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4/11/2017
【漫步古城】赖碧清·历史的水上之旅
作者: niki

如何善用马六甲的历史资源来做生意,一直是马六甲生意人常忽略的重点。

马六甲贵为世界文化遗产,除了要懂得对文化遗产“保护先行”外,也要懂得善用这个资源来操作商业,这会是个聪明的做法。

早年懂得善用“郑和历史”来做各种旅游产品的商人,我觉得是设立郑和馆的人。大约是10年前的事了,在马六甲登录世遗之前,他们已经开发这类与马六甲历史相关的旅游产品,包括旅馆等。

最近看到马六甲也出现一艘“郑和游船”,引起众人许多询问。我心想,终于有人利用当年马六甲是国际商港的历史为旅游产品。当然这与恢愎商港无关,只是利用马六甲与郑和的关系所产生的商业旅游产品,明显是想吸引中国游客,当然也会有本地游客。

“郑和游船”上周推出时,在众人的询问中最关心是票价,然后才是产品内容。根据了解,票价是大人128令吉、小孩98令吉。过年期间是旅游高峰期,据说会涨价到199令吉。郑和船会在马六甲入海口外载游客转两圈,让人置身古今闻名马六甲海峡的船上,遥想郑和宝船与船队的雄姿,再优雅的坐看夕阳吃晚餐。当然这不是一般游客的重点,他们所关心的是产品内容。好啦,有娘惹餐、马来舞表演和游船约2小时。每天会有2趟,中午12点一趟,下午6点一趟。(咦,我不卖票,详情请上网搜寻,应该会有吧。)遥想当年的郑和(或后来下南洋华人祖辈的移民),从中国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来到马六甲河口,进入马六甲河…………是一幅怎样壮伟的景象啊。

坐船游河的旅游产品一直都有,只是不曾像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水上市镇(如威尼斯、泰国、中国等)出现从前的古老水上交通工具。

目前马六甲海面出现的郑和号,是用现代铁船改造和装饰而成,不是木船。新加坡圣淘沙多年前也出现非常类似的旅游产品。

陈金声桥礅的英文碑,写着“TANKIM SENG'S BRIDGE,BUILT UNDER THE AUSPICES,THE HONELE COL.CAVENAGH GOVERNOR 1862”(还有一些小字看不到,被铁栏杆的石头挡住了)。

连接两岸的第一道桥

一进入河口,会看见跨河而过的桥。陈金声桥、曾昆清桥、鬼门关桥、巴刹桥、汉都亚桥、国泰桥(国泰戏院在此)、甘榜摩登桥、地保桥…………可以从名字想像它们的发展脉络、时期和种种背景吗?

最重要的当然是河口的第一道桥,它连接河的两岸,也是老城的两岸。这个老城最早开始发展的地方。一条历史的河从中间蜿蜒而过,河岸的两边,一边是统治者的城堡,另一边是平民与商贾活动的地区──也是每次打仗时第一时间被一把火烧平以建设战争工事来进攻城保的地区。现在的老街区是1677年荷兰殖民者颁布该区“只能造砖屋否则离开”的政策后才出现街区雏形的,而且这个街区与两岸的基本形态一直保留到今天,算是奇迹吧?

这座连接两岸的桥,从郑和时代就出现在众多史籍中。经过六百多年,这条桥换过许多样子,有最早时的简陋板桥,也有高大到上面有十多间店的石桥,有用绳索控制起落的吊桥(在城堡还在时有护城河围绕城堡),日治1942-1945年前后都有炸桥和建桥,该桥久不久都会改变。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也以此桥为标志拍照纪念。

从木桥、石桥到吊桥、铁桥,再到今天的柏油路桥,最后留下遗迹的不多。在河边,还可以见到上岸的石级、炸桥后留下的红石墙,及可让人清楚看见的是──在木造小风车的鸟粪堆里的桥礅。以上这些遗迹,都在在说明在这之前有过陈金声桥。

陈金声曾是马六甲青云亭亭主,为马六甲华人社群贡献良多。陈金声在新加坡发迹,也建了一座陈金声桥。在此不赘述,网上一搜便有一大堆资料。

但我们好像越来越不重视历史了,登录世遗前后,州政府“积极改造”马六甲河,打造各种各样现代化的摩登交通和游乐场。今天回看10年前的各种产品,大大小小有十多个,包括世界最大摩天轮、海盗游乐园、短程monorail、飞天狐、河边喷池酒店、河上德士、河边市集等等,后来全都落得荒凉冷清如废墟,或最后都不成功,只有河上游客船还在。

每天我都在河边看着坐在游河船上的旅客,会忍不住想:“他们看见了马六甲吗?”大概他们也不在意吧,吹吹风就过去了。

陈金声桥礅英文碑后面的华文碑,写着“金声桥,此桥为太平局绅陈金声于1862年独资建造落成日总督欧夫加维纳上校亲临主持开桥典礼后因一九四二年一月日寇南侵发生战争见毁。”可见此华文碑是较后再立。字迹越来越模糊了,特地原文重抄一遍。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