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读家

|
发布: 8:28am 08/04/2020

杨焌恒/疾病不该有隐喻

作者: 杨焌恒(怡保)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罹患癌症后发现这疾病的恶名声加剧了癌患者的痛苦,促使她写《疾病的隐喻》。疾病的坏名声,是社会为之置入的隐喻。

ADVERTISEMENT

作者在第一篇文章中比较结核病和癌症的区别。前者被认为是一种“灵魂病”,让患者的人格得以升华,大大启发他的灵感和创作力;后者则被认为是一种“身体病”,是由外来的细菌侵入体内导致内部腐坏、溃烂。我们都知道这两种疾病都是“身体病”(以区别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病”),而作者的叙述无疑指出人们习惯为疾病扣上标签。

Covid-19被赋予新的隐喻?

在第二篇文章提及的爱滋病也是如此。人们知道这种传染病以性行为作主要媒介,所以容易将病原的矛头指向生活不检点、乱交、进行违反自然性行为的一小撮社群,认为他们罪有应得,爱滋病是上天或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处罚。但大家似乎忽略了那些被伴侣传染,或者接触消毒不当的医疗用品而染病的无辜人士。没有人应该背负这些莫名的罪恶感和内疚感,正如作者所说:

“在疾病被赋予的某些道德判断之下,潜藏着有关美与丑、洁与不洁、熟悉与陌生或怪异的审美判断……比这些形变更重要的是,它们反映了一种潜在的、持续不断的变化,即患者身体的分解溃烂。”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何尝不是被赋予了某种新的隐喻?当中国武汉的第一批感染者被揭发带病逃离封城,其中以高姿态炫耀他们出逃的“成就”时,他们当下不会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已经为这个2019年新面世的病毒注入新涵义——不负责任、自私自利、不警惕、贪生怕死等负面取向的形容词。借助网络这股风势,这个病毒的名声很快传到全世界,结果它在西方被认为是亚洲的病毒,如今它在马来西亚则被认为是宗教分子的病毒。媒体过度的渲染更让人们坚信特定宗教分子继承了那些负面的隐喻,即使人们知道种族区分无助于阻遏病毒的扩散。我们在此不能不担忧说熬过了这次疫情的马来西亚社会,能否能够熬过接下来挑战更为严峻的种族分化议题。

给病毒贴标签,是鸵鸟行为

作者认为人们标签病毒的行为是一种在逃离核心问题的“鸵鸟式”解决方法,她说:

“……把任何灾难性流行病解释成道德松懈或政治衰败的症候,与把可怕的疾病同外国(或那些受人鄙视、战战兢兢的少数民族)连系起来的做法一样……”

把责任推向另一方,除了可以减去一些心理负担,实质上并没有什么益处。Covid-19在最不恰当的时势刻意挑起国家/种族之间的矛盾,将关乎个人卫生的基本问题升级至整个族群的问题,难怪会有人认为这个病毒是为地球去除淤血的自然现象机制。为任何事物注入隐喻或许是人们逃不出的思考模式,我们真正要做的是看穿疾病的隐喻,直击问题核心并将之解决,而不是找借口设法把球抛给他者。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