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王婷婷

“你读书的时候也喜欢地理和历史么。读地理是有趣的,可以知道空间好大。读历史,就知道时间没头没尾。那么大的空间,那么没头没尾的时间,我却会和你碰在一块儿,只隔着一张桌子,你说巧不巧。”——《我城》西西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其实并不假。 自从长期不在岛城后,为了不错过与岛城有关的资讯或信息,媒体的报道、自媒体的创作,对我这个离岛人而言,是下饭时的好伙伴。而就在某个傍晚,发现本地华文电视台推出的《一周拾谈》,而当中其中一个片段,便是第39期《城视报》的主题——槟城的老招牌,另一则片段则介绍了槟城的墓园。 从小每当在乔治市一带用了晚餐,爸爸就会带我们游车河。穿梭在头条路、二条路、Penang Road、牛干冬路等,这些路名或许在我还未开始认真认字前,已在脑海中浮现又浮现,在耳边萦绕又萦绕。槟城的老街名由杜忠全老师在其著作《老槟城路志铭:路名的故事》已详尽地记下。而这些不算宽阔的街道旁,矗立着一排排的战前老屋,老屋的大门上、柱子上、二楼窗口之下所挂着的、镶嵌着的招牌,对岛城的我们来说,是那样自然而不会多加留意的事情。 离开岛城在现代化的城市居住,才发现岛城的面貌如此可贵。在《一周拾谈》制作团队的拍摄下,岛城那些质朴的、低调的招牌犹如守护神,默默地看守着这座迎来四面八方旅客的城市。早期的商店招牌、宗祠家庙的牌匾等除了出自名书法家如崔大地、于右任、孔翔泰之手,有者还附上马来文名字、英文名字。据“槟城字游导览员”陈姝利所述,槟城老招牌的中文名多半以红色拓印、马来文名字以青色拓印、英文名字以蓝色拓印,一排街道上的招牌大小不一,竟然是那样井然有序。如此地灵人杰的年代…… 比起如今电脑软件所能设计整齐划一、能加上各式图样的新招牌,老招牌如同这座世遗城市的好伙伴,度过一载又一载,任凭风吹雨打,任凭字迹掉落。字迹掉落后,也许是另一种缺陷美。不同字体、字形的招牌如此熟悉得令人忽视,却也是不可忽略的。 谈到“槟城”,一般而言的刻板印象便是炒粿条、淡汶饼、塞车……不过,陪着这城市见证风风雨雨、见证整座城市矗立一栋栋高楼大厦的,还有那百年墓园。当我们在康华丽城堡端详莱特上校的雕像,其实那不是莱特的面貌,而是他的儿子。莱特反而长眠在槟城红毛路基督墓园,一座1787年便有英国官员埋葬于此的墓园。 根据英国档案局资料显示,这个墓园其实是两千多人的长眠地,当中有英国、美国、中国、澳洲、法国、德国、爱尔兰、苏格兰以及亚美尼亚人。无奈在日军的摧毁下,目前仅找到459个墓园。虽然这座墓园极少受重视,不过墓园里埋葬的不乏名声响当当的人物。除了能在网上搜到一些资料,槟城古迹信托会也有主办导览活动。若有天回到岛城,我想这样的导览活动必会出现在to-do list内。 不会出现在教科书里的历史 除了基督墓园,我城还有全东南亚最古老的犹太人墓园。1835年起,便有犹太人长眠于我城。或许近200年前,他们也没想过有一日,将离开自己漂泊不定的故乡,永远地埋葬在这座热带岛屿上,而后代也因种种因素无法留在此地。园内的尖三角、圆形、四方巨型的墓碑就这样寂静地坚守在这座岛屿上。拍着Jewish Cemetery的铁门,其实可以看见光大大楼,我城的历史发展就在这密集的空间,走过一代又一代。 无论招牌或墓园,都是槟城开埠后的历史进展,而他们百年前的到来,与这座城市产生的火花,也曾经如此绚烂。就算有天硬生生地被抹除、或是抵抗不了历史的横流,却也磨灭不了他们在这座城市所留下的印迹及足迹。我城,拥有如此丰富历史的我城。虽说这些历史,不会出现在教科书里。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感谢《一周拾谈》团队的用心制作!
7月前
●我想向教育部长法丽娜西迪推荐的书是《杏坛岁月》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教育部长,相信您前几日必定获悉,教总促请教育部关注近年来逐渐增加的教师提早退休现象。相信您也知晓,韩国则有老师不堪学生家长霸凌而选择轻生。拥有政治家及律师背景的您认为,要当一名人人眼中的好老师,是否 容易? 尚在求学之时,我们一班莘莘学子常听闻老师投诉输入学生资料的系统常出现技术问题,有些老师甚至得熬夜完成,或是趁天未破晓之际,起身输入各类资料。同时,也常听闻老师反映文书工作繁琐,又或是突然接到调职通知。这些课题对老师而言,已是老生常谈。 长期之下,试问再尽责的老师,还有没有精力认真授课,关心同学们的身心健康? 教育部的掌权者可曾细心聆听教育工作者的心声?学生被老师甩巴掌、语言暴力案件的背后,教育部是否应该更重视老师的心理健康? 尤今老师于今年8月出版的新书当中,有好几篇文章描绘了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诲人与毁人〉一文中尤老师就提及,数学老师的语言暴力直接扼杀了她学习数学的兴趣。身为过来人,她便在书中提醒老师们教书是一份良心工作,绝对不要以“暴力语言”来“毁人不倦”。 我想,若教育部能减轻教师的行政工作,大家将更能集中思绪和精神,与每位同学在课堂上好好交流,从而减少体罚、语言暴力的事件。 另外,尤今老师也提及她曾与多位问题学生或是患上心理病的同学交涉。她陪着学生去看校方的心理辅导员,进行家访,甚至还到医院探访学生。试问被繁琐的文书、行政工作困扰的老师,是否还有更多时间及精力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 换言之,若有同学因为课业压力或其他打击患上抑郁症或选择轻生,教育部是否也是幕后黑手呢?不能把责任全加在老师身上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尊敬的部长,希望您读了这本书后,会发现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想必老师们也更希望能和学生分享知识,而不是对着冷冰冰的行政工作卖命。
7月前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平原老师曾言:同一座城市,有好几种面貌:有用刀剑刻出来的,那是政治的城市;有用石头垒起来的,那是建筑的城市;有用金钱堆起来的,那是经济的城市;还有用文字描出来的,那是文学的城市。 似乎,岛屿的时光总是缓慢的。当知名品牌书局入驻吉隆坡时,槟城的书局(排除售卖课本、参考书的)始终寥寥无几。所幸,槟城人还有岛读书店,还有《城视报》。 “岛读”脸书专页的封面照写着:“环海的热带岛屿上,迷人的古迹老城里,我们以书创造人文风景”,透露出它与商业连锁书店的区别。 而踏入岛读书店的那个午后,是我的首次体验。除了想到书店亲眼看到、触摸书皮,翻开书页,那个午后还有要做的事情——索取最新一期的《城视报》。《城视报》是我中学毕业后在一些咖啡馆或是学府里看见的刊物,而收藏这份刊物成了我的爱好。原因无他,里头的文稿皆与我深爱的家乡有关。 在这如此注重流量的时代,纸媒也不得不开拓路线经营社媒。而《城视报》编辑团队实实在在地透过文字、透过图片记录与传达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从创刊号介绍古迹区的老屋建筑风格,再到最新一期介绍乔治市内商店的招牌等,这一切都在为这座东方花园留下文字记载。倘若哪天这些地方消失了,至少还有文字留念。毕竟,一座城市有了人,有了文字,才是完整的。 有许多方法爱护一座城市 那天下午是我首次到《城视报》的工作室新址。对槟城大部分青年来说,这个地点一点都不陌生,就在由梅志雄先生改造旧铁厂而成的COEX共创空间。这空间加上不同的文青品牌入驻,且与巴士艺术中心相近,已成为岛上青年周末喜爱聚集的去处。不过,对于离岛好一阵子的我而言,走进该空间却找不到书店,只好拨电询问负责人。接听电话的,正是《城视报》的主编——张丽珠女士。耳边传来她的提点,方向感极为不佳的我才找到了目的地,顺利拿到刊物,还有机会在书店里细细地看书。就像回到大学时期,在商务书局里翻开书页,看看目录,看看其中一篇章。书店,是个有魔力的空间,让我们回到过去,反思如今的自己。 回到家后翻开第39期《城视报》,看着从小在乔治市见过的招牌皆有其历史背景,有于右任的墨宝、有胡汉民的墨宝、有李健的墨宝,觉得可贵之余,还有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仍不够深厚而感到懊恼……这座城市的魅力,就像深不见底的宝藏。 如今,精品酒店、咖啡店、文青商店纷纷入驻乔治市,填海计划在经历了1989年的程序后,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也在近期获得批准,这座城市的风景线终究会一变再变。这城市自2014年起,就有编辑团队时时刻刻留意着她的动向,真是何其幸运。更何况这本免费的杂志图文并茂、纸质甚佳、彩色夺目,我回到热情的岛屿时,怎么可能错过它? 爱护一座城市,有许多方法。很庆幸,这座城市仍有《城视报》记载着她的前生今世,甚至是未来。如果某一天你在槟城以外的地区看到这本刊物,也请你翻一翻吧!
11月前
当一座被冠以“世界文化遗产城”之名的市区,咖啡馆、文青店铺到处林立,高楼耸立,这座城市的灵魂究竟何在? 近期,文化遗产爱好者对于车水路一家家具店(前身为2000年初停业的槟城丽士戏院)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项27层楼高服务式公寓发展计划而感到愤愤不平。州政府的回应则是建筑物并非坐落于古迹区范围,因此只要产业拥有者的发展计划符合槟岛市政厅条规,计划便可获得批准。 令人不禁感慨的是,由于地点偏离古迹区,一座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建筑物不久后将告别东方花园。丽士戏院自1938年起,在光大大厦还未建起时,便见证着槟城的上世纪生活。丽士戏院曾被喻为最佳戏院,不仅具备中央空调,座椅也从美国进口。70年代该戏院放映的好莱坞灾难片《Earthquake》,是首次采用立体声响的槟岛戏院;放映《Superman》时,该戏院也取得可观的票房。除了播放影片,丽士戏院也曾是各大歌唱比赛、外国艺人如杰克·蒂加登(Jack Teagarden, 1905-1964)来槟的表演空间。 置放在老槟城的历史长河中,丽士戏院见证着岛民的日常生活。乔治市市区一带,便有十多所电影院,反映老岛民的日常写照,那是生活印记,更透露这座城市当时的繁华景象。 从外观而言,丽士戏院亦是文物的写照。它的建筑设计风格出自Charles Geoffrey Boutcher (1884–1964)之手。热衷于研究槟城建筑物的建筑师Alex Koenig受访时直言,我们理应设法保留这栋建筑物,它不仅有着装饰艺术的建筑风格,还具有马来亚元素的特征。更何况,丽士戏院是州内颇具规模的装饰风艺术建筑。看回老照片,不难发现它的前塔中间有两块混凝土板,并设有通风口冷却内部。一座建筑物所蕴含的信息,从不仅与“古旧”挂钩。一座城市,也正因古迹的交错,方可透露出独特的气息。 在古迹与新型建筑物之间,两者是否有妥协的空间?抑或是后者占有绝对优势?无可否认的是,当一座城市的旧风貌渐渐消失,当局极力逐渐塑造城市新景象,上世纪的一切一切,终将烟消云散……结果,城市的人文价值也只能由博物馆作为承载体。而这,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吗?
11月前
坦白说,我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翻译训练。与翻译最靠近的几次,莫过于大学时期翻译一些文件及曾用马来语翻译几首浅白的唐诗,以赚取外快。去年年中第一次参与中文翻译马来文的课程,看到同班学员都有专业背景,内心满是敬佩。在翻译班内,我就像一只菜鸟,看着其他同学侃侃而谈。 回想起自考取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文凭至大学生涯,马来语其实离我越来越遥远。偶有一些选修课或是帮忙翻译一些文件,才有机会使用马来语。偶有选购餐点时,马来文才有机会派上用场。毕业之后,由于工作领域,终究频频与马来语擦肩而过。“Tak kenal maka tak cinta”,这一次参与此课程,让我有机会重遇马来语,重新学习马来语,并重新思考华语和马来语互相转换的语境。 还记得第一次翻译作业时,一见到“无为”二字,反复思考了许久,才尝试翻译出来。后来,老师讲解有关篇章时,才领悟翻译需以理解为重,理解后翻译出来的内容才能达意。另外,翻译文章也讲究文字的通顺。还想起小学时期学过的“penanda wacana”,竟在这个时候依然可以派上用场。 特别喜欢讲解翻译谚语 上课时,特别精彩的部分在于老师会点名请同学翻译。虽然有事先做好一些准备,不过被点名的那一刻还是会感到些许紧张。记得有一次出现好多专有名词,像是《尚书》《春秋》《论语》,究竟该如何翻译成马来语呢?所幸老师给予一些参考词汇,我们才能够更贴切地翻译相关含意。如前文所言,翻译的核心在于理解原文后才翻译。因此,偶尔需要调整句子的语序、需要以汉语拼音标注专有名词后加上马来语的翻译,这些翻译的技巧旨在让读者明白。 我也特别喜欢讲解翻译马来谚语的环节。虽然华语与马来语的写法、读音可谓天渊之别,不过从含义上而谈,马来谚语竟然能够与华文谚语互匹,就像“sudah jatuh ditimpa tangga”及“屋漏偏逢连夜雨”,这难道不是一件相当神奇的事情吗?语言各别,却呈现一样的含义。 “Terima kasih! ”后来,终于明白为何一些运动员摘冠听到国歌响起时竟会激动得流下眼泪,因为那是一份无法代替的归属感——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得以重遇马来语,真好!
1年前
1年前
“我很难吃干的食物,那天你给我的cake,我以为不能吃,会给朋友。然而谢谢你,quality好而加水就可以吞,咖啡味及好味用料令我喜欢,我真的吃了整粒蛋糕,而有成就感,因为这表示我吞咽有进步。我每次以为不能吞而避开吃一些食物,其实上帝安排你让我感觉:不要以为都不能,可以try。当然,小心。” ——2022年1月 今年初和孙姥姥(大部分马大中文系的学生都称孙老师为孙姥姥)通过脸书聊天,姥姥发来了这则信息,之后我也告诉姥姥往后去吉隆坡时会再带着蛋糕拜访,可竟没想到5月14日傍晚下班后收到手机通知的那一刻,便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了…… 2021年11月回到大学参加毕业典礼拜访姥姥时,姥姥提及将在今年退休,可以好好休息、过悠闲的生活。3年半的本科学习生涯,上姥姥的课不算多,仅有古典文学课及马华文学课。想起从前上课,老师因患病而留下后遗症,因此除了尽力用言语沟通,还会预备好多好多的幻灯片,以期用文字解释清楚重点。每一堂课背后付出的经历,远比幻灯片一闪而过来得多。大二下学期(当时上的是古典文学课,主要文本为《红楼梦》),老师在课堂上询问有没同学想当《红楼梦》项目的短期研究助理,我便私信展开尝试。就这样,我有了在课堂外与姥姥更深一层接触的机会。 担任姥姥的助理是很暖心的事,往返的邮件中除了一些建议,更多的是赞美和好好照顾自己的叮嘱。在邮件里,姥姥也一直鼓励我多写、多创作,写好后让姥姥过目检查,只可惜至今从未拿过稿件让姥姥点评。踏入社会工作后,才发现这些字句多么可贵;亦可惜毕业后那邮址被校方自动删除,如今再也寻不回这些带给我力量的文字了。 我们学习的楷模 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姥姥也不吝于经济上的援助。大二那一年的学期假,大部分系友参与了到山东的游学活动。姥姥得知我没有参与,直言愿意赞助我。虽然我最后没有参与,姥姥还是自掏腰包汇来对一名大学生来说不小的一笔款项,叮嘱我好好生活,多买一些维他命照顾好身体。这件事不论过去多久,也终究会是我大学生涯中无法忘怀的事情。有一回姥姥获得“冰心文学奖”,也开玩笑说是冰心请客,全班同学(14人)每人获得50令吉。 到了大三那一学期,姥姥指导我们马华文学课,以不同文本认识马华文学。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堂课的“2018金马马华文学奖”,奖项分别有最佳导演(孙姥姥)、最佳剪辑、最佳女主角等,这似乎是3年半的课堂内唯一的独特经历。相信了解孙姥姥的人都知道,姥姥总喜欢想不同的点子,或是玩谐音哏等,让我们在课堂内外挖掘乐趣。 除了教学、学术、创作,姥姥在翻译及出版的领域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姥姥原本有本合著的书计划出版,这本书接下来是否面世也不知晓。不过,家乡房间箱子里有着姥姥签名的《红楼梦情结》,已然是记录着大学美好时光的证物。 姥姥,明日(5月16日)是教师节,谢谢您的教诲,我答应您一定会好好完成硕士课程,好好爱生命。笔落之际,不舍又涌上心头——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