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华人

最新
  华人,其中又以广府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在路上看到车牌,只要有“8”,车主绝大部分是华人,因为“8”与“发”的发音相近,寓意“发财”、“发达”。“4”则发音相近“死”,所以华人都避忌“4”。不知从何时开始,高楼的楼层,甚至是门牌号大多没有“4”,一律由A代替,如4楼以3A代替。然而,当“4”与“8”相结合则另当别论,“48”和“84”音近“死发”及“发死”,在广府话中是“发大财”的意思。至于“破”则是带有“破坏”的意思,以单字来看不是吉祥的字眼。在这个层面上来看,中国绘画史上的“八破画”带有什么文化隐喻呢?   民国年间,北京文博界开始出现“八破”之称,它另一个为人熟知的名称是“锦灰堆”,此外还有多个别称如“吉破”、“集破”、“集珍”、 “百岁图”、“打翻字纸篓”等。   八破画算是一种异类,是以工笔画写实逼真的手法描绘各种“破碎残物”包括残破的书页、火烧痕迹的古书、废弃的画稿、虫蛀的古画、残缺的碑拓、残旧的文物等都是古代文人雅士书房内常见的杂物。这些物件经过画家的巧思布局,各自参差错落,灵巧且具有韵味,给人古朴典雅的感觉,在众多画种中别具一格。在此题材出现以前,中国的绘画不管是画面,还是绘画题材都是趋于完整的,在对比之下“八破画”的绘画题材更显得罕见。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显示出当时部分文人雅士、画家对“残缺美”的认同。   以“破碎残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比人物、花鸟、山水画出现的时间还要晚,据说此类题材最早可追溯到元朝。话说宋末元初,著名画家钱选在一次宴会后,将散落在桌上的食余丢弃之物,即虾尾、蚌壳、笋壳、莲蓬等,顺手拿来作为作画题材。画毕题为《锦灰堆》,“锦”是丝绸中最名贵的品种,后来也寓意美丽或美好,“灰”是指灰烬或残破,“堆”则为堆积的意思,形象地表达出画作的题材是由残缺且美好的物件堆积而成的。身边的友人对此画啧啧称奇,争相求画。由于此类绘画题材对绘制者要求颇高,除了善于绘画以外,还需懂得篆刻、拓印、书法等,以致后来掌握此画技的人逐渐减少。   直到清末民初,“八破画”才再次流行起来。清末,僧人六舟酷爱金石,也擅长全形拓,并以全形拓创作“八破画”,后来以作品《百岁图》及《百岁祝寿图》祝愿被赠画者能与金石一样长久长存。此时的“八破画”已经明显带有吉祥长寿的意味。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八破画”的流行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末民初是中国外遭国外势力侵略,内则动乱四起的变革时期。“八破画”中的“八”有发达、发财的意思,而“破”则有破旧立新,否极泰来的含义。另外,“破”、“碎(岁)”在民间传统上多用来祈求好运、平安。以上这些寓意都符合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被视为“吉祥画”而受到当时百姓的欢迎。也就是说吉祥的寓意使原本高高在上的雅趣变得更亲民、更贴近百姓生活。   中华文化的密码 在此流行趋势下“八破画”不仅仅限于纸面上的绘画题材,它还出现瓷器、鼻烟壶等物件上。20 世纪中期以后“八破画”几乎绝迹,至2013年重新受到肯定,而被列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风雅的,还是庸俗的,不难发现人们一直都存有对“吉”、“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使吉祥、福禄寿等寓意的题材几乎暗藏在所有的工艺品、艺术作品中,甚至是在传统节日及祭祀的食品中也包含此寓意。   寓意就像中华文化的密码,只要能破译密码就能透过表象,去了解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12月前
1937年,中国发生卢沟桥事变,日军入侵中国,由于交通运输线和港口均被日军占领,于是中国在云南赶建全长1453公里的滇缅公路,作为军需运输路线。由于此公路仓促建成,路况坑洼不平,弯急坡陡,悬崖深谷,急需大量熟练而骁勇的卡车司机和修车技工,运载战略物资,支援前线抗战。 当时南洋侨领陈嘉庚号召华侨青年回国抗战,经他振臂一呼,成功集结3192名来自马来亚、砂拉越、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地的华侨,其中又以新马华侨居多。这批回国华侨被称为“南侨机工”,他们在滇缅公路上执行任务时,有者因染上疟疾、或遭日军轰炸或车坠悬崖,约千余名机工魂断滇缅公路。 然而,“南侨机工”对本地华裔子弟而言,恐怕是个陌生的历史名词。普遍上,我国学校课本并未收录“南侨机工史”,就连大专院校亦鲜少人从事相关研究。个中原因不光是时代久远的关系,更关键的是,华社普遍不视“南侨机工史”为马来西亚华人史的一部分。 ◢归国抗战,何处为家? 马来亚南侨机工多为土生土长的第二代,仍视中国为祖国。因此当中国遭日军侵略,热血华侨青年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泪别亲友,勇赴抗战前线,保家卫国。由此视角而言,“南侨机工史”属于中国抗战史,但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观视角而言,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抵御日军,在牵制日军进军东南亚战场(尤其是新马)的军事行动上,具有一定的作用。 另一点不可忽视的是,1945年二战结束后,在陈嘉庚的协助下,共有1126名机工回返南洋,1072人则滞留在云南。这些返回南洋的机工,与家人团聚,并见证了马来亚的独立,身分认同从“落叶归根”转向“落地生根”,正式成为马来亚公民。 由此视之,“南侨机工史”的历史意义必须重新定位与审视。已故刘道南与其夫人卢观英所著《搜研路上: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历史纪录》,正是由此观点出发,将这些即将被华社遗忘的无名英雄,一一寻访并名载史册,让这段属于马来西亚的“南侨机工史”重现在世人眼前。 ◢不畏艰难,登门寻亲 全书分为四辑:南侨机工历史背景、寻访机工及其后人、史迹考察、南侨机工搜研与纪念活动。刘道南夫妇在2007年认识了来马搜集南侨机工史料的中国厦门华侨博物馆陈毅明教授,才促成他们夫妇俩开始加入此搜研行列。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搜研活动,刘道南夫妇成立了“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史料搜研工作室”与“缅怀南侨机工之友”,主要工作包括搜集机工史料和文物、安排中国机工来马省亲或寻亲、协助寻找中马两国机工后代亲人、组团前往云南凭吊历史遗迹、策划筹建南侨机工纪念碑等。 “寻访机工及其后人”与“史迹考察”此二辑,可说是集结刘道南夫妇十余年的搜研成果,也是全书最感人的篇章。正如书名《搜研路上》,他们是踏踏实实地走在搜研路上,先透过报章发布寻人消息,接着全马走透透,跨州越县,攀山越岭,亲临会馆、乡团、商家、甚至到义山寻找线索。凭着手上有限的线索,他们驱车登门寻访机工或其后人,有时还被误以为是诈骗分子。最终他们排除万难,将这些错综复杂的宗族关系梳理出来,并联系两国亲人,成功联系全马六七十位机工的二代和三代。 其中一个成功例子,是来自霹雳金宝双溪古月的蔡罗,他赴云南抗战时,已娶妻并育有一儿。当机工遭遣散时,蔡罗滞留在云南,在当地成婚,生下儿子。1947年,蔡罗返回南洋想带原配和儿子去云南生活,但事与愿违,蔡罗不幸病逝南洋。蔡家这两支血脉相隔两地,双方家庭都在尝试寻亲。终于辗转透过刘道南的牵线,云南的儿子携带妻女来马,趁着清明节与同父异母的哥哥相见。兄弟联袂在亡父的坟上点香祭拜,时隔70年,蔡家两支香火终得汇聚。 ◢抢救历史,刻不容缓 寻亲成功不是一个终点,刘道南夫妇还组织“重走先辈滇缅路之旅”,带领二十多位机工后代,沿着先辈的足迹,重走滇缅路。蔡罗的后代与另一位机工黄亚郎的后代,在畹町南侨机工纪念碑找到父亲的名字,蔡罗和黄亚郎当年是同在金宝出发的战友。两人的后代激动得相互拥抱,因为父辈的机工身分,后代在故地重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历史情缘。 刘道南夫妇甚至跨出国门,自费远赴印尼的西加里曼丹和缅甸,考察当地南侨机工的事迹。在短短十多天的考察行程,他们透过当地报导和华裔居民的协助下,亦成功寻获十多位南侨机工的史料,书中图文并茂记载了他们的搜研成果。 刘道南曾说:“这是在抢救历史,如果再慢点,将会有更多南侨机工的史料会遗失。”刘道南曾是报社记者,也是怡保育才独中和金宝培元独中老师,他于2003年荣获林连玉精神奖。退休后,他与太太卢观英潜心投入南侨机工史的搜研工作,但刘道南不幸于2019年8月28日因罹患肺癌病逝,享年74岁,南侨机工史搜研工作的担子就落在太太卢观英身上。 经过数年的努力,外加新冠疫情的耽搁,《搜研路上:马来西亚南侨机工历史纪录》第一册终于付梓。第二册《卫国凌云》,记述7位机工的访谈录和六十多位后代的口述史,以及第三册《亲情呼唤》,讲述两地后代团聚的故事,仍在筹备出版中。华社研究中心主任詹缘端博士在此书序文中提及,刘道南夫妇为探研机工历史所付出的一切,“是一般历史学者都做不到和做不来的苦活”。 刘道南夫妇虽然不是我国首位撰写南侨机工史的民间文史工作者,但他们的著作涵盖全马各地南侨机工,这却是开山之作。此书可贵之处,在于记录每位南侨机工的故事,他们都是活脱脱有名有姓、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平凡人,只因一场战争,将自身连带家族的命运,与国家兴亡捆绑在一起。 此书以报导式的文笔呈现,亦详细胪列每位成功联系上的机工与后人资料,兼具通俗性质和史料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史学著作。相信“南侨机工”在此书推出后,能引起华社的关注,他们作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应获重视,也企盼南侨机工史有朝一日能被纳入正史,成为大马华人史的一部分。 蔡慧沁 / 夹缝中求存的华人 蔡慧沁 / 连结香港字的过去与未来 【读家说书】咸鱼翻生的传奇 点石成金——悼念丘思东先生/蔡慧沁(金宝) 【之前之后】卧龙居的华丽转身/蔡慧沁(金宝) 芒果情/蔡慧沁(金宝)  
1年前
2021年,台湾的联经翻译出版了欧大旭的最新长篇小说《幸存者,如我们》(We, the Survivors),此书讲述出生于马来西亚渔村的主角阿福,后来成为杀人案主谋的悲惨命运。作为欧大旭的读者,自然会对其书写对象和议题的转向感到好奇:为何小说家开始讲述马来西亚的故事?相较于过去,我们要如何理解欧大旭在刻画主角阿福的心境?种种疑问,让我在小说家的非虚构写作中,寻找一些可能的答案。 近日,由时报文化翻译出版的《码头上的陌生人》(Strangers on a Pier : Portrait of a Family)收录了欧大旭两篇家族史写作,即〈脸〉和〈瑞意/万古千秋〉,并收录了小说家特别为本书所写的〈自序〉,这是英文版所没有的。在〈自序〉的结尾,他或已解答了前述的疑惑:“我想让现实感在我的世界里复苏,缄默进而迫使我们退缩到无限小,细微到隐形,以顺应国族与社会论述,乃至于如今我们也从文学消失匿迹,从历史拭净。我们的故事怎么写,全由外人取决,由此我们成为外人心中有鬼的写照。” 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景观 相较于原著书名,中文版取“码头上的陌生人”为名,既是一幅华人下南洋的历史景观,也是历史叙述上的一种隐喻。〈脸〉的第一章在叙述与友人共乘计程车的经历,最后写道:“也许,这无关长相,而是因为我们但愿大家都能和你我一样。我们希望陌生人是自己人,是我们能理解的人。”一如小说的陌生化,反而能让我们这些读者在魔幻写实的情境中,更贴近现实本身的同时,进一步打开和历史对话的可能。 在这两篇的非虚构写作上,〈脸〉回顾了祖父辈下南洋的历史,那些“耻于回首”的经历再进一步论及父亲与自己作为移民孙子的种种经历。第四章撰写其中学求学的经历,尤其精彩,几近回应了马来西亚分化从来不是脸孔、肤色,而是彼此间被学校所遮蔽的分明阶层。而〈瑞意/万古千秋〉则追忆外婆临终前所述那些“穷人啊,不都这样”的既定结局,是历史使然,也是性别的使然,而两篇写作也恰好形成性别差异上两种不同悲惨的命运。 虽然作者在〈自序〉中,约略提及本书的写作灵感来自于不同场次书友会的对话经验。但与其说,欧大旭是为了回应来自西方读者的质疑——占据受害者的位置、处在被殖民的心理状态,这本书更像是打开那些总是被人遗忘的苦难与历史的一页,而作者也借以回顾自己的世界观。对于有意从事文学创作者来说,这无疑都是绝佳的提醒,即书写有其伦理和责任,包括记述自己的前历史与当代经验,而不是只为了讨好市场和读者。 更多文章: 叶福炎 / 西西·我城·素叶 叶福炎 / 诗作为艺术装置的各种可能 叶福炎 / 走不出的房间——龚万辉《人工少女》的召唤与告别 【读家回顾】叶福炎 / 整裝待发:2022年马华出版的回顾、观察与分析 【跨年专题:我们还能相信什么?/艺文篇】当评审机制引起质疑,文学奖还能相信吗? 叶福炎 / 当诗意碰上现实欲望的马华文学 叶福炎 / 叙说一段留台人的北漂故事 【读家说书】叶福炎 / 你也中了殖民遗绪的圈套吗? 叶福炎 / 被杀死的那只狐狸可曾出现? 叶福炎 / 冷战与《蕉风》的時代意义
1年前
2年前
2022年1月12日(星期二)下午四点, 经过线上VooV   会议方式的座談会, 中国福建师范学院邀请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赖民裕博士作主讲,题目为 “华人在南洋的生活“ , 以其个人的观点和人生经历对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如何面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文化冲击和作业生息做内容,提出了自己对近代历史的检视与思考。 赖民裕博士简约地陈述了以下的观点: 史记上,到底在那个时代或是年代华人来到南洋?就存在着很多说法。有人说是在第三世纪初就开始有了华人出现在南洋的岛屿, 但没有正确的历史記载下来。不过,在我个人短暂人生的印象里和听到从前的人说起,华人來到印度尼西亚包括最早初期的一批是福建人、广东人为先来, 后期一点的则是潮州人丶客家人、福州人、海南人等等。 据我所知,华人移民到什么国家, 一般来说都会入乡随俗, 並且自立更生, 改不了离开故土出国却依旧带上家鄉生活的风俗文化, 努力不懈地在海外创业谋生。华人从来都不会做出那种像西方人到南洋殖民的野心家一样去统治、抢夺当地的土产载回西方国家去以垄断的暴利出售。 在许多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也证明了华人是比西方人更早下南洋, 而且华人是有情谊地來到东南亞, 当然包括印度尼西亚在內。华人只能说在这留下很多历史生活的痕迹,却从未去霸佔过一个国家。 其实,实际上,华人不单单到南洋, 西方国家,美国, 非洲都有华人。有个不成文的说法指称, 凡有太阳照到地方, 就有华人。雖然有一点夸张,但华人佔全世界总人口的18.5%,却不为过。 有着对华人传统和信仰的精神,在海外生活的华人和其后代雖最后成了異国国民的华侨都默默地宣扬华夏游子文化,继续造福海外华裔人群, 不管是落地生根还是随波逐流, 华人对记着祖先的故乡来说就是不忘初心那种情怀。 大致上,华人在入乡随俗的日子里, 会先和当地的本土人做交流, 学习本地的方言, 了解他们生活习惯, 习引水土, 有的 开始种植, 做鱼夫, 打铁, 打金, 各种各样的行业都做。 在这里,作为思考,到底什么意思华人出门带文化?广义上来说,这种意思就是不忘根, 所以到什么地方都辨华校, 过年过节都保留纪念,迎獅舞龙, 开中草药店, 行中医治病, 组织宗親会, 慈善机构等等尽量地保留下传统和传承。 基本上,华人都保持有姓和中文名字, 一大部分还会讲自家方言,比如客家话,潮州话,广东话,福建话,福州话,兴化话等等。除了母语, 在南洋的华人都得多听多学,不当当讲家乡话, 而要掌握几样东方的方言。比方,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讲流利英语,不少人还会讲印度土话. 华人在海外居留, 历史上都没正式记载过, 华人在異地上搞过革命运动, 反当地的殖民政府。不过,在旧日时期,不少人民包括华人確实热烈地参与革命运动,与殖民罕人分斗,努力为了达成争取国家独立的目的。 在印度尼西亚各省市,也有华人被当地政府委任独立英雄烈士,可惜历史上没记载。 在文化方面,当年印度尼西亚在改革开放下, 政府便批准了使用汉语, 但却有一部份当权的人,当时还担心汉语只能是供华人使用, 万没料想到,汉语今天己成为国际通用语言,所以让不少印尼和馬来西亞,非华族,原住民都会在通曉汉语后到中国留学,拿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印尼国立小学也教汉语课程,初高中都多数教汉语,不少国立、私立大学开辨汉语语系。根据华语协调机构,每年参考汉语水平考生(HSK) ,都有稳定性的增加考生。 目前,中国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国风范和影响力,也很用心和多所大学举辨印尼语专科。因为中文和印尼文都是世界的重要语系,我作为一个文化人自然而然地希望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能加强语言, 文化教育交流, 使世界各国能把中文和印尼文在国际间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使用。   
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