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Newsletter
联络我们
登广告
关于我们
活动
热门搜索
大事件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简
本网站有使用Cookies,请确定同意接受才继续浏览。
了解更多
接受
您会选择新界面或旧界面?
新界面
旧界面
星洲人
登广告
互动区
|
下载APP
|
简
首页
最新
头条
IG热文榜
热门
国内
即时国内
封面头条
总编推荐
暖势力
热点
全国综合
社会
政治
教育
我们
专题
发现东盟
带你来国会
星期天头条
华社
求真
星洲人策略伙伴
星洲人互动优惠
国际
即时国际
天下事
国际头条
国际拼盘
带你看世界
坐看云起
言路
郭总时间
社论
风起波生
非常常识
星期天拿铁
总编时间
骑驴看本
风雨看潮生
管理与人生
绵里藏心
亮剑
冷眼横眉
财经
股市
即时财经
焦点财经
国际财经
投资周刊
娱乐
即时娱乐
国外娱乐
大马娱乐
影视
地方
金典名号
大都会
大柔佛
大霹雳
砂拉越
沙巴
大北马
花城
古城
东海岸
体育
大马体育
羽球
足球
篮球
水上
综合
场外花絮
副刊
副刊短片
专题
优活
旅游
美食
专栏
后生可为
东西
时尚
新教育
e潮
艺文
护生
看车
养生
家庭
文艺春秋
星云
人物
影音
读家
花踪
亚航新鲜事
学海
动力青年
学记
后浪坊
星洲人
VIP文
会员文
最夯
郑丁贤
林瑞源
时事观点
投资理财
族群印记
身心灵
VIP独享
社团动态
星期天头条
深度报道
非凡人物
发现东盟
百格
星角攝
图说大马
国际写真
好运来
万能
多多
大马彩
热门搜索
大事件
Newsletter
登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Nishanthi Apparow
VIP文
陈亚才/很有共鸣的交流
Dr.Apparow夫妇和女儿Nishanthi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你怎么会投入印度教和印度庙的研究?” 一个印度教,一个Estate,话题很有共鸣,整个客厅欢乐舒畅,彼此一见如故,我仿佛回到童年的Estate。 古代印度教有六派哲学,其中一派称为吠檀多教派(Vedanta);这个教派本身又有多个分支,其教义主要源自对3大经典的诠释,即《奥义书》(Upanishads)、《梵经》(Brahma Sutras)以及《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创立吠檀多教派的古印度哲学家及宗教改革家商羯罗(Swami Adi Sankarchaya)提出吠檀多六个神祗系统:湿婆派Shaivism、性力派Shaktism、毗湿奴派Vaishnavism、象头神派Ganapatism、鸠摩罗派Kaumarism以及实义派Smartism。 印度教神祇有3亿3000万的说法,Dr.Nishanthi Apparow所著的《Divinity in Diversity:Hinduism Illustrated》(《多元中的神性:印度教图解》,2022年出版)一书列出其中的108个,叙述个别神祇的职能、特征及象征性。 作者Nishanthi医生在2014毕业于UCSI大学医学系,本身的专业是神经外科医生。2006年考完SPM考试后,她开始对印度教产生兴趣,并学习绘画,师从Mr Yeoh。Nishanthi构思出版印度教书籍,得到父亲的支持和从旁指导。 作者发现印度教与印度神话如同印度榕树,叶茂根深,相互交错,需要用心梳理;随着涉猎越广,她对这个领域的兴趣越深。书稿完成后,父亲担任编辑和出版人。这是《Divinity in Diversity》一书诞生的背景。 书中108幅神像绘画是作者的创作。此书可说是一位年轻医生的宗教研究成果,前后耗时14年。作者绘制了一个图表:“印度教万神庙里的众神”,列出6个组合的神系: (1)Kailash: 凯拉萨山,指的是湿婆的圣山,即喜马拉雅圣山。 (2)Vaikuntha: 极乐天,这是毗湿奴的天界居所。 (3)Satyalokha: 真理界,这是梵天的居所。 (4)Bhulokha: 地界,或人间世界。 (5)Kashyapa: 仙人迦叶波,是许多神祇和生物的祖先。 (6)Devalokha: 天界,众神居住的世界。 聊起共同话题,一见如故 [vip_content_start] 拜读了此书,再通过朋友的介绍,联系上了作者,说明想就我们彼此的印度教书籍进行交流,并约定会面的时间。到达Nishanthi的住家,站在门口迎接的是她的母亲,笑容可掬;走进屋内,Nishanthi及其父Dr.Apparow Sannasai早已在客厅等候。我把《瑰丽的万神庙》送给他们,父女两翻阅后,颇为惊讶,并表示内容丰富,值得参考。话题也从这里开始。 客厅内的Dr.Apparow夫妇和女儿Nishanthi向我提出同样的问题:“你怎么会投入印度教和印度庙的研究?” 我说我小时候是在Estate(橡胶园、油棕园)长大的,从小接触印度人、印度庙。 一听到Estate,Dr.Apparow就来劲了,问我来自哪一个Estate?我说家人是从北马搬迁到南马,住过不同的Estate。而Dr.Apparow来自霹雳的Subur Estate(距离太平大约18英里)。Dr.Apparow说:“我写了一本Estate的书,要让你看看。”此书《The Rubber Estate Boy: Memoirs of a Tapper’s Son》(《来自胶园的孩童:胶工之子回忆录》),描述Dr.Apparow的园丘岁月,最想传达的启示是:胶工之子也能考上博士,为社会做出贡献。 书中提到胶园每个月都有播放露天电影,大多数时候是印度片,当时的印度片大明星,例如MGR、Sivaji Ganesan、JaiShankar等,我至今还有印象。 一个印度教,一个Estate,话题很有共鸣,整个客厅欢乐舒畅,彼此一见如故,我仿佛回到童年的Estate。Dr.Apparow夫人非常好客,准备茶水和糕点。 Nishanthi目前在Sungai Buloh Hospital和Selayang Hospital两家政府医院服务,同时修读医学硕士学位,专业是神经外科。她分享了她的书以及一些印度教的内容,比如她提到南方印度教寺庙的神像雕塑偏重黑色,多半采用花岗岩(Granite);而北方神像雕塑则偏向白色或浅色,采用的材料以大理石(Marble)为主。 这一家人是印裔Telugu社群,祖辈来自印度中央邦(Andhra Pradesh)的Pendurthi。 因为彼此的著作牵引,我们进行了很有共鸣的交流,充实,也充满惊喜。 延伸阅读: 陈亚才/印度教徒的葬礼 陈亚才/浅谈印度教殡葬文化 陈亚才/沿着儿时记忆走来 陈亚才/马来西亚印裔Telugu社群
1月前
VIP文
更多Nishanthi Apparow
下一个
结束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