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育儿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如果当局者是你的孩子,你是否真的能够保持冷静? 孩子今年15岁。两周前放学后,他在校园的篮球场上,因不服教练的判令,险些爆发严重的肢体冲突。实际上,当时孩子是直接冲到裁判面前,龇牙咧嘴,还朝教练的胸膛重重撞了一下。幸好教练没随着孩子的情绪起舞。若是同龄的少年,可能已扭打成一团了。 我知道,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是父母的天职。可是怎样才能顺利展开对话,拨乱反正?我也是第一回当父母,不太晓得如何处理这类冲突。才刚提起篮球场的风波,孩子的脸色就沉下来了。所谓的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就是了吧?可是作为父母,我只能继续往风雨里走去。因为我的孩子在那里。 刚开始对话还算顺利。我问孩子当时的感受,孩子说教练不公平。明明是同学推倒了他,但教练却没有惩罚那个同学。孩子越说越激动,我按捺着想插嘴的冲动,努力接住孩子无处安放的情绪,听着那些因为委屈而放大的愤怒,我心疼不已。我能感受到孩子希望我站在他这边,一起数落教练的不是,我甚至应该到学校一趟,为他讨回公道。 发现孩子对这件事仍旧耿耿于怀,我建议他尝试接受专业辅导咨询,但被拒绝了。他认为陌生人不值得托付心事。我尽可能委婉的告诉孩子,他现在可能正处于叛逆期,情绪波动较大;也强调教练是个成年人,一定会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但越是讲理,孩子似乎越愤怒。他很快打断我的话,气呼呼的说:“不要给我答案!不要教我怎么做!你只要听我说就好了,为什么这样也做不到?” 我和孩子的对话,就这样结束了。自那天起,我们对这件事绝口不提。我不敢问:为什么你不接受我给你的答案?为什么要作茧自缚?我想起那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多像此刻我在育儿这条路上,跌跌撞撞的心情啊。什么时候,我才能体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惬意?我相信,爱是一切的答案。耐心等待,继续陪伴,我仅仅需要这么做就够了。
4月前
她习惯在每天清晨,到厨房里拿出那把从旧居带来的红棍地拖,插进水桶里,再抽出榨水,从大门那边开始往房子内部清洁地板。地拖如老蛇缓缓爬过平滑发亮的奶白色瓷砖,留下一层晶莹剔透的水膜,在还未熟透的阳光下蒸发脱落。 儿子常叫她把那把破烂陈旧的地拖扔掉,说是对她的驼背不好,要给她买现在流行的洗地机械人。她连连摇头,年纪大了便是如此,腰脊的老骨头用了几十年了,哪能不生锈变形呢?以前做清洁工那么多年,早已习惯每天拖地抹窗洗马桶扔垃圾,现在虽然退休了,可一停下来还是会浑身发痒难受。而且不找这些有的没的来做,她还能做什么呢?她的丈夫去得早,她可算是一个人拼死拼活地把两个孩子带大,每天做两份工,白天到大山脚那大型商场里洗厕所,晚上到餐馆里洗碗,还要包办家里的家务事和孩子们的三餐,日子虽苦,可也过得充实。那时候没得选择,她也没想那么多,刚好找到了工作,一做便是几十年,除了清洁,她其他什么也不会。她花大半辈子把别人不愿看的、觉得肮脏的东西全部清理解决掉,现在她感觉唯一剩下的碍事无用之物好像就是她自己了。 她搬进这新式公寓已经接近一年,还是觉得不习惯。她不是不欣赏儿女们送她这房子的一片孝心,只是房子太新太大了,宽敞的客厅里能放下一张永远不会满座的四人座沙发,三间房间里有两间都成了没什么杂物的杂物房。她只有一个人,一个微小残破的身体,怎样也用不完这些过剩的空间。儿子最近移民到新加坡了,女儿一、两个月才回来看她一次,每次匆匆忙忙地吃完一顿饭,没谈上两句话又匆匆忙忙地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在这陌生的空间里继续轮回,如旋转木马上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早已跑不动了,还得每天毫无意义地被时间往前推赶。 刚搬进这公寓时,她每隔几天便会认真地把整间房子从头到尾彻底清洁一次,生怕留下一点污迹。厨房墙上的油迹、玻璃窗上的水迹、书柜层架上的尘埃、瓷砖缝隙间顽固的霉菌,通通都会被她小心翼翼地清除掉。把清洁做完后,她便独自坐在沙发上休息,一坐便是一整天,偶尔看看电视,偶尔看看地砖上随太阳移动而缓慢地由长变短、由短化无的影子,感受那种和她恰好相反的、返老还童的过程。有时候她感觉连这房子都比她有生命,而她像一个被遗忘的人偶,正一点一滴地随时间消亡褪色,最终只会变成沙发上一摊面目模糊的污迹。 可不知为何,她最近发现这房子总是很快便长出新的灰尘。有时候她早上才刚做完清洁,到下午她便发现客厅的角落里已经披上一层薄薄的灰,书柜层架上也不知从何冒出几颗小尘球,像是在跟她比拼到底是她的手脚快还是它们的生长速度快。一开始她觉得每天这样打扫很白费功夫,后来不知怎的,看到灰尘慢慢堆积起来,她倒也觉得心安,感觉时间真的有往前流动,并非凝滞如她自己。 渐渐地,她会花一整个下午观察尘埃生长的形态,看它们相互纠缠如无害的菌丝,或在空气中轻轻飘来如初生婴儿长出的毛发。一阵微风吹来,它们便如长出小腿的蒲公英纷纷在屋内乱跑乱跳,甚是可爱。细心观察数天后,她才心有不舍地用湿布温柔地擦拭表面,然后静待尘埃下一次的生长。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直以来这么努力地对付的敌人,现在却变成了她苦闷生活中的唯一依托。 那天她在睡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一团异常厚实的灰尘,足足有一个巴掌那么大,似乎已经长了好些时日,应该是一直悄悄地躲藏在床与墙的缝隙间,才逃过了被她清理掉的命运。她正要去把扫把拿出来,竟好像看到那块灰尘微微颤动了一下。她眨一眨眼,觉得自己肯定是老眼昏花了。她扶着床沿弯下腰,凑近一看,果真见到那块灰尘的尘丝正缓慢而均速地往左右两边延伸着,宛如一棵正在长出新枝的小树苗,或是一个不断滚出新线的毛球。她愣住了,不可置信地把那片尘埃小心捧起,可令她更惊讶的是,她的掌心里竟传出一阵久违的温热。 她把那片尘埃放在杂物房灰尘最多的角落里养着,每天看它从四方八面吸收空气里的尘,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着,不出几天已长大一倍有余。她开始不再打扫家里的一切,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外,便是一心一意地喂养这小小的尘孩儿。慢慢地,它从一个形状模糊的灰暗物体长成一个圆滚滚的块状,表面破出几个小洞口,下面连着一个近似于躯干的部分,伸展出几只肢体的形状。她轻轻抚摸那细致柔顺的表面,又不敢使力,生怕它如一片脆弱的云朵一样,一触就散。她着迷地看着这尘孩儿,觉得世间上其他所有东西都不再重要了,她能感觉到自己心里某个早已枯萎的空洞好像重新冒出一股鲜活的温热,体内沉寂已久的时钟发条也再次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在黑暗中蠢蠢欲动。 那天晚上女儿来她家吃晚饭,甫踏进门,她便察觉到房子的异样。客厅墙上有几处明显的污迹,已经干枯了,几乎和墙壁融为一体;书架层板上铺满灰尘,看上去已有些时日没有打扫;混浊的空气中飘来一丝弱弱的腐烂味道,而平时门常开的杂物房间也不知为何紧闭着。她走过去,凑在门上一听,隐约好像听到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活动着,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妈,你养宠物了?女儿问。没有啊,她说。房子怎么没打扫呢,到处都是污迹,脏得很,她又问。我这阵子有点忙,过几天吧,我会好好清洁的。女儿一脸怀疑地看着她。妈,你是不是又不舒服了,我告诉周医生,让他来看看你。我下星期要出差了,三个月后才回来,你得好好照顾自己。她唯唯诺诺地点头,脸上一直荡漾着一种谜样的笑意。 临走前,女儿在饭桌上留下一瓶药,再三叮嘱她要准时吃药。把女儿送走后,她捡起药瓶,随手便扔进垃圾桶里。她走到杂物房前,打开门。只见房间里的天花板、墙壁、地板、杂物、角落全都爬满灰白的尘丝,结出一张张错综盘结的灰网,在白灯下泛着点点银光,俨如一座冬日灰尘森林。门扬起一阵灰尘,可她没有丝毫反应,径自走向房间中那张尘造的婴儿床,抱起床上一个灰头灰脸的婴儿。婴儿脸上长着和她一样的耳朵眼睛鼻子,小小的胸脯一起一伏,一看到她,便咧开刚成形的嘴巴,发出银铃般的碎碎笑声。她也笑了,让初绽的尘丝缠上她双手,爬上她苍老的发丝,沿着她脸上深刻蜿蜒的皱纹,在她睫毛上结出灰霜,然后重新编织出一团新的、未知的生命体。 相关文章: 黄言丹/池畔的乌鸦 【背着岛屿的人】误译之城/黄言丹 【背着岛屿的人】传说之城/黄言丹
4月前
5月前
中午接孩子回家,大宝苦着脸看我,不作一声。看样子就知道在幼儿园受了点委屈,我给她冷静的时间,等她开口。 她看着手上的蜗牛纸卡,终于打破沉默。 “妈咪,今天朋友抢了我的蜗牛,然后就丢去垃圾筒了。” 我瞪大眼睛,“什么?你怎么样?” “我很厉害喔,我快点捡起来,和朋友说,你为什么要丢?结果他说,I don’t care。” 光听就觉得生气了,我还是忍着问,“然后呢?” “然后另一位朋友又把我的蜗牛丢去地上踩,踩了10次,还要笑我。” 很想替孩子出一口气 这张蜗牛纸卡,是先生在出差的前一晚,陪大宝一起完成,他们一人画纸卡,一人剪贴彩色纸,完成后大宝有一种满足感,甚至一起睡觉。 我听了气得想跳起来,同时也很心疼孩子,“你会难过吗?” “我有一点不开心。”我伸开双手,抱了抱大宝,小宝也过来把姐姐抱紧紧。 大宝在幼儿园被朋友欺负,为娘的实在很想替她出一口气,但是我得先确认孩子的想法,绝不能轻举妄动。 午睡前,我和孩子继续讨论,“你朋友这么做太不应该了,他怎么能随便丢掉你的东西呢?另一个还要踩,太过分了吧。明天你去幼儿园见到他们,会怎样?” “没关系,妈咪,我会保护好自己的东西,不让他们有机会拿到。”孩子成熟的回复,让我相当震惊,同时也好安慰。 孩子和我叙述整件事情的经过时,我实在很有上访幼儿园的冲动,但同时孩子的镇定也让我明白一件事:妈,别担心,我只想和你分享,但我会处理。小小的孩子有着单纯的心灵,他们其实比父母想像中坚强和自立。 我想起中学时期的自己。升上中学后,我们认识更多新同学,但不知道何时当中有几个男生悄悄地帮我取了一些外号,每次我踏入校园,就会听到不晓得从何方传来的外号和嘲笑声。这个外号跟了我3年,虽然我从不承认这些外号,但很奇妙地我并没有很生气。我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父母,也许我理解他们并没有恶意,只是觉得这样比较好玩。有时,回想这些莫名其妙的外号,我甚至觉得很可笑。 午睡前,我抱着孩子,轻吻她的额头。我和孩子说,“妈咪觉得你真的很勇敢,虽然你觉得难过,但你还是很勇敢地去面对。如果下次朋友作弄你,怎么办?” “我会叫他和我道歉,如果他不听,我和老师说。” 我对她竖起了一个拇指。6岁的孩子何时长大了呢? 我很庆幸,孩子愿意和我分享她的心情。或许日后面对无礼或无谓的事情,以I don’t care的心态面对,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同一句话,换个情景,心态也豁达了。把爱和心思留给我们在乎的人,这就足够了。
5月前
5月前
12月前
1年前
1年前
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每当新生宝宝降生时,家长不免会将更多心思放在照顾新生儿身上,或多或少会忽略了先来到这个家庭的大宝。 曾一度拥有父母长辈所有关注,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宝,此时又会有什么感受? 倘若刚好处在2岁至3岁,无法准确表达情绪,讲道理也听不明白的尴尬阶段,爸爸妈妈又该怎么做呢? 临床心理治疗师李雯怡指出,许多父母担忧当二宝出生之后,大宝会争宠的现象,进而感到焦虑。 但其实大宝争宠是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二宝的到来也让大宝意识到过去两三年的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无论几岁都会产生失落感。 “即便他们不会表达,可他们会感受到父母陪伴的时间变少,会失落和心烦。” 她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指出,2岁以下的孩子是最不能接受二宝的阶段,因为2岁左右的孩子,仍是处于和父母建立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的时候。 “而且他们自立能力还不算好,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协助。若此时要迎接二宝,那就得提前为他做好准备。” 她建议,父母可以通过故事书向大宝说明,即将要有弟弟妹妹出生,让他带着好奇和期待,但是也不需要“过于准备”。 大人的好玩做坏事 何谓“过于准备”? “比如说以后弟弟妹妹会跟他共享玩具之类的,这样会让大宝觉得由于弟妹的出生,而失去某些东西。 “可以告诉他,以后二宝出生,他将会是爸妈的小帮手,地位也会提高。即使二宝出世,他还是家庭里独一无二的存在。” 也许你我身边曾经就有一些“讨厌的大人”,经常会对即将有弟妹的大宝们说:“弟弟妹妹出生了,爸妈不疼、不要、不爱你咯!”,这种话是否耳熟能详呢? 也许大人只是出于好玩的心态,然而对于大宝却会造成不安全感。 趁机教导应对感受 “尽量不要比较,或提出有条件的爱,像是‘你再这样,妈妈就不爱你了’。对大人而言可能没有这样的用意,可是孩子的分析能力没这么好。对5岁的孩子来讲,爸妈不再陪他睡觉就是不爱他。” 不过,她认为孩子有失落感未必是坏事,父母可趁机教导他有失落感不等于不爱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在社会或交友,多少会有失落感,那么他就从中学会接受和应对自己的感觉。就不会像一些小朋友一失望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发脾气、扔东西。”   父母勿做“双面人” 李雯怡笑说,很多家长告诉她,大宝最近比较黏人或者出现抢二宝奶嘴等小动作。这缘于大宝的“不甘心”,认为弟弟妹妹的出现,让他失去了爸妈。 “父母此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因为孩子看得到的。像是面对二宝时轻声细语,一转头就大声呼喝教育大宝,他看到那个差异,心里会觉得是因为二宝的原因导致爸妈对他的方式不一样。” 她提议,父母每日可抽出时间与大宝一对一地交流,即便只是15分钟。在这15分钟内,父母可让大宝自行选择要玩什么游戏,然后全神贯注地陪他玩、陪他说话,切勿带有教训和责骂意味、切勿玩手机。 “再忙再累,也要抱抱他、亲亲他,尽量保持原来的相处方式。” 理解闹情绪的孩子 家中的长辈亦可提前做准备,帮忙分担陪伴。比如一向是由母亲陪伴大宝睡午觉,可交由父亲、奶奶、外婆等其他长辈代替,以免大宝觉得家里长辈们只围着二宝转。 “大人要做一些调适。有时妈妈在喂奶,大宝就会闹、就要抱,其实所有孩子的行为是情绪的表现。” 当大宝“重拾”一些早就不需要的行为,好像退化成婴儿时期那般要吃奶嘴、要陪着睡,这实际上是想表现他的情绪。 “当妈妈在照顾二宝,大宝哭闹时,可先安抚他的情绪,先听到他的情绪。经过安抚,他情绪回缓,会比较能接受。” “通常爸妈会叫大宝不要闹不要发脾气,但他不会讲为什么发脾气,如果不哭不闹,你怎么会看到他?” 退化行为包括: (一)撒娇 (二)哭闹 (三)刻意作弄 (四)小动作 (五)要和父母一起睡 (六)刻意挤入父母中间,或父母与弟妹中间等等 (七)容易发脾气 (八)变得较文静 “父母一定要尽量提醒自己,要把陪孩子的时间纳入在时间表里面。一旦有这样的心态,就会表露出来,也会要接受这种手足的竞争。那么作为父母,就能比较平和地去处理,这比脾气一上来就责骂要好。” 让大宝参与育儿 如何避免大宝产生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呢?她说,父母在照顾二宝之时,不妨让他参与其中。 例如给二宝换尿片时,可以请他帮忙拿新尿片;给二宝选购新衣时,叫大宝选择款式或颜色等等。 “让他们加入做决定,进而给他们当哥哥、姐姐是这个家庭一部分的感觉,而非大家围着弟妹转。” 当然,父母可能会面对大宝听而不闻的反应,此时就得靠哄。走到大宝面前,看着他的双眼跟他对话。 “两人的视线要处在同一水平线,否则居高临下的话会有压迫感。到他面前后,叫一下他的名字,先抱一抱他,因为他可能这时候有情绪了。” “有的孩子情绪不会往外投射的,比较内敛,只会默默流泪,只会在角落偷看,他可以接受,但他还是有情绪。没有任何的行为,不代表父母不需要关注。” 忍让不是解决好办法 李雯怡提到,父母会经常要求年纪较大的孩子礼让年纪较小的弟弟妹妹,虽然这是一种“美德”,但并不尽然。 “不需要每次都让,应该要教大宝怎么保护自己心爱之物。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很宝贵的东西,只是弟妹很小,并不懂得,只是想参与进来,你又不可能责骂他。” 因此,父母可以提前询问大宝,哪些东西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或者是不允许弟妹碰触的东西,要提前收好。 “又或是让弟妹先玩,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 她分享一个案,一个8岁孩子因为家里争宠的状况,所以情绪很暴躁。 小孩向她抱怨道:“以前我5岁时,说我比较大,2岁妹妹不懂事,要我让。现在她5岁了,我8岁,她应该懂事了!” 观察争吵介入打架 由此可见,成人口中的“大让小”,与小孩的理解并不一致,于是就产生了更激烈的情绪,认为父母偏心、不公平。 当兄弟姐妹互相争抢东西时,父母可从旁观察。假设大宝抢二宝的玩具,仅仅玩一会儿就放开,二宝在旁哇哇大哭的话,父母便不需要额外处理,先安抚、同理二宝情绪。 “他(大宝)只是要一种赢的心态。” 不过,如果兄弟姐妹打架,那么父母就要介入,将两人分开。 “不用怕手足间的矛盾,最重要的是当下如何应对。不要觉得有什么事都是大宝的错,什么事都要大宝让,久而久之会导致大宝认为这一切是二宝出生造成的。” 该以孩子的“需要”作标准 如何一碗水端平,公平对待所有孩子是很多父母的共同烦恼,最常采取的措施便是同样的物品买两份,只是这样的“公平”真的是公平吗? 李雯怡则认为,这仅是形式上的公平。 她曾遇到的一个个案是,二宝需要水瓶,父母为了以示公平,也同样买了一个水瓶给大宝,但实际上大宝可能不见得开心。 “姐姐说爸爸妈妈买一个给她,是怕她吵。” 由此可见,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应该以“需要”作为标准。 “只是不管父母怎么做,孩子都不会觉得公平。”她笑说。   更多文章: 逃生包,救命就靠它! 逃生包要收放在哪里? 骆俐君打造本土有声童书 三文鱼,你选生吃或是煎烤的? 爱吃菇菌不会选?原来鲜菇干菇各有优点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