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秩序

立冬了。气候赶不上时间的递进,台北清晨的天气似烤糊了的面包,焦屑在上空飘摇。昨日熬夜订补报告的疲惫尚有余温,精神碎碎地给风刮走一两闪思绪。不管怎样,今天的出游是安排了数月的行程,所有的报告和劳累都要让它有一口喘气的生路。承诺轻促我上路。我们今天要上阳明山去。 生命逐渐少了绿色的足迹就像地球少了绿色的焦枯。憔悴的研究生生活老引顾颉刚自怜的声音来陪读。 “但是我很可怜,从前的嗜欲现在一件一件地衰落了。去年一年中,我没有到过一个新的地方……家里挂的书画,两年还没有更动,把欣赏美术的意味完全失去了。”顾颉刚确实很可怜,大禹是一条虫的新论让他成为疑古辨伪的箭靶,伏案苦写的《古史辨》熬出历史成绩,却也熬出干巴的生活来,没有哈比家庭日,没有出游记,留下了一大套泥巴色的《顾颉刚日记》,在台北师大路的问津堂兜售。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生活?早前阅读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也看到同样的实例。一名历史学家拒绝生活上的一切情感,埋头写书,终于写好一本伟著,心里非常激动。他走向窗外望着月夜,恍然身边没有拥抱的喜悦。 这些例子会让我心惊,因为自小到大养成这种学业至上的模样;年龄渐长,渐对这种出游和课业的挣扎拉扯感到厌恶。近日越发觉得,实则,我想要的生活很简单,就像顾颉刚说的:“我很想得到一种秩序的生活,一天总是工作几小时,游息几小时;不多也不少,像小孩子的食物一样调匀,使得我可以作顺适的成长。”我要的也是这种均匀的生活,像小孩子的食物一样调匀,多么贴切又难以执行的比喻。 躺在擎天岗的草坡上,眺望游移的云朵,拥抱环山的绿色、秋风和笑声。那两个小孩,又翻滚下了草坪吧,难得在台北之外还有这一片尘绿的世界。朋友走上来,躺在我身边,前方是一坨润色的牛粪,长着一株茂密的芒花。我们3个来自热带国家的外客,全程把堂堂有名的芒花当茅草来呼唤。在浩蓝的天空下,我真愿意当牛粪上的一株茅草,抛开灰泥巴的生活,吸收天地的露水,均匀地成长。
6月前
清晨的马鲁里捷运站,永远都像刚刚散场的演唱会,人潮汹涌水泄不通,每隔5分钟一趟的列车班次,载走一群人后,月台腾出来的空间马上又被填满。 早上8点前出现在车站的乘客,都是惺忪的上班族,大部分人戴上蓝牙耳机试图隔开烦躁的现实,或是闭目养神暂时不去想待会儿要面对的老板与客户。铁路通勤族对列车到站有种类似穴居动物预知地震那样的能力,车站还没广播提醒,就率先绷紧神经提好包包,下一班车门打开让乘客下站后,月台的人要在关门的嘟嘟嘟警示声变得急促前踏入车厢里。 早高峰的车厢会变得比平时狭小逼仄,每个挤上还找到落脚空间的乘客,都会心存侥幸与同情地望着月台外等下一班车的同路人。车厢里的人绝对不能乱动,稍微抬手整理头发或是转身看站名,都会干扰到其他人,犹如多米诺骨牌那样引发系列的连锁效应,来自其他乘客的白眼和啧声会影响你一整天的好心情。若要挤地铁,就要维持好姿势不惊扰任何人,是城市人最基本的礼貌。 某一次,车厢边通勤族都维持好姿势等着车门关上之际,一个男子在急促的关门警示声中硬挤了上来,车里的人重心晃了一下,马上又在列车移动之前调整好姿势站稳。男子踩着死线硬挤上车厢,车门边的乘客已经心生怨念,只是男子还不识相地把手往口袋里掏手机,要知道沙丁鱼罐头里,陌生人之间前胸贴后背,每一寸空间都是奢侈,他却掏出手机直接就在拥挤的密室里打电话高声聊天。 声音之大,震耳欲聋,听不懂的语言,令人烦躁至极。 没人开口提醒,也没人出手制止,但我知道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在隐忍。大家都明白,萍水相逢的人们,就算看不过眼,却在开口的前一秒,潜意识里会觉得,你将来不会跟此人有任何交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家尽可能做一个互不干涉的陌路人。 想安静的人无处可躲 我也不是没遇过出言干预的情况,那是一个工作天的深夜,一个男子用手机看短影片,那些篇幅有限的内容,每一则都是近似声嘶力竭的外放噪音,坐在他旁边闭目养神的白领出言要求对方放低音量,殊不知男子不但不听劝,还在车厢发难,回呛白领不想听就不要听,继续我行我素刷手机外放噪音。白领打了败仗,只能愤然起身离开到其他车厢,大家都知道,纵使她逃到其他车厢,也会遇到另一个恣意外放手机声音的人。 可是再想想,在安静的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或制造噪音,这是作为文明人的基本要求,这些人在很多人在的地方肆无忌惮发出巨大声响干扰其他人,想安静的人根本无处可躲。就我多年在车厢里饱受噪音摧残的经验,虽说公共场合旁若无人手机声音外放,固然体现了此人不顾社会规则的无礼,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这些人不存在“私人空间”的概念,“公”与“私”之间的界限模糊。 日本地铁车厢人挤人却异常安静,充分展现内敛不麻烦别人的民族特性;至于在中国,多个城市的地铁都明文规定,乘客不能在车厢里外放电子设备的任何声音,也不能大声喧哗或聊电话。这些安静有序的车厢,靠着乘客自觉和严明法治在维系,只是马来西亚暂时还做不到日本人的自律,也没法照搬中国那样的执法魄力。 对付车厢噪音,或许应该转个念,毕竟活着就会消耗能量,活着就会发出声音。要知道焦躁的城市中出现杂音非常正常,就像城市中栖息的动物会也顺应社会秩序改变习性,都市的鸟类不只要适应钢筋水泥森林调整飞行高度,还要贴合城市分贝提高音量来和同类交流。我会尝试着像这些都市禽类一样,去适应那些集体改变不了的习性。
1年前
3年前
大部分人对日本抱持非常好的印象。6月初,日本给台湾捐出了124万剂的冠病疫苗,脸书上台湾的朋友们,纷纷更换头像,向日本表示感谢,也不忘在疫苗抵达台湾的6月4日当天,嘲讽一下中国。 曾经,我也对日本抱有很大的憧憬。记得初中二时,国营电视台第一次播出了日剧《海滩男孩》,当时正值哈日风潮,日剧以外的日本动漫、流行曲等,正风靡亚洲。看了第一部日剧以后,开始喜欢上日文和日本这个国家。从那时候起,就边看日剧边自学日语,直到上了大学才在必修的外语课上跟着日本老师学日语。 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终于有足够的存款到日本旅行。当时一口气去了东京、大阪和北海道。觉得日本一梦总算圆了,后来上天又给了我一次来日本留学的机会,就这样在日本待了5年。 刚到日本生活时,一切都是非常新鲜,刺激的。日本的新鲜玩意儿,你或多或少一定有听过。像“唐吉诃德”和便利商店里包装精美的商品,商店街的绚烂霓虹灯,让人沉浸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难以抽身。不过当这一切成为日常,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或许大家听闻或亲身体验过在日本购物时,被售货员当成“神”一般来招待及服务。即便没有买很贵的东西,这里的售货员也绝对不会对你露出不屑。在鞋店试穿鞋子,售货员会跪着帮你把鞋穿上。结账后,购买的商品会被包装成像可以送人的礼物。雨天,他们还会贴心地为你的纸袋加盖一层塑料袋。 当你步出商店,他们不只和你说谢谢光临、欢迎再光临,还会给你90度鞠躬,直到你的身影消失在他们的视线范围。这样的过程,让消费的人感觉很优越,像是买了几卡拉钻戒的成功人士;但背后的故事是,日本的服务业者在被“端出来”之前,可是经过了至少3个月的严格训练,从接待顾客的说话方式、内容,到站姿、体态、举止行为,都是经过“雕琢”的。友人曾在化妆品专柜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因为要一整天挺直背,端庄地站在专柜前吃不消而辞职了,而这位友人,当然不是日本人。 日本人态度守旧 日本人的“建前”和“本音”文化,近期被广泛地讨论。所谓的“建前”就是在人前说的话,“本音”则指内心的本意。在多人场合,就算自己有多不认同眼前这些人的想法和意见,也要懂得阅读空气,绝对要说迎合大家的话。举个例子,我以为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印象还不错,因为身边的日本人总是说,中华料理很好吃、中国很有趣、想学汉语之类的,说话的表情相当诚恳,但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日本人比美国人更不喜欢中国,而且还排在第一位。所以,身边的日本人是误解我是中国人了所以才说出了迎合我的话吗? 前些时候,日本同事的母亲过世了,但这名同事隔天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回到工作岗位,让我觉得日本人的心理素质真的很强。或许是习惯压抑,又或许是把情绪藏得很好,反正他们从不喜形于色。这种不轻易表现内在情绪的文化,让日本人被标签为“冷漠”。事实上,日本人也不否认自己冷漠。日本人习惯和人保持距离,不会八卦别人家的事,除非跟你真的很熟。基本上,办公室里,除了公事,不会多聊与工作无关的事,像是新垣结衣和星野源结婚等八卦。每天见面的同事之间说话的时候都是毕恭毕敬的,“麻烦您帮我处理一下这个……”“拜托你了……”感觉像是初次见面的两个人。虽然说这样可以避免争执纠纷,但我觉得,这种保持距离的交流并非真正的交流啊! 日本无论是在工作,或是社会的整体秩序与规划,都是非常有系统及制式化的。譬如∶电车的时间与班次、丢垃圾的时间、工作单位每周的定期会议,几乎每件事情都有需要依据的标准作业程序,你只要跟着指示做就行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日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排队等着进餐厅、玩游乐园设施,因为他们早已习惯只要按照程序、不慌不乱,事情一定能解决。基于凡事都有标准作业程序,一旦所谓的标准程序消失时,日本人便会显得措手不及,说的就是在冠病暴发后,许多国家都鼓励人民在家工作,日本却因为大量依赖纸作业而无法及时改成远端工作,大部分人还是必须每日通勤到公司上班。而且因为每日在固定时间起床,吃早饭,坐电车到公司上班已经成为标准作业,所以没有办法说改变就改变,像我其实只需一台普通电脑工作的,若要在家工作,还得事先提出申请。 日本人的研发能力很强,几乎每家公司的研发部都跟着季节变换推出当季的商品。日本人发明了数码相机、二维码、自拍棒等,当这些发明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接受及使用时,日本人却还在用底片相机以及现金付款,反映出日本人的守旧态度,需要相对长的时间来接受新的事物;对于冠病疫苗的接受度亦如此。从一方面来看,正是因为日本人的守旧,让经营了百年以上的拉面店得以维持至今,在日本可以吃到百年古早味;另一方面则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已逐渐趋缓,甚至面临被韩国及中国迎头赶上的危机。 在日本生活5年了,始终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融入日本人的圈子。日本的制式、系统化生活方式,让生活在体制里的人按照固定的方式生活,对于向往自由生活,创意满点的人而言,相信很快会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要不是有四季变化,我想日本的生活其实和马来西亚不会相差太远,反而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包容性与在许多事情上的弹性让人懂得变通,也更有趣。但是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哪里生活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得开心,身心饱足,足矣。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