,才可以回到正知见。禅心就如镜子,如实把所看到、听到、嗅到、感觉反映出来,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是需要时间去练习,可以从生活中体悟。” 传闻法师重申,禅,并不神秘,只要能够醒觉就不难,把它实践在我们生活中;同时,禅修也不一定要坐在禅堂学禅,生活中处处是禅。 她表示,每个人生活都应有禅,它可以帮助我们情绪烦躁时平静下来;而拥有安逸生活的人,也同样需要学禅,在安逸时候把握因缘禅修,突破自己对生死的执着,不再恐惧死亡。 “拥有安逸是福报,生活自然平静,但也要珍惜安逸生活与精进,否则只是在享用福报,也会有用完的一天。而学禅让我们在面对逆境时能保持平静,这才是禅的美。” 传闻法师表示,自从疫情暴发后,禅修课程已经从线下改为线上。但是也因为如此,让更多人参加。全国各地甚至新加坡都有学员参加禅修课。以往每周的线下禅修课大约是二三十人,但现在打破空间距离后,每周的禅修课平均都有70人参加。 尽管是线上学禅,但她认为,线上禅修不会有所影响,只要每个学员都打开视频,教学方面没有太大障碍。当然如果有实体的话,对新生是比较好的。 《禅行天下·Zenlog》借着禅修获得身心安顿 为了推广禅学,鹤鸣禅寺将于10月10日主办《禅行天下·Zenlog》微视频原创奖,让禅行者透过他们的视频分享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禅。 筹委会主席叶贞贞表示,这次活动的缘起,是因为鹤鸣禅寺2020年9月“世界一花国际禅修研讨会”。这项活动是为了传达韩国一位禅师满空禅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军从韩国撤退后,禅师摘下一片韩国国花花瓣,沾墨写下“世界一花”,象征平等、和平与和谐精神。 她表示,随后鹤鸣禅寺也陆续办了很多场禅修课程,尤其是疫情期间,人心惶惶,很多人借着禅修受益,得到身心安顿。为了继续延续“世界一花”精神,所以主办了这次的微视频原创奖,让大家认识禅并不神秘也不深奥,其实就是在我们生活中, 《禅行天下·Zenlog》微视频原创奖将于10月10日举行线上推介礼,届时传闻法师及曾毓林将以分享主题“在疫情下,如果依然生活有禅意”。同时,多位嘉宾也将出席活动,包括马来西亚柔佛州普照寺住持继程法师、韩国无上寺住持大峰禅师、香港秀峰禅院住持大观禅师及马来西亚槟城行愿禅院住持明眼法师。
3年前
一次机缘巧合,在我的理发师,也是启蒙我绘画曼陀罗的绘画老师——米米老师短短9个月里的倾囊相授与鼓励下,一朵接一朵的曼陀罗已填满我的8本画册。这对绘画曼陀罗一窍不通的我来说,的确有点不可思议。 记得老师说,绘画曼陀罗不必具备天分,也不必担心不会画画,只要随意涂鸭、打开内心足矣。比起正经八百的创作,我觉得信手涂鸦更加贴近真实的内心表达,我渴望那些无拘无束的涂抹,渴望在涂抹中让变幻莫测的梦魇凝固下来,所以我决定学习绘画曼陀罗。 犹记得第一次拿着笔开始画曼陀罗,却不晓得该从何下笔,结果对着空白的画纸足足愣了半个小时之久。后来经过老师的引导,我才渐入佳境,终于完成生平第一幅曼陀罗画作。 作画的时候需要安静的环境,在A4纸上用圆规先画一个圆,然后给自己一点时间放松,自由冥想或联想。在这个过程中不做任何的判断,只是自然的观察,此时此刻心里面会升起一些感受与意象。 通过不断的临摹学习,才能把一幅好的作品临好和临像。虽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可是勤劳不断的练习,所谓事在人为,总会取得理想的成绩。绘画曼陀罗可以训练耐性、定力与专注力。我们可以静心,可以释放不良情绪,学习活在当下。自认急躁性子的我,自从接触曼陀罗画之后,学会了收敛自己的性子。 静心观察生活的美 我也找到数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互相分享绘画的乐趣。疫情当下,传递正能量让我们每天充满自信和激情,更从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平常对生活粗略地观察,现在也变得细心起来了。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提高了,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常识,更让我时刻静下心观察生活中的美,对于家居设计尤为裨益,知识也得到了拓展。 我一向热爱拍照,出外游玩时肯定不会错失在打卡景点拍摄照片的机会,以留住美好的回忆,再将照片收集设计成一本本的相册。疫情当下我们都无法出外旅游,更甭说拍照片。惟通过绘画曼陀罗,我依旧有机会让外子表现他设计相册的艺术细胞,经过他的巧思设计,我用尽心思与时间画出来的一幅幅曼陀罗,摇身一变成别具一格且充满回忆与感动的相册。 宅在家里的日子,追剧、网上冲浪之余,不曾想过绘画曼陀罗也能增添生活色彩。生活来一些雅致,活一点绘画意境出来,周遭自然美不胜收,怡情养心。 【星云秘笈】一起来授招 欢迎大家投稿,稿酬从优。 非一般的生活,各行各业其实都有人绞尽脑汁,用心尝试将事情办得更好。 这期间,您可曾琢磨出了什么生活经验? 欢迎您提供能让大家参考的心得与方法,也欢迎您阅读并借鉴!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