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廉价组屋课题

(新山19日讯)备受关注的皇后花园组屋区面对卫生环境脏乱和基础设施残旧失修的问题,其中一区的管理委员会透露,该区居民近20年来欠缴的管理费高达160万令吉,同时还存在非法扩建组屋单位、霸占停车位、治安败坏等问题。 该委员会向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不仅是政府的介入及拨款,还需要提升居民的公德心和邻里团结精神。 皇后花园组屋区包括44座组屋,共计4089个单位,居民人口密度很高,分别由7个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该组屋区建于1985年,是柔佛州最早期建设的廉价组屋之一。 皇后花园第45至54座组屋管理委员会主席朱沺璆和财政王奂井告诉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一些居民非法扩建单位,非法霸占停车位等,进而导致邻里纠纷不时发生,也有民众向当局投诉。 “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厅曾致函给管委会,建议我们根据马来西亚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757号法令)采取适当行动。”然而该管委会基于大家都是邻居和同理心,并没有采取任何法律行动。 根据该管委会,组屋区一些楼上单位,在走廊上安装了铁门,导致管委会无法进行更换走廊灯的工作。居民是因为治安问题欠佳,担心遭盗窃而擅自安置鉄门,然而这样的行为可能在火灾发生时,延误了救灾工作。 此外,楼下单位则建造了篱笆、设立了车房,还进行了前后扩建等行为,占据了公共空间,有些还妨碍了道路通行或导致清理排水沟的工作无法进行。 该会指出,皇后花园45至54座组屋有20栋组屋一共952个单位,多项基础设施陈旧,需要非常大的款项来维修和提升,并非管委会的财政能力可以负担。 王奂井披露,该会年前做出估算,粉刷所有单位,维修屋顶、排污管、走廊水管、信箱、垃圾槽门等,大约需300万令吉,随著近年来通货膨胀,这笔费用相信会飙涨。 朱沺璆指出,上述款项还不包括整修后巷已破损的地面,成了老鼠滋生温床,以及提升组屋的电缆系统老旧,因为设施已无法符合时代需求。 “电缆系统属于上个世纪规划,当时居民还没有安装冷气机。这里曾发生过多起火灾,并且频繁出现跳电问题,这被认为与老旧的电缆系统有关。” 他表示,组屋属于80年代的规划,当时居民们都没有车辆作为代步工具,因此组屋区缺乏足够的停车位。如今,公众将车子停在此处后去新加坡上班,以及有些人士将废弃车子停放在这里,加剧了霸占停车位的乱象。 “其他设施如信箱的铝制盖和水沟鉄盖,也因为盗窃问题被破坏。一些吸毒者居住在组屋区,成了治安隐患。” 他认为,尽管近日来组屋区的垃圾问题受到当局关注,并获得火速处理,然而如果民众的公民意识没有提升,乱丢垃圾的行为还是无法解决。 他表示,该组屋区的垃圾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委员会准备了一片空地供居民集中丢弃垃圾,但意外的是,由于该区没有设置围篱笆,导致外人可以随意进入,其中包括一些不负责任的小贩将食物残渣、椰壳等丢弃在此处,同时承包商和装修商也将废料丢弃在这里。 “我们甚至花了许多金钱来处理垃圾问题,包括租垃圾槽,甚至在该空地设立围墙,没想到还发生几次的火患。” 他说,也有的居民将床褥丢弃在后巷,损坏的电冰箱丢弃在走廊,有的丢在遮阳篷上。 柔佛州房屋及地方政府委员会主席拿督嘉福尼于日前带领官员,巡视皇后花园组屋区。随后宣布柔佛州政府计划设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由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厅的多个部门组成,以研究如何解决皇后花园组屋区基础设施残旧失修等问题。 当日,王奂井代表该管委员会,移交了一项备忘录。 当被问及备忘录的内容时,王奂井透露,该管理委员会在去年10月27日召开的理事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案。他们希望依斯干达公主城市政厅能够考虑将皇后花园45至54座组屋重新规划,从廉价组屋(早期屋价为2万2000令吉)升级为中等价格(大约15万令吉)的公寓。 他说,上述建议是基于现有的组屋空间有限,仅有500方尺(2房1浴室),没有电梯设备、没有保安亭、缺乏足够停车位,同时面对多项难以解决的维修问题。 皇后花园第52座组屋居民阿兹曼(55岁)认为,皇后花园组屋区目前面对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居民的公德心和邻里精神。 他表示,该组屋区如今的维护工作无法做好,环境脏乱,蚊子多,常见到蛇鼠出没。 他指出,组屋区在20多年前的居住环境良好,但是没有垃圾脏乱的问题,居民们之间守望相助。 “如今这里很多的屋主已经不住在这里,出租给来自各地包括东马的房客,邻居之间十分陌生,鲜少打招呼,也不会主动参与清洁运动。” 阿兹曼表示,他从组屋落成,当年1983年移交钥匙时,就跟随父母居住在该组屋区。 “当时我只是十几岁的少年,居住到现在,已经把皇后组屋区视为甘榜。” 另外,今年69岁的朱沺璆表示,早年他是在新加坡驾巴士,后来返回马来西亚后就积极义务参与管委会。 “由于我是甘榜出身,因此认为所居住的组屋区就是我的甘榜,我有这样的心态。” 他说,因此在2003年发展商呼吁成立管理委员会时,他就积极参与其中。然而,这里的居民缺乏凝聚力,不愿意出来帮忙,令他大失所望。 他透露,有些居民数十年来从未缴纳30令吉的管理费,其中欠费最高者超过6000令吉。直到最后,当需要出售组屋并进行过户手续时,他们才愿意清偿欠款。 退休人士卢先生(69岁)居住在第52座组屋,他认为最佳的解决方案是整个组屋区展开翻新、重建工作,让居民获得一套全新的单位和居住环境,一劳永逸解决多项问题。 他表示,住在该组屋区的生活方便,许多人像他一样,早年将组屋租出去,到了退休后拿回来自己居住。 “在短期内,我们当然希望该组屋区的环境卫生能够得到改善,屋顶漏水问题也能得到修复。此外,我们希望该组屋的外观能够重新粉刷,因为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进行过油漆了。”
12月前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