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鹤顶红

年少时的我,曾是一个相当守时的人。我身边的朋友也一样,从来只有早到,不会迟到。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无法即时联系,只能事先商定好时间,然后准时赴约。我们都知道,一旦迟到,等待的那个人会焦虑和不安。 我第一次看见“大摇大摆”的迟到,是在大一的时候。我们小组要开会,我按时出现在图书馆门口,准备等大家到齐后一同进入会议室。我在图书馆外等啊等,15分钟过去了,却依然没有看见任何组员的身影。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记错了时间? 再过5分钟,我忍不住给其中一位组员打电话,确认一下开会的时间。对方告诉我:“你没有记错。我在路上,马上就到了。”随后,其他组员陆续抵达,会议比原定的时间晚了35分钟才开始,大家对此毫不在意,最后一个到的同学甚至没有表示歉意,姿态就像大人物莅临那样“大摇大摆”。那一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曾以为守时是做人最基本的素养,却没想到对许多人来说,迟到根本无伤大雅。 从那以后,每当我准备好要出门,会故意再拖延十来分钟。我不想成为第一个到达的人,不想再像个傻子一样痴痴地等待。但令我惊讶的是,即使我故意迟到15分钟、20分钟,我仍然是第一个到达的人。 最夸张的一次是,一个同学约我吃晚餐,结果他迟到了一个小时半。他解释说有事耽搁了,而且忘了带手机,没法联系上我。看他那轻松自在的样子,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失信于人是多么严重的事。 久而久之,我也渐渐养成迟到的陋习。我磨磨蹭蹭、踩着点出门,即使迟到也没有心理负担。反正大家都这样,只要我不是最晚到的那一个就行了,还可以五十步笑百步。有了网络后,我更不把迟到当一回事,反正我在路上已经通知对方我会迟到了,交代清楚不就好了嘛。 还记得有一次,我预约了美发师理发。我慢悠悠地梳妆打扮,比原定时间迟了出门。美发师打来两次催促电话,最后一次她说:“我只能再等你5分钟。”当我停好车,一路小跑推门进去时,美发师已经在为下一位顾客披上美发围布了。我气喘吁吁解释说我找不到停车位,绕了几个圈子,所以迟到了。美发师板着脸说:“你应该提早出门,你得预留时间找停车位。”错过了预约时间,我只好垂头离开。 从她不满的表情和语气中,我开始反思,曾经我是多么讨厌不守时的人。每次傻傻等待的时候,我埋怨那些人浪费我的时间、没有把我放在心上。可是当我变成这样的人之后,却毫无羞愧之心。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会觉得让别人等一会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迟到好过没到? 谁会相信不守时的人 对待时间的态度轻慢后,我不仅约会迟到、上课迟到、就连上班也迟到。然而,守时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质。我开始败给自己的坏习惯,败给了拖延症,也败走了别人对我的好感。谁会相信一个不守时的人,能负起责任如期把事情办好呢?谁会相信一个不守时的人,是真的看重这一次的聚会呢?如果足够重视一件事一个人、如果足够严以律己,又怎么会那么放肆呢? 我们常说要好好管理时间,而守时正是时间管理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守时实际上是在管理自己的意愿和行为,让自己保持自律。现在,我想重新拾起年少时对时间的敬畏之心,提前规划时间,确保准时赴约。我会提前准备好隔天需要带的物品和要穿的衣服。早点起床,加快速度,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来应对途中的突发状况。万一还是不小心迟到了,我也会诚恳道歉。 鲁迅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这句话,应该贴在镜子前,提醒自己尽早出门,准时到达,不要空耗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10月前
前阵子家有喜事,小叔子娶亲,全家人忙着张罗婚事。依照男方那里的习俗,新娘入门进入新房后,需由一位“好命婆”亲手端甜水、米粉和鸡蛋给一对新人享用。寓意把好命婆的“好命”传递给这对新人,希望他们也能像她一样幸福美满。 好命婆是从男方亲友中挑选出来的女性长辈,成为好命婆的先决条件是,该名妇人配偶健在、儿女双全、子孙(内孙和外孙)满堂。要按这个标准来找的话,在现今时代,好命婆真的是“万里挑一”了吧? 一对新人用的餐具、餐饮也只有好命婆碰得,其他“没那种命”的人也得有自知之明,眼看手不动,免得落人口舌,让这些喜庆之物沾上晦气。将来人家要是过得不美满,今日的殷勤之举倒变成祸源了。 长这么大以来,还是第一次在婚庆习俗上感觉自己是“不祥人”,只因为膝下无子女,在这里自动归类为“不好命”的女人。不只是我,场上那些女士,不管是事业有成的失婚女高管、桃李满天下的单身女老师、儿女双全但没有孙子的家庭妇女、儿女双全子孙满堂但丈夫已不在人世的老婆婆……通通都不算好命。明明平日里,大家的生活都过得不错。放到这把量尺下,却成了“有瑕疵”的一批。 有人结婚的场合,就逃不过有人被催婚的命运。七大姑八大姨围着单身女性,七嘴八舌地问:“你为什么还不结婚?”也甭管别人怎么想或有什么难言之隐,只管把自己根深蒂固的那套观念强加给人家,什么“女人一定要有归属”啦,什么“你不结婚,你父母会很担心的”啦,也不管对方的表情越来越失去管理。最后自己过足嘴瘾了、“疏导”后辈的任务达成了,却给别人种下一大片心理阴暗面积。 什么时候,这些人才能明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呢? 什么时候,这些人不再以婚姻状况、生育能力来衡量一个人是否“好命”呢? 我们每一个人,在这充满挑战的人世间努力活着,自力更生,把小日子过好,无病无难无灾,难道还不算“好命”吗? 如果人人都能把握好界限感和分寸感,聊天时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欲语还休和无奈的苦笑,憋着一腔怒意憋到内伤。 只能说,这是不同时代的价值观碰撞出来的火光四溢。上一代人,尤其是女性之所以如此看重婚姻和子嗣,倒也不难理解。她们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谋生能力,只能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对她们来说,婚姻是唯一通往幸福的那条路,让此生有所依靠。无论如何,女人都得找个好归属,还必须生养众多,才有安享晚年的福气。 婚姻只是一个选项 我们不能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毕竟她们以过来人的生活经验告诉你,她们就是这样获取大半生幸福的,“好命婆”就是幸福美满的表征。这种观念,在过去那个时代,也许是普世的价值观、也是生存条件之一。靠孩子扩大家业、实现阶级跨越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只是现在随着科技、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更加强调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拥有自由和选择的权利。婚姻只是一个选项,子嗣也不再是防老的工具(我们这代人其实更怕被孩子啃老)。这一点,上一代人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觉得找不到对象或没有子嗣是人生一大缺憾,必须积极地推后辈一把。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经验都是不同的,而且都不是一朝一夕生成的,就像在地的深处盘根数十年的老树,要连根拔起岂止不容易,简直要命!所以改变别人是一件多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两代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改变不了谁,认清了这一点,就不会白费力气去跟长辈争个面红耳赤,落得不欢而散,还心怀芥蒂。不如一笑置之,讲一个笑话圆场,自嘲一番。 “你为什么还不结婚?” “因为我有病。” “啊?你有什么病?” “选择困难症。”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