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28/08/2018
李兴裕 ·销售及服务税回归—是好事还是坏事?
作者: yslee

9月1日,销售及服务税(SST)将恢复实行,以取代自2015年4月1日开始实施了3年2个月的消费税(GST)。

废除消费税并以销售及服务税取而代之,是希望联盟的竞选宣言。它认为,消费税是一种以广泛消费为基础的累退税,会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并加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负担。对整个供应链征收的多阶段税务,也对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和价格产生连锁影响。财政部长也承认消费税是个有效和透明的税务制度。

随着落实销售及服务税,政府有必要合理化并重新调整预算支出以降低赤字,因为销售及服务税将导致国家收入减少。

销售及服务税的预期税收是210亿令吉,而2016年至2017年消费税的税收则是427亿令吉。在2010年至2014年,销售及服务税的税收每年平均为148亿令吉(而最高税收纪录是在2014年,即172亿令吉),其中有64%的税收是来自10%的销售税,而其余的36%税收来自6%的服务税。

面对收入不足的问题,政府预计会节省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铲除贪污甚至是牵制工程计划成本,以平衡收入和支出之间的缺口。

消费者将在指定的服务上被征收销售税(0%、10%和5%以及针对石油的特定税率)和6%服务税。销售及服务税的征税门槛是年营业额达50万令吉的商家,税率与消费税相同,不同的是餐饮业的征税门槛是100万令吉。

销售及服务税仅在供应链的单一阶段征税,即在制造商或进口层面,而不是在批发、零售商和最终消费者,它大幅减少了注册商家的数目。消费税的注册商家是47万6023家,而截至7月15日,销售及服务税的注册商家预计只有10万405家。

注册商家的数量较少也意味着约85%的商家不会被征税。分销商(批发商和零售业者)将无需担心现金流量的问题,他们不需要缴付消费税,也不需要等待索回进项税退款。在消费税时代,很多商家迟迟无法取回进项税。这导致商家将成本直接转嫁消费者,并导致商品价格上涨。

销售及服务税只对38%包含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下的商品征税,而消费税则涵盖60%的商品。据估计,这将释出高达700亿令吉的金额,让消费者可以增加消费。

与消费税(64.5%的服务必须缴税)相比,服务税的税基较窄(仅有43.5%的服务将被征税)。个人医药保险、酒店、俱乐部和餐馆的服务,甚至是家庭用电量介于300至600单位的家庭都被豁免缴税。

但是,新销售及服务税的税务框架比旧销售及服务税的税务框架已经扩大许多。其中包括博彩、国内航班(不包括内陆地区航空服务)、资讯工艺服务、个人保险和回教保险、更多电讯服务,以及餐饮服务,甚至是家庭用电量超过600单位的家庭。

至于餐馆的服务税,一般餐馆(不附属酒店)的征税门槛是年营业额10万令吉,而旧有的销售税制度的征税门槛是30万令吉,这从而让更多餐馆必须缴税。在新销售及服务税制度下,私人医院将不被征收服务税。

销售及服务税将如何影响消费者?从技术上讲,销售及服务税和消费税之间的收入缺口是230亿令吉,是政府向家庭和企业“收入转移”的一种形式。这相当于减税以支持消费者增加消费。

它会导致物品价格上涨吗?争议的问题是,销售及服务税是否会比消费税为家庭带来更多负担。

必须注意的是,生活成本不仅仅是销售及服务税制度下被征收的商品,还包括住房、交通、医疗和其他生活费用。

销售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供应链上的商家在抵达最终消费者之前的成本和利润(加成)。税收的范围也很重要。由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已经包含这些税务,导致他们出现心理因素,即销售税看起来比消费税好。

好消息是,相比起消费税涵盖的60%商品,只有38%包含在消费者物价指数下的商品将被征税。从技术上讲,按照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货膨胀很有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出现持平甚至下降。必须注意的是,消费者应该拿落实消费税之前或3个月免税期(6至8月)的价格来作出比较。

一般上,消费者会认为价格下降或维持不变,因销售税是针对制造商。在另一方面,相比起消费税,某些物品(电器和某些大型物品如汽车)的价格会更高,而有些则会下降(豁免征收销售及服务税的商品)。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提醒消费者可能会发现一些商品的价格上涨,因为在6月废除消费税后的商品价格会比较低。有人担心,不法商家可能会利用新落实的销售及服务税来进一步提高商品价格,而导致在9月份来临时,商品价格出现上涨的现象。

在6至8月的3个月免税期间大幅消费的家庭也会恢复正常消费。

新销售及服务税要顺利落实,还需要有严格的执法以对商品进行价格监督检查并遏制暴利,尤其是针对B40低收入家庭的必需品和服务,这些对于把商品价格维持在稳定水平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强大的消费者组织,如大马消费人联合会(FOMCA)和槟城消费人协会(CAP)甚至是媒体,必须合作以监督商品价格并保护消费人的利益。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