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余棋华

不知道诸位对自己刊在报上的文稿是如何裁剪的。很久很久以前,就剪个四方、长型,或长稿时有凸有凹的块状;而今,我却喜欢整版剪下来,折好收进透明袋的文件夹。 不知为什么,还是很留恋当天看整版时的心情,看看插图美不美,邻舍的作者是谁。啊哈,一年下来,最常碰到的是张某与颜某,也真的是邻舍——一个在永平,一个在居銮,都在柔佛。 喜欢那次西西的插图,公园的长凳,描西西坐着。电子版的西西是戴了帽子的真人,只是女人上了年纪又短发,乍看会以为是男子。 虽然【星云】插图多为单色或二色,但我就是偏好这样子的简单,一种清新感。 如果走进任意门,回到年少剪报,必把当年《新明日报》每周半版【年轻人的】给剪下,那三五年的青春真热闹。有一个作者写得特短又很有氛围,与人说起都认同,连他笔名都像是原名——郭国强。他有一篇短得只有两三百字,写的是离别感伤,其中末了一句在问对方——怎么啦你?至此之后,我受之影响,喜用“怎么啦你?”而不用“你怎么啦?” ● 不知道作者怎么想副刊编辑,编辑又怎么想读者。从读者角度,正如范先生所说,题目就有如橱窗,要吸引人进来。编辑出一个“本日主题”引人,或者有时出个题目邀稿,这出题比老师出题给学生还难。编辑难为,又深具挑战,若资深作者来稿,或有交往的前辈,都一律“待用”不?这真考智慧。回复“惟不适用”,不是不好乃是“不适”,回函得体,后加一句勉励“欢迎继续赐稿”。是尊你为上,由上“赐”下。写得不好的新兵,月月来稿仍没进步,真是考验心软或心硬。 作者写得言之有物,是不是具体得毫无想像力?写得抽象飘渺,读者看懂不?客观而人云亦云,主观得来又是否自我膨胀?读者嫌之——都写得老套,又或学术性太强,读不完看不明;写身边琐事,那太零丁琐碎。而像台湾大师兄在殡葬业这样特殊的工作经历,或寻访精神病科医院里的神经个案,法医与警局有什么样的离奇命案、路边街友为何不回家……人们以为这样子的事故就一定能吸睛么?真文青假文青不文青在这些平淡日子里,又该写什么寄予报刊呢?编者难为,作者亦是。
1月前
01/选择 我们有——服装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就是没有生活设计师这科目可以读出一个专业。 若有,可以为我们设计青年时怎么过,已婚未婚当如何,忙到乱时,或茫然不知方向,又有何指引。生命的烦恼是常要选择,选择或对或错天晓得。 没得选择的是生在何处死在何时。如果两者反过来,生死有得选,人生路上由造物主决定,那人生是否不必那么多烦忧。 初始之时,选择真简单。选择各种喜好——喜欢什么样的颜色,喜欢做的事。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这些好像是不用费脑筋想,之后却要想很多的事…… ——升不升学?申请什么样的大学?又什么科系? ——之后是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公司?是在哪里为好? ——工作不开心,换工么?还是干脆换跑道? ——感情的事,我爱人不爱,人爱我不爱,继续等下去么? ——婚后定居这里还是哪里?接下来后半生的选择题愈杂愈乱愈心烦。不知道选择题哪一个才是对的答案。 总觉得小聪明人人有之,大智的人极少。不知会不会一题选错,全军覆没。生之圆满,欲且难成。烦到极时,或可选择像动物式的放空。 02/放空 有一天与妻说,人类多数不想把自己放在浪费时间上,总是做些事——即使那是浪费时间的事。我又说,你看看,动物除了寻吃之余,时间空着一大把。 多数看到鸽子在飞着,或停留在电线上柏油路上。这天,有两只在屋子阴影下的水沟旁,缩着脚,腹部贴在浅浅的泥上不怎么动,想必泥上可以透个凉。 又看到一只猫在小斜坡上,也是缩着脚,风吹在它的猫脸,因为我看到猫须在动。这猫我叫它Sombong,它永远不睬人。 动物的放空会无聊么? 这样的无所事事有一种舒心的恬静。有一次去到甘榜的海边,一棵树下,老太婆斜着身子在躺椅上,背着我,看到她翘起二郎腿,手持着扇。她穿着宽裤管的传统黑裤,那只翘起脚的裤管稍微退落,露了小腿,想必凉快。年纪一大把,想什么想,放空空,亦如裤管宽空空。 朋友的小儿子恩恩第一次在户外接触到雨水,雨水从屋檐流下,小恩恩用手盛着,露出愉悦的样子。他的脸仰着看从上端流下的水,小恩恩的妈由着他,没有呼喝,她说大儿子不会这个样子,小恩恩性格比较感性。 放空可以感性,理性不放空;不过,也当理性的放空。
2月前
有一阵子,看了好多日本Choki的视频。这么平淡的日子,她一人独居,拍摄她换床单,拍摄她洗刷小厨房;然后每一次是预备了什么食材,简单煮一餐,独自享用。偶尔风吹窗帘,偶尔两只家猫经过,镜头里只见这女主人的身子与双手,应是纤瘦型,不见其貌。视频只有字幕与背景音乐,间中音乐停顿,听到切瓜果的声音,或者听到搅拌杯里饮料的声音,听着看着非常疗愈。这样子的流水账,听得淙淙声。 于是想着自己一整天的流水账。 起个身,对着镜子刷牙,专家说刷牙标准是两分钟,而多数人以秒计就结束这项洗刷工程。再看看镜中自己,还好还没秒速变老,镜中的自己和昨日前日一样。另一半说她自己露出抬头纹,我说就当它是人类脸谱的线条美。开了水龙头,开始一天的水声。 几乎日日早餐都有蛋。近闻日本买蛋的人得抽签,如此珍贵。这个蛋啊,椭圆一粒,变化无穷;可以是主角可以是配角,可以有油可以没油,可以快弄可以慢弄。有次看到贫苦人家,囤积在一角是几大托的蛋,仿若天赐,没有肉食,也可生存天长地久。 日日翻报也是早上流程之一。报载大臣,近来他勤加突击;第一次听到有高官对属下说:“人民已经这么辛苦了……”他感叹属下对关卡堵塞之事不尽心。这一次摩托鸣笛,属下说这是惯性。他不信,前去观察,原来一个通关处堵了云梯车。移开后,摩托通行无阻,这无阻的通行摩托声,入耳也顺,听来也似大雨下降溪水激流。 晨澡后,开了衣橱,彩虹出现——不同颜色的衣物。时尚达人说,先看看今天天气如何,去的是什么场合,才考虑穿什么。有古经说:“不要忧虑吃什么穿什么”,说得也是,这里没有冬天,没有穿不暖,无需忧虑只有考虑。 上班驾那十几年车龄的老车,保养它如吕良伟,你看看吕良伟六十几仿若四十不到。车子的青春还在,它还未成老马。(本国已成老马的老马常有聒噪声,吾车不) 最爱的是苏打饼 上班路上都有树,左边的伸延上去,右边也伸延上去,左右两边有如握手问好。专题报导曾说本国所种的树已成亿。上回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街上,一棵树也没有,我们树的资产算是亿万富。有时路过树旁的大水沟,见到白鸟飞下叼鱼,那情景如入林区。 人有了米饭的温饱后,也想有个小小的愉悦。我的欢喜是工作快要结束时,一杯奶茶几片饼。最爱的是历史悠久的苏打饼。若要我画饼,必然想到四四方方这一块。后来各个口味都出了圆形饼干,这四四方方,就是那么老老实实,总觉得它是饼干的始祖。 夜晚用计算机,每日进项,每日支出,有余没余,可要清楚。天天的流水账,应当是闷的。既然是账,也得算得清算得准,之后上床好眠。 岁岁年年,溪水长流,日日如是,也甘心如是。
4月前
6月前
6月前
7月前
有时去到一些办公高楼,办完事后,在等电梯时,若是周遭无人,我喜欢伫立在玻璃前,望着下方家家户户的屋顶,感觉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很快的过去,人们的灵魂也从那里飞远了。诗人曾说:“……我们便如飞而去。” 喜欢听妈妈讲述的50年代,那时大家邻里都未有电视机,那到底有什么节目可以天天追捧的呢?妈妈说,午后四五点,主妇们在厨房忙着切菜煮饭的当儿,大家像是约定了,一瞧到那位美美的女老师出现,大伙就停下来在窗口、门口,等着看她今天穿的是什么款,是什么样的搭配。有时无意中被她发现有人看自己,她也会颔首微笑。妈妈还说,下雨时她撑的伞,也一样搭配,像是雨中一朵花。(我在想像,别人撑的伞不是旧了就是伞骨歪了,都摧残得褪色破旧。) 美美老师除了教育孩子,她回家的路途,还是妇女们现场直播的午后节目。 而男人的欢乐呢?是晚饭后到咖啡店,那时有咖啡女陪坐,没有提供酒的时代,只有咖啡女谈心说笑。妈妈说:“白天咖啡女来工作时穿着普通阿妈衫,很是刻板。到了晚上,换了高跟鞋与裙子的打扮,走起来摇摆像一尾鱼。”又说:“那家的咖啡女漂亮呢,那家就更旺。” 一九六几年,那时我们住在大街店屋的楼墙快要倒塌了,只得赶紧找个地方搬。新搬的地方是一栋大楼,上上下下住了六七户家人。除了房间,没有厅,只有长长的大走廊。有人要开生日会,开了音响喇叭声,熄了灯,就在那大走廊,仿如灯暗了的夜总会舞池,男男女女跳着舞着。在这样的年份,大家似乎都懂得不多,没人有大知识大智慧,只需肚子温饱,身体快乐。 70年代,开始翻阅《学生周报》;总觉得里头有许多真心话,俏皮话,特别是编者们的回复。编者作者读者,个个年轻年少打成一片。里面常介绍外国电影,那令人响往的巴黎,还有杜鲁福。那时中国出版大大本的期刊,封面总是阳光普照,脸色红润的农民,这真不像我们这里的世界。我还是每周寻找《学生周报》,这刊物穷得连封面也永远是单一颜色,这样的简单,十六七岁的我们各有幻想美梦,梦里一色亦无妨。 80年代各有各精彩 走到80年代,愈来愈前进了;喝啤酒已不是男人的专利,记得有女子在杂志写专栏,名为:“喝黑狗啤的女郎”,女性更是昂首独立。那时杨紫琼还没红,在比赛中被选为杂志封面的冠军,后又在大马小姐夺冠,就这样进了电影圈。这时候的港台作家,也都活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亦舒发奋半工半读去了英国,三毛流浪的风在吹着,林燕妮的文字与风华也在绽放。真的各有各精彩。 感觉一切繁华都在眼前,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可是到了90年代后,是疲惫了吗,是一切都飞远了吗。记得那时听说林青霞拍戏至半夜也不知为何哭了,后来就嫁了人,且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邓丽君愈来愈洁癖,常戴自己的手套,带着法国小男朋友,嫁也不是,不嫁也不是,都累了,憔悴了。连戴安娜皇妃“从此与王子过着幸福的日子”也没了。张爱玲住得像在雪洞一般,也死了。 真的是意兴阑珊的年代。 最近翻杂志,很厚重的一本,许许多多的广告,护发护肤美甲,保健营养养生,从婴儿的奶粉至老年人的奶粉,头到脚,小到老,千万种的物质,生活也是重甸甸的,感觉活着是飞不上了,唯等离开身体后。
8月前
林燕妮与黄霑那十几年的一段情,总觉得不是才子佳人的故事。像是少了些什么?虽是那么的风光明媚,但仍有其不安。黄没与原配离婚,黄再次情叛,自此至死两人不再见。 没想到2018年林燕妮也告别红尘。这个作家几十年来,一直有着不同的印象。她与黄霑,是女高男稍低的合框照。她与林青霞等人外游。她与陈百强是知心好友。她穿刘培基的设计上台颁奖,不然就是领奖。中年后她染了棕发,一次刘海呈深浅两色的线条。后来追求心灵的宁静,在一个佛堂穿着袈裟。除了文章,出现在人前的她姿态常有不同。 记得那年我独沽一味看亦舒。某次与编辑见了面,她说,你不妨看看这人写的。咦,这人写的没有亦舒的利落泼辣,却有一种开阔,客观而不那么人云亦云。于是林燕妮的杂文、小说一本一本的买;封底必附有她的美照。 她年轻时真的是斜杠人物。在电视台工作,幕前又幕后,又写综艺节目主题歌,写了专栏又写长篇,后来创立广告公司,又常出席各种酒会波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香港的繁华像是集于她一身。 她独立自主,处事干练果断,但心中仍有一片温柔处。她寄的稿子有香水味,而她的办公室竟然是粉红。她唇上有一小点的痣,女人唇边长痣又多了一份风情。 风华正茂也会走向云淡风轻。女作家的人生似乎都充满剧情——她读冷门的遗传学,很年轻就结婚生子离婚,进入电视圈,与已婚黄霑爱与不爱,婚与不婚,再经情变。期间仍然迈前,选修中文系。之后经历两个弟弟不敌癌症及母亲相继离世,寻求的是心中的永恒。精彩的人生,回眸时,她说,来生不想再做林燕妮,累。我想,情伤最累。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听小邓,那男歌手又听谁的?那个黄兄哭腔唱着:“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情意……”那是我姑妈的最爱,年少的我还没有太多的过去,不想学哭腔。之后出来的是这位青山,也是一座山,稳稳的站着唱着,是没什么不好,只是迷不上。 那时期男人剪发多了一种选择。可以不去印度理发室,可以不去阿伯阿叔理发室,可以到比较现代化的Unisex saloon,里面的理发师多为年轻女子,她们都在听一个男子的“诺言”,那是刘文正。 这样的唱腔有点怪,听久了却也觉得很自在。之前的男歌手唱得一板一眼,站出来就是那么站着,再也没什么了。我们却从不知道刘的出场是怎样的——戴帽不?有围巾不?身上是红是黑是什么颜色,是海军装,是风衣,是礼服还是轻装,永远不让你猜着。 唱抒情曲,他会用他多情的眼神杀死你。唱快板,扭几下迷倒你。刘的红,在于那年代几乎男男女女都听他。他没有绯闻也没有地下情,因为他是她们的。我们男生希望身形有他的高度,五官若能像他就更好了,最好还能像他一样迷倒女生。男歌手的卡带我只买他的。 我要亲眼见大哥哥 他巡回演唱要来新山这一站了。与杂志社通报一声,我要去采访,亲眼见见这大哥哥的模样,要听他说了什么话,要去感受他。 在酒店的大厅等着。一群人从电梯出来,就这样的走出来,我觉得他像是一个贵族或是一个王子,一身蓝,周遭没人托着他,他却好像被托着。我走上前,旁人稍排开,我是不是该跪下拜见呢。 我在大厅的一角,开始与这巨星访谈。最记得我问他的优点与弱点是什么时,他说:我的优点是我知道自己的弱点。我又问:那弱点呢?他促狭地说:我的弱点不告诉人,哈哈。 夜晚去他演唱的地方,闹哄哄,我没记下什么。他是大众的。一周之后,杂志刊登了这篇采访,而出现的大题,天啊,编辑出了这样暧昧的大题——我与刘文正的一段情。(此情是什么情,吓得我。)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小邓十几岁出道就那么红,她活泼,可爱,甜。我不怎么喜欢。我自觉孤傲,不喜一窝蜂,冷眼旁观。这种青春洋溢,甜到腻,很快就成为过去。 之后对她刮目,她去了香港,粤语不行后来也行。去了日本,再次提升自己,不久却发生假护照风波,面对林林总总的磨难,能够继续前进,带着一种坚毅的温柔。 那年第一次守候在酒店外看明星。她穿着红色热裤与T恤,从酒店的电梯走出来,样子清纯,那是她初到东南亚的时期。 第二次是10年后,她容光焕发办了巡回演唱会,外头有许多猜测,这次演罢可能就要结婚。她的演唱会在中段必然步到台下,与观众贴近。我从很后的座位赶紧去到舞台前,与她握个手。她着了露背装,也真的热,见到她背上的汗珠。那晚她的发型是那种爆炸装,不明的我,在想着是真发还是假发。 感觉一切都那么美好。红也红过了,风波也平息了,婚也快要结了。 有一次翻到一页评论她的面相,是如何如何的平步青云,又如何如何的幸福美满。是么是么?后来婚吹了。她的俏皮风趣渐渐收了,带着一点点的落寞……无言独上西楼。 法国小男生的出现或许带给她些微的快乐,只是青春已逝,只是她将来可以为他生子么?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么?未来的一切并不像歌唱事业那样可以掌握。 或许开心的离去也算一种美,或许没到老死也是一种永恒的传奇。在泰国开心地度假,来不及告别也没准备告别而告别——我们的经典,小邓。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年少时,写了好几篇老妈子,我妈不是冰心的妈。与亦舒对母亲的态度也相似——不是客气就是生气。客气时用一种客观看妈妈的喜与怒,生气时就主观的写之发泄。后来惊觉,数年来写了4篇亦舒,而写我妈仅有3篇,超越生我之母。 见真人亦舒时,觉得她的背不是那么直,或许是长年每日清早伏案写作两小时。她不怎么化妆,白皙,直发。 她文章的前一句普通,接上的后一句常常才是重点。比如——忍无可忍,重新再忍。忍无可忍,那不就一刀两断么?不就一拍两散。她是反高潮“重新再忍”。另一句——思想消极,行动积极。咦,思想消极不是行为也消沉么?不是的不是的,人还是要活,还要好好活。 喜爱的女星是林青霞 记得一次她遇上笔战,起因是香港人说的煲电话粥,她与另一女作家谈了许多名人的八卦,也免不了她的心直口快,带着许多的加料调侃,全被录音下来。或许是亦舒不该,但那女作家更不应如此。我说那女作家不该姓白,因为心是黑的。我这里看不到香港报刊的笔战烽火,只知她被围攻,这也包括林燕妮。林燕妮身形较高,亦舒似乎如是形容——像是男人反串穿了女装。 她熟络而常通电话的女星是方盈(小说《我的前半生》就以方盈为蓝本),她爱得死去活来的男星是岳华,她喜爱的女星是林青霞(劝林勿修眉),还有之前的何莉莉(劝何勿除眼下的痣)。一次,无意中发现她也喜欢邓丽君,小说插段小邓的歌:“……丢进河里,埋在土里,让我俩永远永远的忘记。”那时她情伤赴英留学,在他乡听了邓柔软且绵绵的歌,想必也觉疗愈。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受了迈克的影响,我开始购买张的书。不敢说自己是张迷,因为张迷也是一个很高的位置。 一开始在书局买张爱玲的书很容易认着。张爱玲的书封面是同一系列的不同颜色与设计。是作者的心意么?还是设计者很明白作者的心?《流言》的封面是靛蓝色的天出现了月亮(一如她在一篇序里所说——开个窗口见到蓝绿的天与月),《怨女》是黄底浅白的月,《传奇》是湖青色升上的月。都有月亮,但,没有半月弯月。年轻时的张身形瘦削,脸庞却不小,也像月一般。她经常描述月——蓝色的月光、30年前上海的月、柳原与流苏在饭店里对着不同窗外的月。 十几岁读张觉得好,但是中学里没有人读张。华文老师也不认识她,都在鼓吹五四。寂寞的17岁是没人懂的寂寞。中学毕业前,华文老师还要学生写篇论文,我竟然写张,应该是没拿什么分数。 中国人对老的观念太落后 那天翻旧杂志,看到《明报》月刊在90年代也出过一期张的专辑,刊了十几个名家的评述。最记得於梨华写的一段——她送机之前,与张去了间小咖啡室,张不点咖啡饮料,而是香草冰淇淋苏打,非常愉悦地享受,吃罢闭目养神。於梨华想问的都吞进肚里,张这种自在很似现代版的王菲。那期的封面算是很经典的一张,就是张爱玲只手叉着腰,低眼俯视,真的是俯视尘寰,看罢众生。 张的作品那时是一年左右才有一本出版,一年365天这么长,必须天天有的看,不然精神空虚,无以填补。于是天天有的是亦舒的连载,每一周也有数篇短文。啊亦舒也喜欢张,对张贫嘴一次〈相见欢〉,那是张后期的创作。里头有一小段写说棉袍像彩鳞的蛇盘着,又有形容走路鹅行鸭步与鸳鸯;下来又有描述鹅蛋脸,以及咸鸭蛋透出红影子。亦舒评说这段仿如进入动物园,又像吃泡饭。亦舒不赞同张的复出,又用了一个比喻——有如摩西再生显灵吓坏人。这形容让人喷饭、抵死。 宋淇传了这篇文章给张。对于自己中晚年的复出,张淡淡的回应,也轻轻扎了一针:“中国人对老的观念太落后,尤其是想取而代之的后辈文人。”这样的两句话也真够玩味。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8月前
年少时总觉得自己像海绵,要吸啊吸。哪里有我的精神营养素?翻看几期的《学生周报》,看到里面有个“Our Way”。这样洋化的专栏名,中译反而八股。里头是两个青年人写同一题目,各有其观感。他们好像咱们的大哥哥,年岁在我们前面三、五年,就常看他们说了什么。那是雅蒙与迈克,啊连笔名都西化。 雅蒙似乎维护迈克,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发表,都由他把关。 迈克,那个张迷的迈克、杜鲁福迷的迈克、钟妮米朽迷的迈克。 他们常有机会看那些文化协会放映的电影,生活的场景都很悠闲写意,一些小烦恼小挫折写出来也很诗。你说你说,年少的我们怎能不艳羡呢? 被作者们喜欢的作者 迈克没写“Our Way”后,在《蕉风》开始另一专栏“轻描集”。这次是写得更自在了;每月一期的专栏,写四五个题目,一个题目短则百余字,长则三五百字,那么大的自由空间。《蕉风》算是重文艺,那些大文豪的中译,那些本土的乡土,长诗短诗,小的我一翻,先找“轻描集”。 那时发现许多小读者都喜欢他,而后来又发现许多大小作者也喜欢他。被作者们喜欢的作者,也算是魔高一丈的等级。 “轻描集”写得短,他写得长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这位张迷先生写的张。论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倾城之恋、桂花蒸阿小悲秋……那时期在《蕉风》写最多张的论述就是他。 后来他出了国,听说他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了书,后来听说在香港中译西片的字幕,后来不知在哪里听到有人这么评价他——迈克的文章受张之影响,却成功另创一格。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1】迈克/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2】张爱玲/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3】亦舒/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4】邓丽君/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5】刘文正/余棋华(新山) 【六日情/青涩年少迷了谁 06】林燕妮/余棋华(新山)
9月前
1/点石为金 男人啊,所需的是一个会点石为金的女人。 那天在副刊读到“化废木为工艺品”的薛应杰。他的转捩点是有一天妻子对他说:“你知道么?你做木的时候眼睛会发亮。”那时他四十几岁,中年迷茫,尽丈夫尽父亲打着一份养家的工。 与这个女人相遇时他眼睛发亮,多少日子以来那眼睛逐步少了一丝光彩,男人需要有一份他能喜悦地做的事。 当初他看到有人用树枝做了汤匙,他说,从未想过树枝可以这么美。从此他把捡来讨来的枝桠,或是垃圾堆里的旧木,重新修整成一个新的样品。是一个怎么样的样品?他说,木会告诉你它的故事。这样的说话,薛先生不是木匠而是艺匠了。 眼睛发亮,让人想起曾经流行许多年的一句话——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 报纸一角,照片中薛应杰夫妇俩中间站了一个少年。少年一手搭在父亲的肩,另一只手合在父亲的手背。这孩子必然觉得父亲的肩头撑得起,父亲的巧手能让任何事都迎刃而解,重要的是——父亲的眼睛会发亮。 2/石未点金 姓马的马哥哥没受什么教育,日日像马一样奔驰在路上,去了这家又去那家——他与妈妈及助手到办公室及住家打扫。 星期天在教堂里他几乎每次都要弄音响、电线、麦克风,做崇拜前总是在那里走上走下。他眉清目秀,衣着随便,若是整理一下,外型也可列入韩剧偶像。 他言语表达迟缓,有一回不知提了什么,第一句话几乎让我晕倒。他说:“我就好像圣经里的摩西……” 摩西是伟人啊,他怎会如此自诩?他不是那种口出狂言的人,大家噗哧一笑,下来他说:“上帝赐摩西一根杖,杖伸出去,海水排开两边,使以色列人过红海。”接着说:“摩西拙口笨舌,我也是。上帝赐我的是一把扫把,我就好好的出去打扫。” 哦……是如此。 没有轻视蓝领或劳力,只知他曾经有骨伤,工作时过多的屈身弯腰也会面对困难。他学过一阵小提琴,也上台演奏过,后来却停了。马哥哥单身,他需要一个让他眼睛发亮的女子,之后再让这女子去发现他的眼睛什么时候又再发亮。
9月前
教科书里的古人很遥远,那句床前明月光……这里的灯光那么强,熄了房间的灯,照进来的只会是路灯。若在香港,更是一夜霓虹放光明。 只因为李白诗句简单押韵,总算记得了那句。之后听蒋先生描述,李白处在一个好时代,若他是现今的青年,就会是飚车族泡夜店的哥儿了——他是千金散尽还复来。(老师教我们节俭,而今理财专家教的是分散投资风险。) 读书时只知达文西那幅蒙娜丽莎的微笑,这没眉毛的女人在笑什么——是老公疼爱么?是肚子里刚怀有小宝宝么?或许天生一副温柔模样,脸上常带着轻微的笑意。只是没想到这画家还迷上解剖,甚至暗中偷尸解剖,这达文西的好奇心也太重了。难以想像画蒙娜丽莎的手与挖坟剖尸的手是同一人。诗情画意与血淋淋可以共存。 那个血淋淋割自己耳朵的梵谷,没想到他的爱可以那么大。他年轻时,曾经把自己的薪水拿去帮一个妓女,只因妓女要养好几个孩子(那时的妓女无法避孕)。薪水给了,还不够,他说要娶她。妓女并不风情万种,而是一身疲乏脸色憔悴(画作有她)。这位画家先生的爱,可以上到山顶,面目发光,超然成圣。 免费送一只死虾 不凡的还有他——苏格拉底。因为有人转告他,神说他是最聪明的人。他自个纳闷,不明白自己聪明在何处,老是要寻找比他聪明的人,结论是——自知无知才是智。他有此自知。他美丽而泼辣的老婆却随时会怒冲冲骂他一顿,还会提一桶水当众泼他,他比喻说:“打雷之后,总会下大雨。”他还说,贤惠妻子造就普通的你,恶妻让你多思考,造就一个哲学家的你。两人相爱一生不够,来生还要爱。这样吵闹奇葩的爱情,算是异数。 我们东方也有姓苏的东坡,天天把酒问青天。这些酒仙不知醉后行为如何——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我说,哎,童子睡得那么熟,敲了不醒就不吵醒。如今的酒徒哪有“敲门都不应”的宽容,不应想必就要破门,然后一番暴打。想想酒仙与酒徒的酒品,到底是两回事。 这个东坡任你如何贬他到哪里,似乎都有东坡肉可享(听说之后他还有其他六十六东坡食牌)。永远不怨,豁达成那个样,都说从奢入俭不易,于他无碍,真的可以活得老死穷亦快活。 齐白石穷,为了省灯盏的油,早早摸黑上床。知道他画虾画得妙,不料他竟然也会画一坨坨的……什么来着?啊哈啊哈是牛粪。他的幽默真绝,替人画虾是论只算,有人要求画7只送一只,画好之后,客人说怎么有一只没那么活灵活现,他说死虾免费送一只。 我们这些锱铢必计的人,情感之事也算着进算着出,做人拘谨,步步小心,比不得这些挥洒上古之人;吾探索其中,更觉可爱处处。
10月前
只记得这老爷爷得了末期癌症住进这疗养中心,没多久就去世了。参加丧礼时,有个驼背的老太太是爷爷的妻,我们称她杜婆婆;另外有两个孙,都是十来岁,不见有其他亲人。 又隔了数年,听说那长孙极之暴力,连卧房的门都打穿一个洞。不知杜婆婆现在怎样了。 年终时慈善机构都会发送米粮给弱势群体,人问我:“你去么?去这杜婆婆家。” 抱着有限的仁慈,也抱着好奇——这家子是怎么活?我便去了。 杜家有三房一厅,婆孙三人,看来情况还好。客厅一角也搁着好多人送来的物资,家里应该没什么缺。 见沙发堆了衣物,杜婆婆喊:“阿杰,拿凳子给客人坐啊。” 那个名叫阿杰的孙在客厅电脑前,也不吭声,从房里拿来凳子,转个身又回到电脑前。阿杰身高也有5呎3、4,皮肤有点黝黑,五官俊秀。我看到那扇木门被打穿的洞,他就是那暴力少年? 他对着电脑,也不瞄一下旁人。杜婆婆说,谁来他也不理。 我觉得很有挑战,在他旁边自说自话——现在的少年人有没听周杰伦的歌呢?啊我想起有一首很好听,歌名好像……好像是〈稻香〉。(故意用了两次“好像”) 然后我又叽里呱啦说了一会儿,他的脸始终没有转向我。我说呀说呀,单腔独角戏演久了也累,而对手依旧默默无声只对着那有电的脑,我这没电的脑也着实没电了。静默的那一刻,电脑荧幕出现了〈稻香〉,MV里那失业汉回乡下见母亲。 阿杰没有母亲。 从杜婆婆口中,这家人好像被下了咒,怎么好好的一家子一个个就这样离开。杜婆婆生了一男两女,那儿子很早就夭折。养大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就是阿杰的妈。阿杰的妈患了癌症,病逝在医院,就在那一天,小女儿驾车赶着去医院,途中发生严重车祸,同一天里失去两个女儿。很难接受如此真实人生的剧情。 ——那阿杰的爸呢? ——好几年前离了婚,孩子由阿杰的妈抚养,他的爸一次也没回来过。 整个画面浮现——单亲的妈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这担子已很沉重;得了癌症,那是骆驼背上最后的稻草。 杜婆婆的儿女都没了,丈夫也死了,只留下这两个孙,两个有问题的孙。阿杰暴力,小的阿俊又如何呢? 她叹口气——阿俊时常晚间与一对夫妇出去,说是回收烂铜烂铁;哪有晚上做这个的,八成是拿了人家在户外的东西,这还不是贼? 我不知道当说什么,想了想,我说了拿俄米的经历给她听。拿俄米与丈夫有两个儿子,另外也有两个媳妇,只不过几年间,丈夫与儿子都死了,留下两个年轻的媳妇。3个寡妇怎么活?拿俄米劝两个媳妇改嫁,其中一个回了娘家,另一个至死也要与她一起。这良善的媳妇一个人挑起生活的担子,看顾家婆。后来认识了波阿斯,波阿斯是夫家的远亲,他娶了她。波阿斯背景富裕,她再嫁后也把拿俄米带着,从此无忧。 不幸的前段有幸福的后段。 我不知道杜家会有怎么样的后段。吾爱心不足,能力有限,常接触的只有阿杰(阿俊读下午班少碰面),不知道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他哭的一次是母亲病逝 午间拜访,阿杰不在家。杜婆婆说他准是去了网吧打电玩。去到网吧我就站在他身旁,问——要不要去麦当劳?他不会马上点头,差不多十几二十秒后,才对着机前点个头。 他若在家也是对着机——手机里的游戏。他躺在沙发上,我挤在他一旁,问——等下我们去吃冰淇淋?他的目光不会朝向我,也没表示。许久许久,我拍拍他的脚,说——不要再玩了,我们可以走了。再过十几二十秒,他才起身预备与我出去。 他喜欢汉堡、汽水、冰淇淋。渐渐的我向他索取成绩册,他愿意给我看。他渐渐透露最开心的是母亲健在的时光,他没有描述父亲任何事。他哭的一次是母亲病逝,然后就不会哭了。一点点熟络的时候,他问我可不可以带他去附近新起的游乐场,那里有摩天轮,还有笨猪降落。可怜的他,或者还想要有所回味的童年。 夜晚去到游乐场,我的条件是不许玩笨猪降落,这种垂直下降,听到最多的尖叫声,太危险了。他去试了一个旋转的飞船,转得越高越快。他下来时我走过去,他青着脸,我问怎么啦?他说不舒服,就坐在旁边的石墩。我担心着。(回想起来,他还是别人的孩子,有何闪失,又该如何?) 为长远之计,帮他申请了一间寄宿学校。院长已批,希望里面的辅导可以对他有所帮助。数次去杜家游说,他始终不愿意,杜婆婆也不鼓励。 想了又想,还有什么可行的?遂介绍一位小提琴老师,希望他投入音乐,或许可以抒发内心。学了一首小蜜蜂,要他拉一遍,还似模似样。两三个月后,老师说他不勤练,又缺课,后来便停课了。始终是孩子,没人监督,无法持续。 阿杰唯一能持续的,是在13个星期内读完13章约瑟的故事。我在想,阿杰16岁,而约瑟的故事发生在17岁。约瑟本有父有母,17岁那年,再也无父无母在身边,那是一个久远真实的故事。 我们每一周只读一章,由他读,读完之后谈谈情节,我希望这样来引导他。约瑟自小受父母宠爱,17岁那年被哥哥们出卖,成了奴隶被卖到埃及。一个幸福的人成了最苦的人。约瑟忠心工作,竟然在主人家成了管工。后来约瑟再次被诬陷与主人妻有染,这回更凄惨,被丢到监狱里。他仍旧做个行为良好的囚犯,最后不负充满波折的人生,从最卑微的人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我想让阿杰明白,人生的坎坷背后有其隐藏的手。 他真的读完13章。这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不知道可以在他的心里留下什么。 他弟弟阿俊要停学了,我问——你也会像弟弟一样停学么?他说他不会。 一次,去杜婆婆家见不着阿杰,杜婆婆说他去餐馆兼职。两次、三次都见不着他,再一两个月后,听杜婆婆说他也停学了,就在餐馆当全职。 他不是说他不会停学么……。他始终是孩子。 我不是与他天天一起生活的人,过往这些日子,我只是一只蜻蜓,在他池上点了水。 (后记:许多年过去了,想从脸书了解他,他仍然没有上传近年来的活动。生日时人们给的贺语,他也一律没回应。他的欢笑被妈妈带走了么?若有一天在街上遇见,从少年成了青年的他,我或许认不得他,他或许也认不得我,我们都成了路人甲乙丙丁……。多么希望结局不会是这样。)
10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