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童心

在《七龙珠》的故事中,我们跟随着主角孙悟空和伙伴,见证了他们收集7颗传说中神奇龙珠的冒险经历。然而,第一个实际上许愿的人却是乌龙,他在最后一刻插嘴许下了一个相对琐碎的愿望——一条内裤。这个幽默而意外的转折是《七龙珠》早期章节中的经典时刻,展示了故事的幽默和不可预测性。每当我重阅这部漫画,都会想起那个纯真的自己,那个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和热情的少年。 想像一下,只要集齐7颗龙珠,就能召唤出那位能实现任何愿望的神龙。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Aeon的积分兑换活动,但奖品是一个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巨大绿色蜥蜴! 如果现在有7颗龙珠,我也许会召唤神龙让它给我一个不用工作也能拿三倍工资的未来,或者是一个每天自动更新的Netflix账户?前提是,必须先集齐7颗龙珠。此举说易行难,毕竟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在出门上班前找到落单的袜子可能比找到龙珠还要难!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我好不容易在各地“网店”收集了一组神龙和龙珠,放在书柜的一个显眼处。7颗龙珠默默地闪耀着,中间盘旋着一条威武的神龙,显露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优雅。虽然,我们都在这个被成人世界和责任包围的现实里忙着展望未来,偶尔回头看看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童年回忆,却也不失为一大乐趣。毕竟,谁能保证未来不会有一天,这神龙真的被我的真诚召唤了出来呢? 为了那个可能,我还是会保留一点童心,期待龙年的某一天能对神龙说:“神龙出来啦!我今年的愿望是——为所欲为。”
2月前
  在《七龙珠》的故事中,我们跟随着主角孙悟空和大伙伴们,见证了他们收集7颗传说中神奇龙珠的冒险经历。然而,第一个实际上许愿的人却是乌龙,他在最后一刻插嘴许下了一个相对琐碎的愿望——一条内裤。这个幽默而意外的转折是《七龙珠》早期章节中的经典时刻,展示了故事的幽默和不可预测性。每当我重阅这部漫画,都会想起那个纯真的自己,那个对未来有着无限憧憬和热情的少年。 想像一下,只要集齐7颗龙珠,就能召唤出那位能实现任何愿望的神龙。这听起来简直就像是Aeon的积分兑换活动,但奖品是一个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巨大绿色蜥蜴! 如果现在有7颗龙珠,我也许会召唤神龙让它给我一个不用工作也能拿三倍工资的未来,或者是一个每天自动更新的Netflix账户?前提是,必须先集齐7颗龙珠。此举说易行难,毕竟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在出门上班前找到落单的袜子可能比找到龙珠还要难!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我好不容易在各地“网店”收集了一组神龙和龙珠,放在书柜的一个显眼处。7颗龙珠默默地闪耀着,中间盘旋着一条威武的神龙,显露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优雅。虽然,我们都在这个被成人世界和责任包围的现实里忙着展望未来,偶尔回头看看那些带给我们快乐的童年回忆,却也不失为一种乐趣。毕竟,谁能保证未来不会有一天,这神龙真的被我的真诚召唤了出来呢? 为了那个可能性,我还是会保留一点童心,期待龙年的某一天能对神龙说:“神龙出来啦!我今年的愿望是——为所欲为。”
3月前
父母旅游时一向偏爱大自然风景,日本长野县的地狱谷野猿公苑是父亲提议游览的。他一心好奇,想亲眼目睹猕猴泡温泉取暖的逗趣模样,据说它们脸蛋红扑扑的,讨喜可爱;母亲呢,则只想在白茫茫的森林里体验寒风飒飒敷在肌肤上那种刺激感。 我们从东京乘搭新干线来到长野县,再转搭当地旅游巴士便可到达。一路上蒙受老天眷顾,天气极好,本来沿着森林步道步行约45分钟,就能抵达地狱谷野猿公苑,我们却用了一倍时间才到达目的地。刚起步我便精神紧绷,沿途有些步道结冰,泥土湿滑,我们虽然穿了防滑底的鞋子,亦是步步为营。我们鱼贯前行,走起路来宛如企鹅,好几次我险些滑倒,步道外侧并没设置围栏,更添加了几分风险。 一路上我一直碎碎念,目不转睛盯着父母的后脚跟,如稍微超出我预想的安全位置,便出声严厉喝止。慢慢来,往内走,小心点,不迭唠叨都哼成摇篮曲了。那老两口却无动于衷,充耳不闻,自顾自地沉醉在自己世界里。好几次我瞥见母亲的调皮举动,她提起脚丫轻轻踏雪,双手握着一团雪球朝着父亲身后抛去,随即若无其事继续前进。我纳闷,再三嘱咐,别顾着玩,看路啊。 母亲要求我为她照相,我吩咐父亲在前面休息亭稍作等候。当我们回到休息亭时却不见他踪影,拨打他手机却直接进入语音信箱,人生地不熟他到底去了哪里?我心燃起焦虑,忍不住浮想联翩,踱步徘徊寻找,脑袋不受控制创造出大自然把父亲吞噬的画面,情节恣意扩散,自导自演成了一部灾难电影。但我心知肚明这一切根本还没发生。 母亲一脸不足为虑的神情让我猜不透她心思。或许皱纹霸占了她的脸部表情,喜怒哀乐经过岁月磨练,难以掀起一丝波澜。平时她出口成章,今时却如此安静。蓦地我头部被一团冰凉东西击中,轻盈晶体悄然散落在我脸上,极短停留便融化了,冰凉水滴涤清我皱成一团的脸,一阵沁入心脾。我抬头瞧见母亲滑稽的笑脸,她说:他不是小孩子了,对你爸要有信心,他对大自然有一份敬畏之心,会照顾自己的,我们继续走吧。紧接着讥笑,说我不是好好活到现在吗? 帮我教训你老公两句 这句话带了几分调戏,话中有话,意思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年幼时我确实不是省油的灯,背上装了竹蜻蜓,满山跑,这是父母给予我的信心与自由,让我无忧无虑悠游度过青春叛逆期。皆因握着这份特权,更清楚知道自律的重要。 我暗自思忖,在我看来严重的事情,到了母亲口中,却能云淡风轻的化去。过度忧虑真的是一颗可恨毒瘤,老奸巨猾,趁你不留意时候吞噬当下的美好心情,搞得你头昏脑胀。 我回到当下,清醒了,懊恼错过眼前一片美景,如梦似幻。树身形高大,其影子投射在白雪上,剪影显出简单线条,隐喻出生活态度,虽无春天绿意却也不乏禅意闲静,安静观赏便有疗愈心灵的功效,心情逐渐恢复平稳。大自然不愧是伟大疗愈师。顷刻脑袋浮现出一个想法,步道旁边有未融化的积雪,来些点缀如何?我试探积雪的软硬后,便张开双臂,身体往后一仰,尽可能把身躯塞进厚雪里。肌肤接触到皎白的雪时我还想起了冰沙,绵密沙沙的口感。 嘘!一把声音引起我注意。一个绿荧光身影在我不远处闪现,我认得那件闪亮的外套,是我让父亲套上的。果不其然,这外套发挥了作用,在茫茫树海中看见了闪亮的你。父亲气色红润,笑盈盈招手示意我们快步前进;他挑起眉头故作玄虚,我也挑起眉头深深吸入一口气。他向我们展示方才拍到貌似鹿的身影,兴致勃勃说着他如何发现和不动声色的观察。我的好奇心被挑起,暗中偷听,但是又怄气他没察觉我的情绪,赫然想起重要事情。我以手肘戳母亲腰杆,提醒她之前交易:我不责骂父亲,但你得帮我教训你老公两句,好让我咽下这口气。母亲装聋扮傻,狡黠一笑,继续把玩手中的雪球。 我无话可说,恍惚中仿佛看见逆龄生长的小明和小华。年逾古稀,童心未泯,真好。
9月前
晚餐后,我们正要上楼时,小女儿兴致勃勃拿着一张涂上颜色的图画给我。她一脸欢喜地对我说:“妈咪,谢谢你煮了那么好吃的东西给我,这张图画送你。” 我看着那张充满童稚的图画,笑着问她:“姐姐也有炒菜啊,你怎么不送她?” “姐姐不要,所以我送你。”哎呀,原来是人家不要才送我啊。转念一想,证明她心里我还能排第二,也是名列前茅。 我看着大女儿在偷笑摇头的样子,心底猜到大概是嫌弃妹妹画得太难看。我笑着接过她诚意满满的作品,并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在她耳边说:谢谢,妈咪很喜欢,妈咪爱你。仅仅是这样的小动作,她就乐翻天,开始像个小麻雀,叽叽喳喳说着她接下来想要画更多图画送我。 即使在刷牙时,她都乐不可支地唱着生日歌给我听,说明年我生日(其实是今年才对),也要画一幅画送我,还有爸爸。 “妈咪,以后你生气我的时候,就看这幅画,你就不会生气我了。”此话一出,却莫名戳中我的内疚点。小女儿做事较粗心大意,确实经常惹到我大发雷霆。偏偏过后又会主动来找我道歉和解,要我拥抱她,证明妈妈还爱着她。是的,我还没做到无条件爱和宽容她们的过错。 常常,我仿若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和姐姐小时候的影子。于是,我不只一次扪心自问,无法接受小女儿的过错,是因为我打从心底无法接受自己的那些缺点吗?我还要复制另一个自己吗? “妈咪,我跟爸爸说了。”她兴奋的声音传来,打断我所有的思绪。原来,她真的用我的手机通过语音预先通知她爸爸,回来会有一个惊喜给他。接着,又把自己最喜欢的水滴小玩偶,用塑胶圈绑到像个蝴蝶结,放在爸爸的床上说要送给他。 学习返老还童 “你送给爸爸了,你自己不是没有了咯?”我轻轻抚摸她发丝问道。 “没关系,我有很多个玩偶,爸爸只有一个水滴,我希望爸爸看了会开心。”那是一个6岁小女孩最纯粹的童真,是我们大人遗失已久的真善美。她会因为妈妈的一个拥抱与谢谢,激发她更多的动力去爱别人。等到老公回来时,她还一手拉一个抱着我们说:我爱你们。 夜阑人静之时,拿着这幅画仔细端详,顿时生出惭愧之心。我总是用大人目光去看待她的作品,包括要求她们姐妹俩得达到我的要求。常常忘记跟她们一起蹲下去,耐心听她们说话,并从她们的角度去看天空。于是,彼此之间,总存在很大的代沟与落差。而且,一旦内心有了比较,心里的天秤就倾斜一边,口中不停在提起的公平,不过是骗人骗己罢了。 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是最珍贵的天赐之物,不容任何人破坏之。我愿能继续为她们守护着,也提醒自己不时都要学习返老还童,跟孩子一起用纯净的双眼,真诚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
1年前
2年前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这是唐朝皇甫松〈梦江南〉中句子,1953年丰子恺读词学名家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不禁“率书志兴”,“抄〈梦江南〉二阕寄奉”龙榆生。读诗读到凄馨味,控制不住激情,拿起毛笔随性而写,自然不过。梦中江南,青梅正熟。静谧雨夜,小船传来笛声,桥上驿亭边出现人语。如诗如画,江南让文人墨客沉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皇甫松是睦州新安人,丰子恺出生于嘉兴桐乡市石门镇,来自江南的人有更多难忘的闲适故事。 “从我乡石门湾到杭州,只要坐一小时轮船,乘一小时火车,就可到达。但我常常坐客船,走运河,在塘栖过夜,走它两三天,到横河桥上岸,再坐黄包车来到田家园的寓所。”这是丰子恺〈塘栖〉句子,他翻译《旅宿》,想到夏目漱石不喜欢火车。夏目漱石生活在19世纪及20世纪交接时,鲁迅和周作人都受其文艺理论影响。夏目漱石说火车是蔑视个性的物质文明:“把几百个人装在同样的箱子里蓦然地拉走,毫不留情。” 丰子恺说他理解夏目漱石的顽固,体谅他的心情,因为他也嫌恶火车。他说自己和夏目漱石一样顽固是自嘲,心底比谁都清楚“走它两三天”是趣味,是理解闲适意义的人才能体会的心情。江南水乡,边走边停,大自然和人合一。他留画作,实则自己在画中,在水乡中。艺术细胞是上天所赐,应该珍惜,节奏放慢才会衍生灵感。 丰子恺有童心,纯朴的世界是他建构美学的基点。若在太平盛世,慢慢走慢慢看,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为自己建立净土绝对可能。战乱之时,一切变样变味。规划好的生活增添变数。 因为二战,丰子恺被迫离开上海,携家小内迁。丰一吟整理《丰子恺传》时说他“生平有轻财之习”,发现家中只有数十元存款,大吃一惊,幸亏6个孩子平时把生日红包储藏,共得四百余元,暂充旅费。丰一吟说丰子恺带着未完成的日本侵华史画稿,战战兢兢,担心日军发现,最后忍痛把画稿扔到水里。安定后丰子恺重画,始终达不到初稿水平。此次扔画,带来遗憾。当然也有温馨场景,逃难期间,遇到很多丰子恺漫画散文爱好者,解决不少舟车宿食难题。丰一吟说丰子恺没有停止作画,“友人曾戏称丰子恺的逃难为‘艺术的逃难’。” 艺术家逃难,艺术跟着逃难。丰子恺前后走了6000里,沿途见流离失所人群,难掩激愤,他通过创作表达波动思绪。日子回不到从前,重点是不忘初心,不弃佛心。依旧是“护生”守信者,那是他对弘一法师的承诺。 战乱中的闲适是境界 误解丰子恺的人不少。他的同学曹聚仁是其一,听说丰子恺孩子都不喜欢艺术,曹聚仁断然叫好,又说“《护生画集》可以烧毁了”。原有的同学关系因为看法不同而出现裂痕。二人文章一来一往,曹聚仁认为局势恶劣,“不必要护生”。丰子恺不同意“救国杀生”。“杀敌”是因为敌不讲公道,侵略中国,违背人道,荼毒生灵,所以要“杀”。“我们是为公理而抗战,为正义而抗战,为人道而抗战,为和平而抗战。我们是‘以杀止杀’,不是鼓励杀生,我们是为护生而抗战。”丰子恺说。 丰子恺留下不少反战漫画和文章,原有的创作风格还是保存,平静淡然色彩一样不减。实际生活也是如此,虽是逃难,尽量让自己保持闲适心情。“桂林山水甲天下,环城风景绝佳,为战争所迫,得率全家遨游名山大川亦可谓因祸得福。”丰子恺写信给朋友这么说。朋友将信转给《文汇报》编辑柯灵,以〈丰子恺由湘抵桂〉为题发表。署名若霖的读者指丰子恺在抗战期间不该游山玩水,忘记“千万同胞的血腥气”。柯灵读后大骂若霖说风凉话,他说丰子恺家都毁了,只因为看了风景,“就连抗战行动和作品,都给抹杀。” 战乱中的闲适其实是苦中作乐,也是境界。周作人在〈自己的文章〉将闲适分作两类:一是小闲适,即在和谐的环境中产生的趣味与自由。一是大闲适,即在不和谐或遇残酷环境,依然以有趣的态度对待。他举死为例,死是无奈何的,“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此所谓闲适亦即是大幽默也。”闲梦江南和战时闲适是一体之两面,境界何等珍贵,夜深读丰子恺点滴,一些小事真耐咀含。
2年前
2年前
“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这是明朝临济宗僧人圆信的〈天目山居〉。山中清晨,卷起帘子,春风徐吹,乌鸦啼叫。没有其他地方比我住处更悠适自在。青山轮流伸头,探看我在庵堂中啜饮苦茶的姿态。 丰子恺有一幅画,题此诗最后两句。画中一引,诗句更是禅意绵绵。和周遭环境如何物我合一,于丰子恺不是问题,他是儿童崇拜者,羡慕孩子,认为人间最富有灵气的是孩子。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为此写文章,丰子恺回应是他不但“欢喜孩子,并且自己本身是个孩子”。有了童心,青山和人才能对话。 外物是有生命的,有童心的人知道真趣。丰子恺住过不少地方,寓所有名字。1922年在春晖中学教书时住简陋平房,墙脚处有杨柳,寓所命名“小杨柳屋”。1933年在家乡石门镇画图设计,建二楼房子,取名“缘缘堂”。“星汉楼”是1940年随浙江大学内迁遵义租屋。“沙坪小屋”则是1943年在重庆所住简陋平房。1954年,在上海长乐村得西班牙式小楼,取名“日月楼”,一直住到逝世止。 乱局所致,不断搬家。所取宅名,不离淡远初心,二战逃难时所住星汉楼,出自苏轼“时见疏星渡河汉”。偶然独饮,见夜空月明星疏,与楼前流水相映成趣。同样是逃难时所住沙坪小屋,也找到情趣,除了在空地种芭蕉等树木花草,另养白鹅怡情。晚年所住日月楼一样花草不缺,二楼朝南阳台可看书,白天坐拥阳光,夜晚星月相伴。 缘缘堂最值一书。1927年,请弘一法师为住所取名。弘一嘱在方纸上写下可以互相搭配文字,揉成纸团,撒在供桌上抓阄。两次都是“缘”字,遂名缘缘堂。弘一写缘缘堂横额,先是“灵”存在,几年以后完成心愿,在故乡石门湾建屋,形体真正出现。 丰子恺关注孩子,缘缘堂院里安装秋千,设儿童乐园。“爸爸请人在院子里搭起架子,上面铺上一大片竹帘,院子就晒不到太阳了。我们一大群孩子在竹帘下玩耍,摘几张芭蕉叶子,铺在地上,往上面一躺,叶子凉爽爽的,透过竹帘的缝隙还能看到闪烁的蓝天。”幼女丰一吟这么写。孩子开心,父亲心情宁和。缘缘堂日子是多产时期,完成4本闲适散文集,2本画集,1本和裘梦痕合编的音乐入门读本,3册艺术研究著作。孩子们的形貌进入父亲画作。丰一吟说有一次弟弟问为何种菜不种花。“要种的,先种菜,后种花。”吃重要,美也重要。 “倘用估价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见的世间就只有钱的一种东西,而更无别的意义,于是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被减小了。”丰子恺在〈剪网〉这么反思,他苦恼为何许多让人愉悦的事物不能明晰显露。他想找一把剪刀,将妨碍事物本身存在意义的世网剪破。他自称三不先生,即不教书,不演讲,不宴会。有条件任性,就可耍耍性子。他的漫画和散文,不幸在充满战斗性的文艺圈子中遭人非议。世人如今通达,和他相逢恨晚。 弃离纷争 学习怜悯 “如果在现代要寻找陶渊明、王维这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这是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的话。日本人口稠密,压力大,不少敏感日人喜寡淡人间。人间最怕政治,还好有文化交融彼此。丰子恺教人弃离纷争,学习怜悯。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不一定得说利益,适可而止最好,童真才可双赢。理性交往虽是工作所需,却最为乏味,私心一来,更易生冲突。 “主人回来了,芭蕉鞠躬,樱桃点头,葡萄棚上特意飘下几张叶子来表示欢迎。两个小儿女跑来牵我的衣,老仆忙着打扫房间。老妻忙着烧素菜,……这里是我的最自由,最永久的本宅。”这是丰子恺在〈家〉的句子,如此简单的幸福在缘缘堂被毁以后得另找凭藉。乱世中有形体的家不再是避难所,他的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澳大利亚学者白杰明著有《艺术的逃难:丰子恺传》,抽丝剥茧探讨丰子恺不平凡一生。他的切入点,让我们看到超脱的存在意义。白杰明说丰子恺在时局逼迫下不断利用艺术逃难,逃向诗歌,逃向儿童,逃向佛法。 不管是漫画或文章,表露的风格都是清新淡雅,明澈莹润,浑然天成。“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做能做的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勉强不虚伪。只言青山不言愁,即使日子贫困,精神上一样有出口,继续投入人生,体悟已知和未知的一切。
2年前
很久以前,曾经随机测试小学四年级的表妹,问她“白云像什么”,换来她率真的一句回答:“像一团很好吃的棉花糖。”以这层想像为扩展基础,将会是一首温恬优美的童诗。那时我还不切实际地怀想,她许是未来文艺界的可造之材。 冰心说过这年龄的孩子是含着伟大灵魂的微小身躯,因为未经开发而最是可爱。曾经读过某文友孩子写过一行如诗般跳跃的句子:“水连天,天连水,让我想到天空之境,鸟儿飞进陆地,好像掉进了你的眼睛”,最后却被老师修改成正规的陈述句。想起《小王子》中,作者一幅蛇吞象的画被大人看成是一顶帽子,因为心有不甘和大人理论,却被大人劝退,要他专心学习数理和历史就好。其实,我从不怪责顺应现实的老师和大人,毕竟失去童真的过程潜默缓慢,又受太多因素影响,大人何尝不是遗失童心的受害灵魂? 小时候,我和一群童侣喜欢创作童谣,但内容只为讥诮朋友,无关童稚生活。动机虽然不甚光彩,但那时只要找到三两句押韵的句子,就能唱上一年。妹妹和友人也常常复诵“我家住在山坡上,虽然我家没有钱,但是养了5只鸡,公鸡母鸡小鸡……”之类的童言童语,一口气念完百余字的段落,最后仅为分出“剪刀石头布”的胜负。 成长路上,我们忘了从哪些时刻开始便不再吟哦,也失去创作的冲动。那日看到诗人林健文为《马华文学》征童诗,想要投稿却久坐案前未得半字,虽然平日仍在写诗,但始终抓不到童诗的神髓。所以我向来崇敬书写儿童文学的方家,好奇他们是如何在历经沧桑,览尽人间美丑之后,仍能用真切诚挚的语言,屈膝和孩子说一则故事,或者写一首童诗让孩子朗诵。 何时起忘却了童心? 从事软件工程的表弟因为厌倦数码世界,近日迷上宫崎骏的电影。“他的电影给我一种说不出的纯粹和震撼。”说这句话时,崇敬的情感从他的眼中款款流出。所以每次见面,我们都会有一个“宫崎骏时刻”,讨论《千与千寻》的象征意义、童心之可贵和缘何成长总要以纯真作为代价才算成熟。 还记得吗,我们曾把一张地毯想像成柔道道场;还记得吗,我们曾用乐高组成一支舰队;还记得吗,小时候曾一起去过的那间杂货店……表弟十分珍视这些“想当年”,于是决定放弃电脑和网络,转而学习使用最传统的纸笔画画,还原那些无忧时光,梦想借它们创作出一幅孩子看得懂,又能感动大人的画作。然而至终,我和他都像少女千寻那般,奋力在原野奔跑,却始终找不到那条通往昨日的隧道。 毕竟人生走得稍远了,我们抛却童心和想像,每每表达自我时,也倾向用各种说话技巧去遮掩内心情感,就像步入社会后,加诸身上的层层甲胄。写童诗需要返璞归真,但所谓的卸甲归去,缘何道阻且长?其中考验的,除了是如何淘漉曾经的心灵纯粹,也考验直面世界的勇气。 就读学院的时候,曾经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枕着手卧躺沙包仰望蓝天。时隔多年,我惊异地重新发现白云像一艘艘白色的舟,从办公楼的檐角,闲适和缓地游移到天空正中央。云朵形貌一路不断变换,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端详,我都再也无法将这些云朵联想成棉花糖。曾经把蓝天看成英雄交战现场的童幻时刻,已经无从在脑海调度。 如今偶遇表妹,她总是埋头手机游戏,问其仍否记得将白云比喻成棉花糖的往事,她却耳根发烫,恨不得找个坑躲起来,怀疑自己曾否说出如此“幼稚”的话。我和她,是在何时起忘却了童心?是不是那个急着证明自己已经成长的青春期?我和童年的自己分开多年,听那踢踢踏,踏踏踢的节奏,隐入斑驳的旧巷,渐行渐远渐无声。如今想要尝试寻回,却不停走失在成年自设的经验高墙之间。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