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评论

|

柔佛透视

|
发布: 3:17pm 01/09/2022

教育部

教师空缺

教育部

教师空缺

古月胡|杏坛二三事

柔佛透视(读者投稿)
文:古月胡

手机内的中学教师群组近期掀起新话题,新交旧雨纷纷针对通过一次性方式,广招具有大学资格者当教师,以填补国内2万1564个的做法猛吐苦水。

国内师范大学和政府大学的教育系,是栽培我国中小学教师师资的温床,教育部理应有可靠的数据,掌握全国教师的“进出流量”,并根据预计“流失”的教师数量,展开培训师资计划,俾达至教师人数“进出平衡”。

ADVERTISEMENT

我当年大学先修班毕业后便北上吉打州某师训学院报到。在小学工作多年,我以领取半薪的方式进入马大就读,算是圆了读大学的梦想,之后在中学执教到今日。

兜兜转转,我依旧为人师表,有志于当教师是我的最初,亦是我的最终。

执教中学后,我才发现到当教师不是诸多同事的首选,他们多数是“半途出家”。

在大学时,这类同事修读的科系与日后当教师扯不上关系,他们毕业后又工作了才“有意愿”当教师,并时来运到地被教育部举办的“教师培训计划”录取。

我个人认为,“半途出家”的他们,最低限度接受过正规的师资培训课程,懂得教育学,也曾到校实习,写教案不成问题。

反观,我校大部分以“一次性方式”受聘当教师的同事,他们“奇葩”的表现,让人摇头兴叹,直呼教育部犯下了低级错误,似乎为了急于解决师资不足问题,而罔顾最重要的教书能力。

恕我直言,这些同事明知自己在教书方面是零知识、没经验,却不肯虚心地学习,教案写得又短又少,甚至向给他们指导的资深教师翻白眼,待人处事的态度极其有问题。

我校日前举办运动会,教师各司其职,但数位这群同事竟然在当天早上拿病假,气得校方七窍冒烟,赶紧找其他教师顶替他们的工作岗位。

第二天,“病好了”的他们若无其事地到校,也不过问昨天运动会的事,只在他们的圈子打转。

在教课上,具大学资格的他们真的不是吃教师这行饭,常闹笑话的教学法,让其他同事看傻了眼。

坦言,我不是蓄意踩低以“一次性方式”当教师的同事。事实上,他们所作所为,实在太不济了!

投稿须知:

■来稿可电邮([email protected])至本报新山办事处;

■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必须附上真实中英文姓名、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与电话,以及银行帐号(汇稿费用);

■投稿内容不可涉及包括宗教、种族等敏感课题;

■字数限800字;

■编辑对来稿内容,有修整的权力;

■本须知若有未尽善处,本报有权随时增删之。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