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驻村艺术创作

在台湾入围海内外逾百个影展的停格动画创作者刘静怡(Raito Low),来自马来西亚柔佛。她凭著大学时期完成的首部停格动画《菲索》入围高雄电影节后,打开了停格动画的创作之路。除了与旋转犀牛、张徐展等荣获金马奖停格动画团队合作,刘静怡同时也驻村办展,作为个人创作的养分。 在台湾的生活了10年,今年4月,她回到马来西亚展开为期3个月的驻村计划。辗转马六甲、古晋、吉隆坡三座城市。从峇峇娘惹的瓷砖到比达友人的珠子,最初专注要探索的身分认同课题,刘静怡貌似找到了答案。 除了是一名停格动画创作者,刘静怡仍是台湾艺术大学动画艺术硕士班的研究生,也是来多创作(Raito’s Art)工作室的负责人。她兼顾多重身分,同时与专业团队合作执行不同的项目,还得抽时间进行驻村计划,只为增加个人作品的“厚度”。 为了从每一次短暂的驻村体验中,快速汲取创作灵感,她将自己完全投入新环境,以换取最深刻的感受。在台湾国家艺术文化基金会和本地云手文创基金会的协助下,这一次她将驻村地点设在马来西亚,探索古晋、马六甲和吉隆坡三座城市。 与专业动画师取景 而在开始分享刘静怡返马驻村的经验前,或许先看一看她过去参与的作品。 因为毕业作品《菲索》一举入围高雄电影节,让她有机会与入围导演切磋,“透过和他们的交流开启不一样的想像,让我知道原来停格动画的路还能继续走下去。”   大学毕业后,她参与以台湾传统捏塑工艺“捏面人”为主角的旋转犀牛团队,制作《山川壮丽》。此作品入围第57届金马奖最佳动画,同年在“洛杉矶国际短片电影节”荣获最佳动画奖。 随后,她加入专职艺术动画导演张徐展的团队,历经三年制作出17分钟的实验动画作品《热带复眼》。剧情以马来西亚人尤其熟悉的《鼠鹿过河》民间故事展开,观众透过苍蝇的复眼视角,观看纸扎动物角色“鼠鹿”如何避开凶猛鳄鱼,越过危险湍急的河。   “我们的工作室超级小,又必须塞满各种场景。而一个动作或场景制作过程繁琐,都靠人手完成,但最后也可能都没有用上。”靠著人手摆动玩偶,一格一格完成的动画,成功问鼎59届金马奖最佳动画短片奖,也同时入围多项国际影展。 而在上周公布的26届台北电影奖入围名单,她有份参与的《众生相》入围最佳动画片,并跟团队共同角逐杰出技术奖。就在她与许多金马专业团队合作作品的同时,个人创作也同步进行中。 个人作品趋向抽象 一边协助张徐展拍摄《热带复眼》,一边完成以植物为主的《女性爱情三部曲:〈绽放之种〉、〈婆娑之叶〉、〈簇锦之花〉》。去年参与《众生相》制作的同时,她到台湾花莲Makotaay和马祖驻村,完成《像石头一样柔软》与《收信快乐》两部个人作品。 有别于偶动画,她在个人作品中使用植物、石头、信件等物品,问起缘由,她说:“故事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框架,我希望大家能在没有框架之下,感受我的作品。”她想要看作品的人,套入自身的情感感受   开展“我是谁”的驻村旅程 在台湾生活十年的刘静怡,操著一口台湾口音,与当地人一样搭捷运上班上学,“但我同时又不是台湾人,始终面临各种身分问题。”她接著说:“像是移民者为了生活,搬到更合适自己的土地上,那是不是说他们的身分认同就能定义在这片土地?” 而此时选择返马开启驻村计划,为的就是探索身分认同。 她生活在台湾,他人认为她属于这片土地,但在身分上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带著这样混乱的疑问,她回来到了马来西亚,“我想重新认识感受。我来自的这个土地,探索的身份认同是真的在这里吗?还是在台湾?” 舶来品转化成在地文化 身为马来西亚人,首次踏在东马的土地上,此次短暂拜访古晋,给了她全新感受。原住民为大宗人口,在这里她看到了当地乌鲁人(Orang Ulu)和比达友人(Bidayuh)重要的文化纹饰之一的珠子。 若回溯珠子的来历,原产地大多来自中国,经由航海经商贸易带到海边,再传到森林内陆,“闪闪发亮的珠子,这样的色彩和质感是森林里没有的,他们(原住民)当然觉得这是珍奇异宝。”她补充说:“珠子的珍贵性,让它几百年前变成当地民族代表性的饰品,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对于外来的物品,最终被一个族群当作崇高的存在,她为这样的现象感到有趣。刘静怡表示,甚至是马六甲峇峇娘惹的瓷砖,也是从日本和英国引进,类似的瓷砖也能在台湾金门的大户宅邸建筑看到。她说:“为了回馈家乡,旧时在东南亚经商的富豪,混合台湾和南洋的风格去建房子。”     在“异”中求“同” 从中,她进一步发现,虽然不同国度以及区域文化间的相异是必然,但隐约仍寻得相似之处。 开启电脑搜寻关键词,刘静怡说,“砂拉越原住民的琉璃珠子,台湾原住民也有,你看,不是很像吗?”看到了民族文化的雷同,她那深藏心底对于身份认同的困惑,慢慢地拼凑出答案。 “很早以前身份跟民族之间是模糊化的存在,既然我们的来源相似,民族文化是同一条线,为什么要以自己是哪里的人为据称?为什么要活得那么拘谨?为什么一定要活在什么国家里?”     于是,她把心底最早的疑问以及后来寻获的答案,用一帧帧的照片堆叠制成最新的停格动画,计划6月在吉隆坡苏丹街的当代艺术空间Lostgens’ 展出。   上千张照片组成的10秒 目前,她的最新创作仍在进行中。打开电脑里一个又一个档案,装的是一张又一张的瓷砖和珠子相片。 在上千张的照片中,刘静怡先按照颜色、形状分类,只为制造出影片的随机感,“瓷砖档案名有中国花、中间、正方形,我用自己的方式分类,这样才会呈现出乱中有序,随机却又不太乱的感觉。”随后,她把照片分类后导入剪辑软体中,影片中每个画面都是由一个个序列排列而成。 问起短短十秒花了多少时间,她回复说:“这算是比较紧凑的状态,一个礼拜拍摄,一个礼拜剪片⋯⋯两个星期算很快了。”来临6月,刘静怡在吉隆坡将有一系列的座谈以及展览,有意出席者可以在脸书搜寻专页“Raito’s Art”获知更多详情。     后记: 在采访那日,刘静怡凌晨刚从砂拉越落地吉隆坡,早上接著与台湾的工作团队视讯开会。在马来西亚忙着创作个人停格动画的同时,也得兼顾在台湾的工作。 想起过去的4月末曾出席刘静怡在马六甲的分享会,一名观众在讲座的最后对着她高喊:“你真的是天才。”问起当时被称作“天才”的感受,她说:“有天分但也得努力才行,我觉得是相辅相成的。你要先努力,那么老天爷给你机会时,你才有办法接住、不浪费。” 看更多: 10名马港人气漫画家联手办展 马来西亚香港国际漫画周一时之选 GenAI Academy生成式人工智能学院 Coursera助大马职场人掌握AI应对新时代 自闭症状况各不同 并非都需要特殊教育
2星期前
锺昱甯的个人第二个艺术展“Garden of the Mind”正在吉隆坡The Back Room展出,展示她去年参加驻村艺术创作计划的作品。纯美术系毕业的她,目前正职是从事平面设计,不时接一些壁画创作案子,深知年轻时要全职当一名纯美术创作者并不容易,仍须靠商业维持生活,但她懂得从中找到平衡点,以个人生活观察和体悟,投入纯美术创作,让心灵得到满足。 报道:本刊 关丽玲 图:受访者提供 2020年我国第一次行动管制令,封国封城,人人都被迫留在家抗疫。当时锺昱甯从台北艺术大学纯美术系毕业回来了半年。这段期间让她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想起在台湾常常爬山,宿舍接近大自然的环境,看过的植物,自然成为创作的题材。2021年,她申请到我国有名的Rimbun Dahan驻村艺术创作计划,知道那里是个贴近大自然以及种了很多植物的地方,4个月的驻村生活,让她创作出这一系列的展出作品。 “面对大自然,人类显得渺小,只要我们用心感受植物的形态,植物是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这番收获让锺昱甯有所启发。她的创作核心常探讨生命无常,就像植物的每日不同变化。 从锺昱甯过去的作品,可发现她的艺术风格以铅笔画较多,少有鲜艳的色彩。“我喜欢铅笔和墨色系的朴实和原始,没有太多的加工,不过这次驻村开始用较鲜艳的颜色去绣图。” 锺昱甯曾是达尔尚艺术学院纯美术文凭毕业生。毕业之后所创作的作品很多采用铅笔或者用香去烧,她谓是一种摧毁的动作。到台湾之后就常用缝补作为创作媒材,她说:“缝补的动作很特别,线很细,就像生命很脆弱,每条线是一个个体,重复的缝补又有坚固力量。” 驻村是在地的环境与人事物创作 锺昱甯当年尝试平面设计、画壁画,存学费到台湾念书。在台湾念书又有不一样的人文与艺术气息,从中收获了不同的养分。 她曾经在台湾和大马参加驻村艺术创作,Rimbun Dahan是她的第三个驻村计划。她认为,驻村好玩的地方,在于把自己投入在一个跟日常生活不一样的地方。每个地方的驻村形式不同,有的有主题,必须提呈计划书,有的是自助式,可以在那里生活自由创作。有的需付费,有的提供经费等等,驻村主要是让艺术创作者跟在地环境、人事物产生连结而创作。“因为没有在那里生活过,接触的东西都是新的,要面对各种问题,会有新的冲击和启发。” 以艺术创作疗愈自己 锺昱甯把工作和创作划分得很清楚。纯美术创作给她的满足感,就如每个人都有处理情绪的方式,有的在社交平台分享,有的喜欢拍照,她则是以艺术创作疗愈自己。创作过程也会面临停顿,她会先搁着和沉淀,之后再回来继续。 对于即将升大学的毕业生,锺昱甯认为,可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科系,尽管出来社会未必会跟所学的一样,也不必太在意是否赚钱。若太在意,可能会失去学习有兴趣的事物,而这或许是让某方面可萌牙的机会。 相关稿件: 技职教育up!up!up! 组织病理学家 以研究和鑑定病症为主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