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荷兰红屋

(马六甲5日讯)位于荷兰红屋旧法庭路的马六甲中央县警局后墙,上个月经过70名志愿者的巧手打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大马皇家警察发展史的壁画墙,成为陪伴红屋老墙的一道亮眼风景线。 这幅新添壁画长度约80公尺,高度约3.3公尺,主要绘出1950、2000及2020年的大马皇家警察的时代变迁史和发展演变,包括相关建筑及物品,让游客对大马警察有一目了然的体会。 《用眼睛去旅游》为读者介绍这个藏在隐蔽世遗区的新壁画,建筑的逾10面墙都绘有壁画,欢迎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拍照打卡,尤其是无车区时段期间,更适合徒步走走看看。 这堵高耸的警局后墙旁边就是一排的停车位,平日都会有车子停放,但值得一赞的是,联手打造壁画者巧妙地避过了低端的空间,把绘画内容集中在高处,两者同时和谐存在。 为旅游年添新景点 从红屋老诊所处开始进入旧法庭路欣赏壁画,第一幅是马六甲旅游年的标志及参与单位介绍,接着是1950年旧式警察局建筑、警队人物及服装、古董警车、2000年的新式警局建筑、男女警员、警车及摩托车,再来是2020年特警服装及配备、现代摩登的警局和宿舍建筑设计、巡逻警队、摩托车、巡逻车辆的卡通绘画,生动有趣。 第二部分的后墙设计是独立的单框组成,创作者在框中画上装甲车、警帽、交警摩托车、制服及警徽等。 根据官方资料,壁画工程属于一项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由甲州房地产发展商、漆料供应商、绘图师的赞助和配合下,与历史城市政厅共同完成的项目,为残旧且单调的围墙赋予新面貌,让2024马六甲旅游年增添新景点。
4月前
《用眼睛去旅游》:荷兰红屋广场 (马六甲10日讯)荷兰红屋是马六甲著名的古迹标志建筑,更是全球游客必访之地,但马六甲市民或许不一定了解建筑群的组成部分,不如找天抱着学习心态,赴一趟荷兰红屋古迹游吧! 简单而言,红屋主建筑是现在的民俗及历史博物院,与郑和文化展览馆相连,从巍峨阶梯下去映入眼帘的古迹建筑有大钟楼、维多利亚喷泉及基督教堂等,后方则有相连但已弃用多年的甲州法庭建筑。 前身为市政厅建筑 每次说到“红屋”,脑海里就会浮现一大片红色轮廓的宏伟建筑,它正式名称为“荷兰红屋”,前身为市政厅建筑(英文名称“Stadhuys”即市政厅之意),是荷兰人于1641年从葡萄牙政府接管马六甲后,于1650年所建。 荷兰红屋四层楼建筑的总面积为4万9200平方尺,曾被作为荷兰统治者行政中心至1824年,后来于18世纪初期作为州长官邸,英国殖民政府时代开始用作行政中心,马来西亚独立后就充作甲州政府的行政中心,一直到1979年。 自从该建筑在1820年被髹上红色,就被普遍成为“红屋”至今,它也是荷兰在东方留下最古老的建筑,尽管英殖民政府接管后作出修改,但荷兰建筑特征如厚厚的石墙和宽大的门窗依然完好保存;1985年进行长达4年的修复工程时,意外发现一口以礁石筑成的水井及一口已封盖并深埋墙脚下的古井,相传是葡萄牙人所挖掘,同时在红屋后面发现一口荷兰井。 作为荷兰广场的主题建筑,红屋内有博物馆展出历史、民俗、文化及郑和的资料,让全球人民从这里开始了解马六甲,承接着历史的开始和延续。 古色古香雕刻精致 维多利亚女王喷泉(Queen Victoria’s Fountain)位于荷兰广场中央,乃英殖民政府为了纪念和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60周年而建,据悉是从英国运到吉隆坡进行组装,虽然它规模不大,但独特的外观看起来古色古香,雕刻也很精致,已经成为游客不可错过的景观。 旁边耸立的四面大钟楼建筑高50尺,建于1883年6月23日(英殖民时代),由马六甲青云亭第四任亭主陈明水(陈金声儿子)兴建,3年后由长子陈若锦进行修建,取名“陈明水大钟楼”;三层式的红色大钟楼搭配白色的拱形百叶窗,四面墙上各有直径34.5公分的大时钟,继续为人们报时。 基督堂(Christ Church)由荷兰人建于1753年,历时12年完成,是我国最古老且仍在开放使用的教堂,最初外观为白色,1911年和毗邻的荷兰总督府建筑漆成红色。1795年,英殖民政府为教堂装修,最明显的是教堂门面钟楼顶端的风向标公鸡。 走廊展示百年消防车 在红屋博物院及郑和文化展览馆之间的走廊,大家可发现展示着一辆接近百年历史的古老消防车,它在1939年为马六甲总警长所使用,1942年被英国政府带往新加坡,尔后日本政府又将它带返马六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辆由英国制造的消防车归马六甲市政厅管理,曾经多次出动进行大型的救火行动,一直到1974年停用。
1年前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