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饭菜

7月前
“我想放鱼肉,但是鱼太贵了,所以真的只能用鸡肉。” 40出头的Kak Wati在灵市、安邦有两个小摊位,卖马来风味的经济餐点,还有她非常得意的大头虾便当。   国内贸易及生活费部“爱心菜单”商家列表中,Kak Wati是少数应允贩售“爱心菜单”一年的摊贩。   “可以的话,我想一直都做爱心菜单,但是我只敢申请到明年,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 她指出,一公斤的鸡肉(包括切肉的人工费)近乎11令吉,“还能够应付”,但如果涨到20令吉,就完全无法负荷。 “我的出发点只是帮助那些挣扎求存的人节省一点,给社会贡献一点绵力。但如果涨价潮不停下来,我就真的无能为力了。”     小贩:广告效益显著  “爱心菜单”拉长补短   今年2月,两个年轻男子穿着污渍斑斑的橡胶靴,走到Kak Wati的档口,只点了甜饮料。   “我当时候在卖早餐,但两位只点了饮料,说吃饱了,我很疑惑但没挑明。直到买单的时候,他们拿出零钱,一枚一枚地算,其中一位不够钱……”   Kak Wati端出一些糕点,“半强迫”两人吃掉。一番半推半就,最后还是“风卷残云”地吃个精光。   “看得出来其实他们很饿。但月尾了,你明白的,只能喝含糖的饮料补充精力。”   Kak Wati反复忖度之后,决定响应政府的“爱心菜单”计划。   “除了鸡肉,白饭和蔬菜你都可以‘refill(续盘)’。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吃不饱、分量太少的问题了。”     说到这里,记者按捺不住满腹疑惑问道,“你是亏本卖吗?有赚吗?撑得住吗?”   “哪个商贩不想赚钱?只是,这个‘爱心菜单’赚得少一点,但不用担心,还是有赚的,我们也已经算过了。”   Kak Wati说,自己是精算系出身,成本、盈利都已经算得清清楚楚。   “再说了,我的档口也不只是卖这个5令吉套餐。在网络平台宣传‘爱心菜单’的时候,也会顺带带动我的大头虾。”     Kak Wati自豪的大头虾便当,两行排地整整齐齐的鲜红色炸虾,间中近乎没有缝隙,配咖喱很是下饭。   “对,确实会有广告效益,知道的人多了,销量也就上去了。薄利多销,我的虾也多卖一些。”     借”5令吉套餐”打广告 贪婪商家挂名骗生意   Kak Wati透露,也因此一些商家说响应“爱新套餐”计划,其实只是挂个名,他们并没有卖什么5令吉的套餐,目的只是要借机打广告招揽生意而已。   “推这个套餐的宗旨,就是要帮人、贡献社会。商家必须要先给自己做好思想工作——这不是让你赚钱的项目,更不是发财的捷径。”   她也说,自己受到部分同行的恶言毒语,说她降低价钱“做坏市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分,你可以不支持政府的这项计划,可以不发售‘爱心菜单’,但请不要阻止别人响应。”     Kak Wati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长期推行的计划,唯若获得政府资助,则将锦上添花。   “政府如果给能给一些津贴,水也好,油也好,白米也罢,一点点也能让商家持续坚持,长期贩卖5令吉的套餐。”   “人与人相互扶持” 同理心是最强动力   Kak Wati说,由于档口的地点有些隐蔽,她会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甚至吸引来自波德申的食客特地驱车上来“帮忖”;也有的仅仅是为了支持,还多付一些钱,深怕她亏本。   “拉长补短,我真的没有亏钱,只是赚少了点而已。”   Kak Wati表示,通货膨胀越发恶劣,人人都要省钱,自己对这些软心肠的顾客深怀感激。   “大众都背负高昂的生活成本,商贩是人,也深受打击。但我们仍然会卖,你若支持,爱心套餐卖完了,我们还是会赚钱的…… 而人与人是相互依靠的,这些客人所表现出的同理心,是我持续推行这个套餐的动力。”   “或许这就是大马人美好的地方。”   👇 点看全文报道 👇 RM5“爱心菜单”饭、菜任添 小贩:我赚少但你要吃饱
1年前
1年前
不知话题怎么走上这边,和朋友说起我上厕所偶尔带手机如现代众人,但有时也会携一本书,坐定后临危不乱凝神细读。 友人分享一网络哏图,是忘带手机如厕者对“没东西看”(其实下盘工事正忙,故不能说无事可做)无所适从,遂抓起厕内的清洁剂读罐上标签打发时间。几位朋友附议,皆说他们都有过这般经验,难怪此粗糙图画在社交媒体上引起许多共鸣。 如厕看报读书,原是上个世纪“天经地义”之事——虽说医师普遍劝导民众少做,避免蹲厕坐厕过久导致后身隐疾——可不知从何时开始,一方手机早已取代实体书报,成为“入厕良伴”,就像厕所门外,实体书报也早就被手机平板取代,书店关门大吉,科技产品店举拾皆是。 如今手机平板陪厕,还能带来文字阅读之外的影音体验,当你下半身不疾不徐,眼耳之间仍能聚焦投注在星际大战或魔法学园,甚至香扑扑的纯爱浪漫当中,完美应验“上半身思考”的人类版型。稍微有点想像力者或许还可把马桶幻化成异度空间的入口,一入座即接连遥远的国度。 只是按照医师自古以来的奉劝,恐怕这波如厕新浪潮更会拖长人们“闭门造车”的时间,引发更多下身后患。还有一句关于两者、常被拿来戏谑的话是,据说手机表面的细菌数量比马桶坐垫还多,而大多数人倒是对此不太感冒。 离开厕间,我们走进厨房,看餐桌上食物与手机并立的现象。 最早留意到这一画面的,是父母携稚龄孩子上馆子吃饭。孩童哭闹不讲理,大人便休想称心享用一顿饭,还可能招来店内人客的侧目与白眼。于是在他们鼻下塞入一方荧幕,无限循环播放洗脑的鲨鱼歌,小朋友咕溜溜的眼睛或还噙着泪,却已被摄魂怪攫住了灵魂似的入定,不动如山。家长们此时终可轻叹口气,看清自己的盘中飧。 以后多年,餐桌上饭碗前佐的不再是珍馐美馔,而是立高架好的各类播放器材,声光音效之重复盖了细致的酸甜苦咸。别说孩童,就连成年者亦沉溺此道。 一起吃饭却各自为政 独食者不怕没饭友搭伙,只忧手机没电。曾经有些人挺介意外食单桌孤餐引来异样眼光,就像一个人去KTV包厢唱歌,自从有了手机相伴,埋首吃一碗面就能盯着靠在盐罐上的吃播,与欧巴共食,如果耻度够高,还可搭配无线蓝牙耳机一对,抗噪功能成功把你抛入无人之境,全世界只剩你与眼前的这一碗面,与戏剧。 独食者配戏送饭,宛若吃茶看报,某种程度还算有理,我看过与家族围桌共餐时仍一意孤行用手机者,且是大人了,就有失礼仪分寸了。最怕是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却各自为政,人说同床异梦,现为同餐各食,人手一机,各自垂神敛目,眉头都不抬一下,毫无交集,我想那一餐饭未免也吃得太过悲凉。 以前围桌吃饭是热闹大事,一人一嘴除了忙于品尝丰饶菜色,也分享自身近况,氤氲热气前交融的是温厚的情感与故事,让饭菜更添滋味。如今年节人口众时,饭桌上要防范的是一家老小执起手机遁入虚空。安静的如厕时光至少是一个人的事,餐桌上本就够喧哗热烈,不需手机平板再来蹭热了。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