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木炭业

(哥打丁宜4日讯)谈起传统制炭业,多数人会联想到世界闻名的雪兰莪州十八丁炭窑。然而,你是否知道,柔佛州的哥打丁宜县曾经也是我国的炭业重镇?并且这项产业也是当地的主要经济命脉。 哥打丁宜的木炭业始于上世纪20年代,沿着柔佛河口两岸的红树林,以及种类繁多的木材品种包括马兰地木、大叶七、冰片等,为当地炭窑提供了丰盛的原料,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煤炭燃料的需求下降,以及木材来源逐渐减少,如今只剩下零星的火炭场在逆风而行。 距离哥打市16公里外的偏远郊区,有一片运作了三四十年的露天炭场,这里的炭工都来自印尼龙目岛,他们通过向本地华人“头家”以承包方式, 来经营自己的小小一方炭窑。 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日前走入这个国内硕果仅存、采用最原始方式来生产木炭的窑场,了解当地炭工的实况。 现年50岁的哈仑和妻子依丝宁(40岁)在5年前到这里谋生,据他披露,他俩“承包”了3个窑区,根据与场主的协议,他们每生产1麻包袋(约25公斤)的木炭,可获得3令吉的回酬。 实际上,所谓的露天炭窑,就是没有任何遮盖的火炭工场,它仅是工人们自行用木板间隔开来的一块长形区域,然后就地制造一个“燃烧场”,将埋在土壤中的木柴进行高温熏烤,经过固化和过滤后变成木炭;在这个过程中,也必须确保燃烧场的火苗不能熄灭。 哈仑说:“一般上,木炭的制作过程需要耗时两个月,收入也不固定,幸运的话,一个趟次会有二三千令吉的收入。” 尽管工作时间长且必须忍受呛鼻的浓烟,他们还是认为,和过去在家乡的油棕园工作相比,现在的情况还算理想。 两夫妻和其他一起来打拼的同乡,就住在炭寮边的棚户区,简陋的小屋也是自己亲手搭建。尽管生活艰钜,但他们受访时都表现得乐观和满足。 依丝宁说,她和丈夫都在努力存钱,期待有一天能衣锦还乡。 她说:“我们的3名孩子目前由我母亲看顾,等有一天我们存够了钱就会回去与他们团聚。” 两人的同乡慕斯达法指出,近年由于木材原料减少,导致他们的收入也受影响。以往好景时,一个月收入曾达到四、五千令吉,现在平均只有2000到3000令吉。 他说,制炭过程非常辛苦,除了忍受高温和炭烟,也必须承受日晒雨淋,为了避免过度曝晒,炭工们都会在夜间或凌晨进行筛炭工作。 另一方面,窑场主人李发周(66岁)告诉记者,他经营此炭场已超过30年,所生产的木炭都是运往吉隆坡再销售。 他坦言,和早期相比,炭场的运营是越来越困难,就好像其他传统行业一样,面对不确定性和挑战。 尽管他认为木炭业的辉煌已过,但是人们对这种燃料的需求还是存在。 “近年火炭烧烤的饮食潮流大行其道,一些歺馆还是需要用木炭,所以生意还是有得做,只是出货的速度没有从前快。” 他也说,该炭场目前有10余名工人,全都靠看这份工作养家糊口,既使前路难行,他也不会轻易结束生意。 曾经燃烧着希望与热情的火苗,如今逐渐熄灭, 传统木炭业在充满挑战与变革的时代中,是否还有逆风转盘的契机?
1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