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Newsletter 活动
16/12/2011
阿玛儿.古玉梁文章的怪现象
作者: admin

后辈不认识古玉梁老先生,但通过文字知道这么一个人。

古玉梁老先生是何许人?他自称资深报人,但从他的文字看来似乎欠缺了长者应有的风范。古玉梁行文性喜恶意讽刺,武断定论,虽然把自己包装得很有学问,好像分析得头头是道,但遣词用字常会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催眠读者,也只有《东方日报》有这样的雅量,会刊登他的文章。如果以“评论人”的角度来看他的文章,古玉梁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他在《东方日报》里最新的文章,是驳斥《星洲日报》副刊主编曾毓林对林风的批评,为林风辩护而写的。文章开篇就先影射曾毓林是为了年终花红而“伺机活跃作秀,博取上司宠护,捞取个人利益”。这种字句无凭无据,且含血喷人,没有大将之风不言,也显现了古玉梁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因此会以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以为其他人的举动都和他如出一辙。

古玉梁老先生说林风的文章在《东方日报》见报后,“惹来真名、假名、虚名、匿名枪手在平面媒体以及流氓网站纷纷恶词围剿”。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两点,其一,既然那么多人对林风的文章不满,不正好说明该文很有问题吗?这道理浅显易懂,但林风非但没有反省精神,古玉梁还要把这现象诠释为是“偏颇陷阱”,这不是强词夺理、视真相若无睹么?第二点,古玉梁文里用了“流氓网站”四字,请问流氓网站是指什么网站?Google搜寻网?新闻独立在线网站?百度网站?我们不知道;怎样个“流氓”法?没有论证,我们也不知道;但从他的文字,可以看出他定论全凭个人喜恶,是不用论证的,而且形容词也明显偏颇。从这点来看,他所说的“偏颇陷阱”,可能正是他惯用的招数。

古玉梁老先生真的不知道林风的文章有问题吗?不见得。他在文章里很有余地的给自己铺排了一条后路,先说好“姑不论正确与否……”,明显不敢力撑林风,却反过来批评不认同林风作风的读者,并把反对声音形容为“纷纷恶词围剿”。这很奇怪,如果该文不尽正确,甚至谬论连连,我们也不可提出、不可批评?而且,何为“恶言围剿”?如果那些字句都算是恶言,那古玉梁的形容词应算是恶毒吧?

我从不怀疑古玉梁老先生的能力,其中一项专长就是“混淆概念”。古玉梁说在上世纪60-70年代,有20-30%雇员会私下兼替其他报社写稿,并以前《星洲日报》采访主任陈见辛为例,说他是替《星槟》做事的高层之一。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20-30%的数据从何得知?如何求证?没有交代,而我们又该如何相信?第二,当年《星槟》与《星洲》出身于同一报系,稿件互通根本不是问题,跟林风吃里扒外的情况是两码子事,如何能相提并论?古玉梁作为“资深报人”,难道他会不晓得这情况?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古玉梁不是资深报人,所以不深入了解当时的情况;其二,他故意隐瞒部份事实,来达到他的目的,让人错误认知。很遗憾的是,我们已经确认了古玉梁确实在报馆工作过很多年,所以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后者——古玉梁企图“讲一半”,来强化他自己的论点。作为一名听故事的后辈,我深感失望,原来古玉梁老先生的故事都是有特定目的的。

什么叫“讲一半”?顾名思义,“讲一半“就是只讲真相的一半,却把另一半刻意隐藏,扭曲真相的原貌。

古玉梁的能力当然绝不会只停留在“讲一半”,误导读者也是他的专长之一。他在文中大谈员工薪水微薄,稿酬诱惑很难抗拒,还说“像林风如此专职记者兼给外报投稿又何须大惊小怪”。他把林风被批评的原因锁在“兼职投稿”,但问题是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天林风最让人不齿的是他替政党写稿,在以政治中立为原则的新闻业上,他明显偏袒一方,请问那可能客观吗?如果他投稿是写艺术、写文学,我相信今天他不会落得如此下场。简单来说,林风今天最大的问题,不是“兼职”,而是“职业操守”问题。另外,林风并不是“投稿”,而是“受委”,请古玉梁老先生不要再误导读者。

古玉梁老先生在大谈员工兼职问题时,显得从容大度,不过后辈其实很想请教一下,既然古老先生如此了解基层心声,那么当年他在星洲日报担任总经理时,应该不会禁止也不会对付在外兼职的员工吧?可如此一来,那不就代表他监管不严,没有履行馆方的条例?如果他真的体恤员工,也认为员工们“待遇微薄”,那何以他却没有积极改善职员的福利?如此一来,算不算失职?这还真耐人寻味啊!

古玉梁的第三项专长,是尽说些似是而非的话。他说,记者兼替政党做事也是公开的秘密。这话对不生在那年代的人而言,似乎是可信的,但却不能排除那其实是他个人的说法,因为是没有论证也无从论证的,所以虽有可能真实却也可是信口雌黄。后备生得晚,就目前情况看,从未见过这现象;请教前辈们,谓光明日报与星洲日报均不曾有过这现象。古玉梁所谓“公开的秘密”,应该也是他说了算话;而他说的“记者”,恐怕只有林风等寥寥可数同类人了。

古玉梁的第四专长,是转移焦点。曾毓林在文章里提过,报社的编采和业务是“独立运作”的。林风把“独立运作”扭曲成“内部分裂”;而古玉梁也不遑多让,把它演变成“矛盾尖锐”。什么时候“独立运作”变成了“矛盾尖锐”?古玉梁藉此转移焦点,把原本替林风辩护的焦点,转向“谈论”报社企业化的现象。说是谈论,但文字铺排明显是为了之后批评企业化现象而来,同时再来一段宣泄情绪的文字,批评报纸图片、版面手法等,如此洋洋洒洒竟然也占了近半篇幅,如何不是转移焦点?

如果古玉梁老先生是很“纯粹”的资深报人,我想他的经验应该是很值得我们汲取与学习的。很可惜从以上种种看来,古老先生的文章多为扭曲真相、误导读者之作。这种手法着实让人看不过眼,也低估了读者的智商。

分享到:
热门话题: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